一九四O年代的中国电影:战争风云、历史转折、多元形态
—— 第七届中国电影史年会综述

2019-01-09 21:32樊妍秋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研究

樊妍秋(南京艺术学院 电影电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和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电影史年会于2018年10月19日至21日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

本届年会主题为“一九四〇年代的中国电影:战争风云、历史转折、多元形态”。为期三天的年会包括主论坛等诸多环节,设置了理论梳理、影人研究、影史钩沉、产业观察、性别表达、文本研究、电影与社会、沦陷区电影、大后方电影等12个分论坛,对1940年代的中国电影史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全程均设点评和互动环节,会议期间还放映了1940年代的珍稀历史影像。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分别在开幕仪式上致辞。我校影视学院多位教师、博硕研究生在年会主论坛和分论坛发言,并担任分论坛主持、点评。

1940年代电影的创作、理论、文化、产业等话题一直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史学界关注的热点。据悉,今年电影史年会的报名人数超过230人,经过异常严格的审查流程,论文淘汰率接近50%。受邀论文作者在学术交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史料掌握与运用、研究方法与视野、理论深度与广度,彰显了研究者严谨的治学态度、独到的史学视角。

一、历史与理论的洞察与分析

1940年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语境中呈现出特殊的面貌。面对1940年代中国电影的复杂性,需要我们在理论指引下把握潜藏在复杂历史表象之下的历史脉络。在主论坛以及“理论梳理”“电影与社会”“影人研究”“满映与华映”等分论坛中,专家学者们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在主论坛的发言中,民国电影研究所所长、北京电影学院陈山教授指出,当年陈鲤庭等一批电影艺术家在1940年代为中国电影在战后的复兴做了扎实的电影美学准备,如今中国电影人更应在电影意识上重新回到影像本体上来,发展出不同于“第五代”时期的中国电影新美学。香港演艺学院刘成汉教授通过探讨战后1940年代末有声片的黄金时期,论述以上海电影为代表的中国电影的人文价值、历史与地位。北京大学李道新教授则试图从年谱学与影人年谱的角度探索进入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方法。西南大学虞吉教授以影片《小城之春》为例,论述了1940年代的美学在银幕上的实践。华东师范大学聂欣如教授分析了我国经典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第一人称视点影像,认为这部影片可以证明中国电影中影像程式的存在。

在“理论梳理”分论坛中,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李立副教授对《流民图》与《一江春水向东流》进行了比较分析。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安燕分析了“文人电影”集中出现的现实语境及深层动因。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郝瀚认为“劫收”话语对战后中国电影进步性的建构起了重要作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田亦洲提出建立中国电影理论翻译史之研究框架的构想。上海师范大学郑炀老师探讨了电影巡回放映作为文化思想统治的“毛细血管”的功能。西南石油大学王诗秒老师剖析了桑弧导演的电影存在论。

在“电影与社会”分论坛中,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樊昊梳理了《假凤虚凰》理发师风波事件的始末。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林吉安老师分析了战后中国电影在官方与民间、政治与商业、媒体与观众等多方力量相互博弈下的生存状态。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易菲老师对1945—1949年电影明星背后的时尚服饰进行了解读。南京艺术学院张丹老师通过贺孟斧之逝这一公共事件,回顾贺孟斧的活动轨迹。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张璐璐分析了1940年代具有争议性的作品《假凤虚凰》与《人海妖魔》。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张语洋对《不了情》《太太万岁》和《哀乐中年》三部影片进行了研究。

在“影人研究”分论坛中,重庆工商大学张华教授通过分析1946—1949白杨的银幕形象变化探讨其间因由。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臧杰对方沛霖性格、趣味、抱负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南京艺术学院季晓宇老师深入探究了方沛霖在194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困境与方向转变。三峡大学副教授林丽萍考察了张爱玲1940年代在上海的电影活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张洪燕考察了陈铿然战后的电影活动。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研究生徐沁逸对许幸之电影手稿《电影导演论》进行了研究。

在“满映与华映”分论坛中,中国艺术研究院杜宜浩博士对《沙鸯之钟》和《花莲港》进行了比较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庄君认为李香兰主演的《我的夜莺》影片内外有着多重互动、叠加与重构。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徐雅宁分析了后殖民主义视域下“满映”娱民片中的女性形象及情爱模式研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德泉基于现存的《泰东日报》对“满映”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观察。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张琪以《华北映画》中刊载的电影评论类文章为中心,考量沦陷时期的华北电影业。

主论坛与分论坛中思维的激荡,让与会的听众们受益匪浅。与会的专家学者们那一双双敏锐且具有洞察力的眼睛穿透了历史的浓雾,试图探寻与揭示历史的真相。

二、触碰历史现场的温度

在主论坛以及分论坛“文本研究”“沦陷区电影”“大后方电影”“费穆及其作品”等部分中,现场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热烈的探讨,透过专家学者们的描摹与分析,鲜活而有温度的历史如同一只展开翅翼的鸟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在主论坛发言中,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墨探讨了《民族万岁》是否为纪录片,其次讨论了《西北特辑》,进而讨论民族主题影片的两难之境。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刈间文俊对“非常时期电影文本分析的可能性”提出“以片为本”的建议,并论及马徐维邦的鬼怪片。北京电影学院的钟大丰教授从“漂泊”到“恋家”谈起,讲述了战后电影的都市认同。上海大学的陈犀禾教授从东影电影创作中发现了新中国电影美学的雏形。南京艺术学院秦翼副教授从各类资料中找寻并拼合出自全面抗战前后至日寇完全占领上海期间,电影界真实面临并逐步升级的胶片危机,并分析此“危机”直至今日的延续,剖析这一民族电影业、制造业乃至国家政治的深沉伤痛。

在“文本研究”分论坛中,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吴国坤探讨了战后中国电影的通俗性。上海师范大学张隽隽老师分析了1943年的电影版《秋海棠》。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马纶鹏老师认为,《松花江上》所代表的一系列电影中的北方风味是整个华语电影中独特而唯一的。西南大学博士石纯认为,40年代的《家》《春》《秋》,奠定了后来四版影片的文艺片基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庞博老师由“现代贤妻”的建构论述了《太太万岁》中的断裂。重庆师范大学副研究员黄勇军述论了电影小说在40年代的勃兴与衰落。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盛梦阳探讨了当时上海影人的政治环境。

在“沦陷区电影”分论坛中,北京大学胡亮宇博士试图重新打开《春江遗恨》断裂的叙述空间。北京大学博士洪知永通过影片《春江遗恨》尝试提出重新解读文本的可能性。东京大学博士朱芸绮力图厘清日本三大电影公司与“中华”及“华影”的合作经过。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郝蕊博士以《红楼梦》为中心考察1940年代战时“华影”的制片处境与巨片策略。上海电影博物馆总监王腾飞将“疯狂”与“新生”引入对战时上海电影的分析。自由撰稿人高桥政阳先生分享了中华电影最后一位日本人的回忆录。日本国立德岛大学教授邵迎建论及原始的申报与访谈、话剧、电影间的关系。

在“大后方电影”分论坛中,北京电影学院李九如老师认为战时的电影教育实践反身哺育了战时的电影教育理论。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刁颖对中国战时大后方卡通作品的历史效应进行了研究。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研究馆员丁小文通过1940年代的西藏电影史料的收集并做出评述。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戴小晴认为,《中国电影》可以成为陪都抗战时期电影理论期刊的代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刘丽莎对战时重庆抗战电影批评进行了研究。湖南科技学院欧阳家庆老师以国泰大戏院为例,研究了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电影院的经营策略。清华大学副教授梁君健以国际传播语境下的大后方新闻纪录片《电影与播音》为基础进行了媒介史探究。

在“费穆及其作品”分论坛中,北京大学博士李诗语从电影《生死恨》的两篇电影小说谈起,再议《生死恨》中的空间塑造与情景关系。南京大学博士王一冰试图对1940年代戏曲电影的美学实践达成较为客观和公允的评价。云南艺术学院谢波老师认为在文华及其特殊的体制和时间内,造就了《小城之春》的独特风格。西南大学副教授赵剑分析了《小城之春》的伦理叙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副教授赵轩重新爬梳了《小城之春》的相关评论。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朱萍老师探讨了1940年代初期的费穆与“民华”之间的关系。

三、史论思维的激荡

除了主论坛上专家学者们以多种视角切入1940年代中国电影外,在“性别表达”“电影方志”“产业观察”以及“影史钩沉”四个分论坛中,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也为本届年会呈现了多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在主论坛发言中,北海道大学应雄教授列举了费穆和布列松的例子,试图以新的视点来探讨“影像”和“语言”的关系、“电影”和“文学”的关系。同时,应雄教授再度回溯了费穆作品的美学特点,并对早在1940年代的中国电影里已经触及了这个核心问题这一历史事实做出再认识。

在“性别表达”分论坛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喜清分析了战后情愁与女性叙事。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卢伟力探讨了现代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的衍生和发展的问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钟瀚声对《新闺怨》与《遥远的爱》两部影片进行了比较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年悦老师认为李红与当时的其他女演员被广播、报纸等当时新兴的各类大众传媒有选择地建构着银幕之外的社会身份。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李建华老师考察了1940年代上海孤岛女明星的日常生活。赣南师范大学刘丽芸老师认为陈云裳有效地将彼时“孤岛”的政治使命与大众文化整合一体。

在“电影方志”分论坛中,鲁东大学孙鹏老师以“福禄寿事件”为中心考察抗战后青岛市电影戏剧商业同业公会的成立与运作。上海戏剧学院博士陶旻瀚对战后南京地区影院市场进行了分析。鲁东大学位晓宁老师对青岛电影“敌产”接收与处置情况进行了梳理。大阪市立大学博士赵晟以山东省立教育电影院为例论述了战后济南电影院的接收与经营。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苑笑颜分析了南京大华电影院在1940年代特殊历史社会环境下的命运变迁、映演机制和空间形态。

在“产业观察”分论坛中,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蔡春芳探析了中、英报道者各自对本国电影投射的不同欲望与想象。南阳理工学院王玉良老师论述了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发行(1945-1950)。北京大学博士普泽南分析了1946-1948年间的中国电影贸易。厦门大学博士刘晓臣通过中电三厂的制片运营策略分析意识形态基底与商业自觉。厦门大学博士朱超亚论述了解放初期上海私营电影制片业的产业生存。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焦仕刚对战后上海电影发展面临的政治困境和经济困境进行丰富的微观化和数据化历史探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刘磊对金星公司做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考察。

在“影史钩沉”分论坛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赵卫防探讨了1940年代后半期香港国语电影的延续与创新。福建师范大学侯凯老师探讨了二战后大陆电影对台湾电影的影响(1945-1949)。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淼探讨了抗战时期泰国华人华侨的电影救国思想。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镇对中国电影界两度出现了拍摄“自费电影”的热潮这一现象的背景、过程、影响及价值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孙天晨分析了郑君里编导并于1943年公映的《民族万岁》等社会纪录片。上海大学教授黄望莉以《新影坛》为分析对象,探讨上海沦陷时期电影史学研究中的议题。南京艺术学院博士樊妍秋论述了1930、1940年代之交武侠电影的短暂复兴。

在此年会期间,还安排了10部难得一见的早期珍贵影片的学术放映,皆为194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影片,让与会代表收获良多。

在闭幕式上,民国电影研究所所长、北京电影学院陈山教授对本届年会进行了学术总结,陈山教授指出,在电影史的研究水准上来说,初级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已经到了升级的地步,应该提出更多新的命题和研究方向,在研究中国电影史的时候,必须要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光指出,本次年会在立场、角度、观点、方法、途径等方面都有所创新,电影史学研究也是史学学者拨开历史浓雾的钥匙,学者们不仅在对历史方面进行研究,同时也是历史的书写者与创造者。这是一次紧张、充实、务实的学术盛会。与会专家认为,本届年会大大推动了业内的学术交流,拓展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