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楠
(淮安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1)
(1)某保障性住宅小区C14#楼由某国有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建筑面积为4157m2,L=58.72m,W=11.3m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半地下一层,上部六层。
(2)基础结构型式:梁式筏板结构,底板厚度为350mm,C25混凝土,板底标高为-1.45m。
(3)地基条件:土层分布见图1。
图1
(4)地下水位:场地类型主要为上部潜水层,在自然地面向下0.8m,下部为承压水层。
本工程采用机械开挖,开挖到设计标高时,发现存在暗塘,且土层分布很不均匀,最深处为±0.000向下7.2m,暗塘的分布如图2。
图2
(1)处理的原则: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因为在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中最难以驾驭的并不是上部结构,而是该工程的地基和基础问题,尤其是在地基处理上,不同地域的差异很大,如果处理不当,一旦发生事故,难以补救,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2)处理的方案:根据现场的情况暗塘处于此栋楼的中部,且暗塘面积大,深度穿过二层粉土达到粘土层,如果仅仅对暗塘处理,一定会给本工程带来不均匀沉降;另外在方案选择上要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由于小区内有大量的剩余好土可供使用,且机械条件具备,为大面积换土处理提供了保证,通过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综合分析和对比,最后确定采用换填垫层。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房屋不均匀沉降;另一方面就地取材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处理费用。
(3)处理的具体措施
①暗塘范围内统一开挖到-7.2m,并放坡45°,暗塘最下部粘士层范围内用毛石回填,然后用级配良好的净砂回填到-4.2m,并分层压实,砂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
②从-4.2m到板底标高-1.45m处用二八灰土回填,严格控制灰土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
③所有地梁的顶面同底板顶面平,均为-1.1m,用底板顶面做半地下室地面。
图3
(1)灰土中的石灰选用达到国家三级标准的生石灰,消解3~5d后过筛使用,粒径不大于5mm;消石灰中严禁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含有过多的水分;
(2)灰土中的土料选用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质粘土,土料中有机杂质的含量不超过5%,土料过筛使用,颗粒径不大于15mm;
(3)灰土的配合比严格按设计要求,且拌和均匀;因为灰土的配合比对垫层的承载力影响较大,特别是灰土中活性氧化钙的含量;
(4)为了获得最佳的碾压效果,严格控制灰土中的最优含水量,在施工现场一般以手握灰土成团,两手轻捏即碎,即可认为接近最优含水量。
(1)灰土采用碾压法,分层厚度控制在25cm以内每层都设有标记以方便进行检查;
(2)灰土在施工时,严格控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碾压遍数、压实系数;
(3)灰土垫层的控制干密度要求大于1.5T/m3;
(4)灰士在施工时,基槽内采取排水措施,碾压后确保灰土在3d内不受到水的浸泡。
通过以上措施对施工的质量控制,二八灰土垫层的压实系数、配合比、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该工程自2014年9月二八灰土垫层回填开始到2015年6月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为止,最大沉降量10mm,最小沉降量为3mm,均在规范容许范围之内,建成后的该建筑物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