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夏子
这世上有三种人可以任性:有颜任性,有钱任性,有才任性。金圣叹就是第三种,才华高到飞起,任性到天上没有,地上一个。金圣叹被称为“中国白话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并开创了“细读文本的文学批评方法”。他的批评十分有创意,在小说批评的领域更是首屈一指。他所写评点之详尽细致,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前所未有。简单点说,他就是毒舌到天下无敌。所以,他的人生,注定不一般。
金圣叹曾感叹“恰似自古迄今,只我一人是大材”。这口气,不比王阳明说自己要做圣贤低调啊。然后,他以各种有才的方式,彰显了自己的才华。
比如,他去考科举。
第一次,考试题目是:“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这个题目出自《论语·阳货》,意思是:我仿佛就是匏瓜,不是挂在那里给你们看的,是要给人吃的。孔子用它比喻“怀才而莫展,一如匏瓜中看而不可吃用”。金圣叹是个看得开的人,觉得既然怀才不遇,那何苦非要去遇呢?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于是,金圣叹开始了他的创意。别人在那里奋笔疾书,他在那里奋笔疾画,直接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和尚、一把剃刀,就这么交上去了。具体是什么意思,主考官你自己领悟吧.
主考官一看试卷差点气死。结果,金圣叹当然是没考上。
第二次,金圣叹又去了。这次的考试题目是:“如此则安之动心否乎。”题目看上去没头没脑,但是多读书就知道它来自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孟子:“先生如果担任齐国的卿相,有机会实行你的主张,即使因此而使齐国成为霸主,甚至称王于天下,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如果这样,你动心不动心呢?”孟子回答:“不,我40岁起就不动心了。”
金圣叹一看,这问题明显就是故意不说前提条件,直接问动不动心,却不说因什么而动不动心,所以首先是要把题目补全。金圣叹又开始了他的创意,先写:“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葭苍而外,有美一人,夫子动心乎?”看到没,题目补全了,很好。接着,他开始写答案。孟子不是说自己40岁开始就不动心了吗?那说明他40岁之前会动心。于是,金圣叹奋笔疾书:动动动……一口气写了39个“动”字,然后就这样交卷了……
主考官一看试卷,估计又要被气瘫。结果,金圣叹当然还是落榜。
第三次,金圣叹又去了,这次的题目是:“孟子将朝王。”冤家路窄,这个题目还是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讲的是孟子正要去朝见齐王,齐王派人来说:“我本该来看望您的,但是有畏寒的病,不能吹风。明天早晨,我将临朝听政,不知您是否肯来让我见见您?”孟子回话道:“我不幸生病,不能到朝堂上去。”
孟子当然没病,第二天就出去耍了,完了还被景子狠狠训了一通。所以这本来就是孟子傲娇了。但金圣叹不这样想,他觉得,关于孟子和朝王的分析已经成为街款,我不能落入俗套,必须就题解题。
于是,金圣叹开始了他的创意。文中很明显,孟子已经出场了,但“王”还没出场,看看戏里,那些皇帝要出场的时候都会怎么样?要有排场,要有仪式,两边会有四个戏子在那里喊“吁”!于是,金圣叹奋笔疾书:吁吁吁吁,一口气写了四个“吁”字。写完,他拿起卷子一看,嗯,生活要有仪式感,完美,然后就交卷了……
主考官一看差点被整自闭。结果,金圣叹依旧铩羽而归。
第四次,金圣叹又去了……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真是让人感动。
这一次的题目是:“西子来矣。”西子指西施。看看这四个字,多美,给了人无限遐想,也给了金圣叹无限瞎想。他先想,西子为什么叫西子?因为她住在西村(西施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苎萝村分东西二村,西施在西村)。
于是,金圣叹又开始了他的创意。西子住西村,那自然是从西边来了。嗯,那这件事就很清楚了。金圣叹奋笔疾书:“出其东门,西子不来;出其南门,西子不来;出其北门,西子不来;出其西门,西子来乎?西子来乎。”写完,他拿起卷子一看,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完美。主考官却被他整得怀疑人生了,结果他当然是没考上。
除了通过科考展示自己的傲娇,金圣叹还喜欢对对子。
有一次,他的舅舅钱谦益过生日,因为金圣叹名声在外,就有人请他当场写副对子。金圣叹其实很讨厌这个舅舅,因为钱谦益绝对算是老奸巨猾的人物。他原是崇祯朝的礼部尚书,后李白成进京,他就投靠了南明奸相马士英。后清兵南下,他又跑去降清,当上了清朝的礼部侍郎。
金圣叹却很高兴地答应,提起笔来一通疾书,写了七个大字:一个文官小花脸。钱谦益一看被气得差点晕倒。接着,金圣叹又慢慢写了四个字:三朝元老……钱谦益看到这里,缓过点劲儿来。金圣叹最后一通疾书,写完走人。大家一看,竟然是: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钱谦益彻底被气炸了……
后来,金圣叹因为“哭庙案”被抓入狱,还被定了砍头的罪。他儿子来探望他,他还给儿子出对子。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正难受,没心思对下联,他就自己接了一句:梨儿腹内酸。“莲”与“怜”同音,“梨”与“离”同音,他儿子一听,哭得更凶了。
在狱里,金圣叹寻思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皮一下,就把狱卒叫过来说:我想写一封信,麻烦交给我家人吧。狱卒给了他纸笔,他提笔一通疾书,然后交给狱卒了,獄卒当然要先交给上级审查。上级打开信一看,只见信中开头五个大字“字付大儿看”,后面说“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吾无遗恨矣”。这明显就是占这个上级的便宜。
到了砍头那天,金圣叹寻思着,死了也是死了,不如皮一下,就在耳朵里塞了两个纸条。刽子手手起刀落,纸条就从金圣叹的耳朵里掉了出来。刽子手奇怪,捡起来一看,一张上面写了个“好”字,一张上面写了个“疼”字……一代怪才,就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了人间。
看金圣叹这一生的行事风格,倒真如他自己所说的那句话:“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编辑/羽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