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死的象征
——评实验话剧《马兰公主》

2019-01-09 10:23杨秀玲
影剧新作 2019年2期
关键词:马兰王后国王

杨秀玲

近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将比利时剧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的早期作品《玛莱纳公主》搬上小剧场舞台,该剧是一部象征主义的戏剧作品。“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作为一个流派,它首先兴起于诗歌,很快又从诗歌发展到戏剧,其代表人物是比利时诗人M·梅特林克,他被公认为是第一个象征主义的剧作家。1889年,他发表了剧本《玛莱纳公主》,就是今天呈现在天津人艺舞台上的实验话剧《马兰公主》。该剧导演罗军,灯光设计王卫中,音响设计王湧,17位30岁左右的年轻人饰演剧中不同角色。

作为梅特林克的早期作品,《玛莱纳公主》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整部剧充满悲观颓废的色彩,宣扬死亡和命运的无常。天津人艺的《马兰公主》,尊重了编剧的审美趋向和创作风格,同时也向导演提出了挑战:即怎样才能在舞台上呈现出那些无形的却又左右人物命运的力量,这便是该剧所要表现的中心主题——爱与死。

《马兰公主》整体呈现为一个黑匣子空间,没有太多的舞台布景和道具,只有一束洁白的马蹄莲和一个方形的小台子。剧中的时间与空间、视觉与听觉、再现与表现、造型与表演,完全靠灯光、音响和演员表演三者之间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化妆、服饰、舞美等基本上是黑、白两种色调,并形成极强的艺术反差。你置身其中,也仿佛与剧中主人公马兰一样被黑暗、恐惧和内心挣扎所包围着。在欣赏的同时,确实让观者有一种“沉默的戏剧”之感。

马兰公主是一位善良、纯洁的女孩,他与雅玛尔王子只有一面之缘,却深深地彼此相爱。这一天,在国王马塞鲁斯的城堡里,国王正在为女儿马兰公主与雅玛尔王子举办订婚礼,突然天上下起星雨,兆示着大难将至。果然王子的父亲雅玛尔国王同公主的父亲马塞鲁斯国王激烈争吵起来,一场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马兰公主的父母被杀死,只有她和奶娘侥幸活了下来。雅玛尔国王的情妇安娜王后想让年轻的雅玛尔王子娶她女儿格莉亚娜为妻,王子出于懦弱答应了。马兰公主在奶娘的帮助下死里逃生,夜晚潜入王宫,在花园与王子相会,王子才知道自己的未婚妻并未在战乱中死亡。安娜王后假装同意雅玛尔王子和马兰公主的婚事,却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当着雅玛尔国王的面将马兰公主勒死。王子了解真相后,刺死王后,随即自尽。剧中的主人公马兰公主,虽然对爱情和幸福充满向往,想挣脱束缚却又缺乏个人意志,想内心强大却又离不开他人庇护,想逃脱死亡危险却又没有抗争能力,最终沦为命运的玩偶、死亡的牺牲品。

如果说这部剧象征了什么?只有两个字“爱”和“死”,整部剧采用象征主义的创作方法,且运用得精当巧妙,憾人心魄。

一、借喻与象征的巧妙性运用

马蹄莲是纯洁、博爱、虔诚的象征。舞台一开场,在微弱的灯光下,一束洁白的马蹄莲静静地呈现在舞台一角。此后,这束花两次出现在剧中:一次是母亲死后,马兰一直把它捧在手里;再一次是马兰死后,雅玛尔国王将花放在马兰身上。马蹄莲寓意着爱情的纯洁和忠贞不渝,永结同心。

星雨、彗星、乌鸦是死忘的象征。剧一开始,城堡里马塞鲁斯国王正在为女儿马兰公主举办订婚宴,忽然天降星雨,兆示着大难将至。不久战争爆发,城破,马兰父母被杀,马兰和奶娘因被父王关押地堡内才侥幸生存,这是第一次悲剧的上演。剧的后半场,国王在王后的逼迫下,二人正在预谋一场暗杀行动,此刻,众人看到天空中划过一颗彗星,人们议论纷纷:“星星落在城堡上,这是大难临头的噩兆。”结果马兰被害,王后被杀,雅玛尔王子自尽,这是第二次悲剧的上演。再如乌鸦的三次出现,预示着厄运即将来临。第一幕第一场,雅玛尔国王与马兰父亲争吵后,愤愤离去,扔下一句话:“我要带着我的全部人马和乌鸦一同来祝贺你们的婚礼,也是葬礼!”马塞鲁斯城堡被毁后,马兰和奶娘逃了出来,路上,奶娘对马兰说:“凡是看得到的地方,什么都烧光了!……田地里连个人,连头牲口都没有,牧场上只剩下满天乱飞的乌鸦!”第三幕第二场,花园中,王子见马兰脸色苍白,关切地说:“你脸色很白,咱们回去吧!”马兰哀叹到:“我们周围的乌鸦真多啊!”虽然乌鸦在剧中并没有出现,却在这三次对话中以乌鸦的鸣叫预示着战争、死亡与人物命运悲剧的发生。

红、蓝两色是爱情与对立的象征。与刚刚在天津舞台上演的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红”与“蓝”两种颜色是该剧中唯一点缀的色彩亮点,最突出的是马兰公主颈间的红丝带和雅玛尔王子礼服上的蓝色领巾。这两种颜色的巧妙运用,象征着爱恋却对立的双方。“红”色代表马塞鲁斯国的公主马兰,“蓝”色代表雅玛尔国的王子。而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不一样的是,《马兰公主》讲述的却是一段更为苦涩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里没有浪漫和热情,只有笼罩在城堡、王宫、森林、花园、墓地中阴森、恐怖的气氛。订婚之夜,两王争执,引发战争,生灵涂炭,国破家亡,作为流亡的公主,为寻求爱情,潜入皇宫。然而纤弱的她,却在与王子成婚的前夜,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被王后勒死于房间,王子为殉情也倒在她的身旁。在这个苦涩的结局里,红和篮不再是公主与王子的化身,对立的象征,而成为一种点缀,一种符号,在权利、丑恶、暴力面前,公主与王子的爱情也只能是在黑色的森林中尽情地、绝望地跳着双人舞,最终走向死亡,以悲剧收场。

二、情节与意象的暗示性运用

为了照顾观众的审美习惯,在没有布景和道具帮助理解剧情的情况下,该剧采用了我国戏曲表演中虚拟化的表现手法,演员通过肢体动作来比拟现实环境或事物对象,借以表现生活。且尽量做到情节描写清晰,细节交代清楚,这也恰好符合象征主义戏剧常用的表现方式,即情节往往不直接展现在舞台上,而是通过暗示、意象动作,体现对舞台时间与空间的灵活性运用。如第一幕第三场,雅玛尔国王将马兰公主的家乡佛兰德尔夷为平地后,父母被杀的血腥过程隐去,让观众通过马兰和奶娘从地堡逃出后看到的一切,推测得出刚刚爆发了战争。还有因违反父命,马兰和奶娘被关在地堡下面,战争爆发,城堡被毁,二人被埋,此刻她们站在小石台上,用肢体动作向上和周围挖掘、推动石头,奶娘说:“为了抠动这些石头,咱们都干了三天了!”此刻灯光由暗变明,又由明变暗,预示着夜与昼的来临,生与死的挣扎,情与爱的向往。

剧中这种暗示性情节与意象曾多次出现,每次出现均与“爱”和“死”有关。况且这种爱与死并不是靠语言表达,而是多用肢体语言暗示和意象来表达,如岩石、牢房、厨房、森林、亡魂等等。比如第一幕第四场,马兰和奶娘逃到森林,迷了路,黑暗和恐惧笼罩着她们。森林深处,马兰死去的父母一直悄无声息地跟随着她们,保护着她们。再有马兰死后,雅玛尔国王良心发现,他把花盆中倒下的马蹄莲,默默地放在了死去的马兰公主身上。这种无声的爱、唤醒的爱,都是内心深处自然的表达和暗示,所谓人鬼情未了,也不过如此。剧中还有两处表现“死”的意象,如马兰公主的父母第二次上场,双脸像戏曲演员一样涂成红色,意味着死后其亡灵的不安,他们一次次地敲打着雅玛尔国王的窗和门,一种死亡的恐怖和不安的意象将舞台整体氛围凸显了出来。再有最后一场,雅玛尔王子发现马兰是被王后所害,愤怒之下,拔出宝剑,刺向王后,这里剑是虚拟的、意象的。接着王子又从腰间拔出匕首,刺向自己,同样匕首也是虚拟和意象的。在这里“剑”和“匕首”借用了戏曲表演中的虚拟动作,但是两件武器在使用中的“长”、“短”区分,却靠演员细腻的表演动作来呈现。

三、灯光与音乐的创意性运用

该剧象征主义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灯光与音响的创意运用,它们构成了全剧演出中最具浓墨重彩的一笔。灯光为舞台调度建立了秩序,音响推进了剧情的发展,两者在不露声色之中,对剧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激起观众内心的波动。天津人艺副院长,同时也是该剧的导演罗军介绍:“这部戏的灯光运用来自于国际象棋的启发。方寸舞台之间,昭示着命运的束缚和变幻。”城堡就像棋盘,剧中人物就像棋盘中的棋子,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涛涌动。17位演员在由16个白色方形灯影组成的方形舞台上,演绎着30余个角色的生死浮沉。而暗示这些人物命运的方形灯影,在每一次的跳跃衔接中,恰到好处地告诉观众,有光影的地方就是有生命的地方,而阴影则是毁灭和死亡。矩形的光影,非黑即白的对立,折线的走位,均是从国际象棋中获取灵感,一如本剧人物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阴冷、不可逆的命运。只有尾声部分,缤纷斑斓的灯光映在死去的马兰公主身上。此刻,几乎窒息的演员和观众终于能够将情绪释放出来,形成剧情的高潮。只有在这一刻,观众心目中的马兰公主是自由、美丽和爱的化身。

猜你喜欢
马兰王后国王
堡中堡
平度马兰油桃美名扬
红心王后
贪吃的国王
好玩儿的国王
当当吃国王饼
王后躺枪
国王的死敌
我帮爷爷放绵羊
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