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雄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为我们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打好“四张牌”、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的重大要求,持续探索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坚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农田水利、电网、道路等生产条件更加健全,文体活动场所、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但总体看,各地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不平衡,城乡基础设施差距依然较大,数量不多、质量不高、资金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是当前制约农村发展的最大短板。破解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树牢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持续弘扬焦裕禄同志“三股劲”精神,保持坚忍不拔的毅力、昂扬向上的斗志,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满足农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一个引领”,着力推动科学规划布局。科学规划是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的前提和基础。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放在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谋划设计,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规划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城镇和乡村发展,顺应农村人口转移趋势,区分城郊融合类、拓展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整治改善类、拆迁撤并类等各类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主要布局,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基础设施,统一建设标准,做到高规格、可持续、更实用。结合黄河滩区迁建和异地扶贫搬迁居民区规划建设,率先打造一批田园风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本村。
抓住“两个关键”,着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聚焦群众基本生活和发展需要,以保障基本、消除空白为重点,坚持“软硬”基础设施一起抓,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加快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围绕水、电、路、气、网络等“硬件”设施,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宽带中原”战略、农田水利设施等建设,大力实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专项行动,以点带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服务体系,聚焦教育、养老、文化、体育、环保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提升一批民生工程,因地制宜建设学校、医院、养老院、快递便民服务网点、连锁便民店等生活设施,大幅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畅通“三个渠道”,着力构建多元投入格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必须创新优化投融资模式,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加大财政倾斜力度,健全分级分类投入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事权和投入责任,加大一般预算、财政性建设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入,鼓励采取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支持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扩大社会投入,对农村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等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政府和社会资本为主,积极引导农民投入。对农村供电、电信等以经营性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企业为主,政府对贫困地区和重点区域给予补助。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用足用好土地收益,坚持取之于地,主要用之于农,深化“三块地”改革,完善“宅基地复垦券”制度,加快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盘活低效闲置存量建设用地,将节约建设用地通过增减挂钩或人地挂钩办法进行交易,产生收益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四个机制”,着力培育发展内生动力。发挥体制机制创新的“乘数效应”,增加制度政策的有效供给,确保基础设施长期持续发挥效益。创新运营管护机制,健全设施使用定价机制,完善农村供水水价形成机制和输配电价机制,探索建立污水垃圾处理农户缴费制度,推广“建养一体化”模式,建立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统一管理体制,保障正常运行和日常维护。健全农民参与机制,更加注重农民的主体需求,探索赋予基层党组织规划参与权、建设监督权、效能评价权,引导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完善城乡要素流动机制,引导城市的资金、知识、技术、信息、人才和管理等要素顺畅进入农村,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顺畅注入城市,促进工农互促、城乡互补。优化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构建系统完善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全面推进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促进农村和城镇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不断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