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合作共享理念铺就富民强村新路
—— 记山东省高密市丽珠源种植合作社

2019-01-08 16:30张敬林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密市食用菌大棚

■ 文 / 张敬林 焦 莉

山东省高密市丽珠源种植合作社位于阚家镇松兴屯村,于2013年登记注册,共有成员304户,技术人员6人、管理人员17人,理事长由村支部书记徐林收担任。成立6年来,合作社通过全程“埋单”式服务和全程“担责”的无风险机制,把贫困村变成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合作社基地被评为“高密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业部(葡萄)国家级示范园区”,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困局中起步,迎难而上创办合作社

松兴屯村地处阚家镇腹地,距高密市区23公里,既不邻近交通要道,也无矿产资源,人均只有两亩地,填饱肚子不成问题,发家致富却很难。为获得更多收益,村里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留下老幼妇孺和只有逢年过节才会短暂喧闹的“空巢村”。在很多人眼里,这个地方难有作为。但经商有成、回村担任支部书记的徐林收却不这么看。

徐林收认为,只要改变土地粗放经营模式,走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靠种地致富也不是梦想。为让村民开阔眼界、转变观念,他多次组织村“两委”成员及党员、村民代表到先进村参观学习,并结合本村水土环境适宜种植葡萄这一情况,与村民商讨发展葡萄种植业来致富的构想。村民们普遍认为尽管发展现代农业好,但投入大、底子薄,经不起折腾。徐林收决定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法,由自己出资建葡萄种植产业园做示范,搭好产业平台,为村民的后续发展劈山开路,丽珠源种植合作社由此诞生。

整村流转土地,成员共建共享葡萄大棚

2011年,村里整体流转了900亩土地,逐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成为高密市第一个整体流转土地的村落,全村90%以上的农户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对出让土地的成员采取“保底+分红”的预付方式,每亩土地按1000斤小麦折合计款(1200元左右)。2012年至2013年,合作社投资2200万元,在流转土地上全部建起700亩鲜食葡萄大棚,并引进新葡萄品种。大棚建成、栽苗之后,合作社抛出“大礼包”:前两年合作社免收任何费用,大棚无偿使用;所有生产资料由合作社提供,雇工费由合作社垫付;在葡萄销售后,合作社从葡萄经营收入中扣除生产资料和雇工费用,余者合作社提取20%公积金和公益金,返还成员80%,如有亏损,合作社承担;合作社按每月每人3000元的标准全年给予承包大棚户“现金红包”。700亩葡萄大棚由7个成员组承包,技术由专人指导,大棚葡萄在第三年进入盛果期,产品主要销往潍坊中百超市以及青岛市、南昌市、合肥市等地,收入非常可观。

为生态节能,蔬菜、食用菌种植多项并举

在打破传统种植方式的优质高效现代农业拉动下,村民入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成员数量迅速增多。

2015年11月,随着整村搬迁家家户户住上了楼房,合作社借势发力,与寿光产业控股集团结盟,在整村搬迁后的700亩复垦地上,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分期分批建成1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大棚全部采取高标准钢架结构,由寿光产业控股集团承建。成方连片的蔬菜大棚建成后,合作社再次抛出“大礼包”:蔬菜大棚面向本村村民免费送,户主签字就可“领取”;寿光产业控股集团负责肥料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让成员全程无忧;合作社按成本核算之后,提取20%公积金和公益金,剩余80%全部返还成员。

在优惠政策激励下,全村实现了一户一棚,无一空缺。蔬菜大棚基地划分为黄瓜、茄子、西红柿3个区域,每年8月份至次年5月底为一个生产周期。在近年来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平均每个大棚仍然保持3万元以上的纯收入,最高的收入近10万元。尽管蔬菜大棚创收在增加,但井越打越深,严重的缺水问题摆在成员面前。

经多方考察论证,合作社确定依托大棚拓展新路子,开始种植食用菌。经四处牵线搭桥,与本市圣得食用菌合作社建立了合作关系。2018年4月,在圣得食用菌合作社的帮助下,调整出11个蔬菜大棚改建平菇大棚;6月底,平菇大棚改建完成,全部安装空调。大棚改建之后,圣得食用菌合作社负责免费提供菌包、技术,并负责统一销售;合作社负责质量监控和组织协调;1个蘑菇大棚1年产生价值10万元的废弃菌包500吨,无偿归合作社,用于改良基地土壤。平菇每28天为一个生产周期,一年12个月不间断循环种植,成员可保底6万元年纯收入,上不封顶;如果年纯收入低于6万元,由圣得食用菌合作社“补偿”。成员钱包越来越鼓,干劲与日俱增。2016年,合作社依托食用菌还承接了省农业厅生态循环农业建设项目。

致富与乡村建设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办社初期,合作社注册了“丽珠源”商标,2016年又注册了“松兴屯”商标,品牌知名度显著提高。合作社每年都以发放实物的方式进行全村“分红”,每户年底可得花生油、面粉、猪肉等实物3000元左右。同时,村集体通过分红方式年增加收入15万余元,全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村民徐凤洲承包了100亩葡萄大棚,2018年纯收入达几十万元。没有承包大棚的村民,大都可以一年赚两份钱,一份是土地流转的收入,一份是打工所得。村民年龄不同,分工也有所不同:四五十岁的人可承包葡萄大棚,不用自己投资,一个大棚一年最少可收入8万元;60岁左右的人在葡萄园打工,每天工资80元—90元;村内有一二十个70岁以上的老人,修剪管理绿化苗木,每天工资50元。

合作社着眼长远发展,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自2011年以来,合作社在基地内先后打深井11眼,铺设输水管道2800米,新建排水管道2000米,开通道路1500米,硬化路面5000平方米,全部安装温湿度监控调节一体化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设施及监控设施。对基地所有电线线路进行改造,由地下转为架空。2018年春天,投资建成一处250立方米的沼气池,沼气由全村6个养殖户使用,沼液由合作社用于改良土壤,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果蔬的生产原生态化。利用原废弃湾塘和场院地,建成占地33亩的文化公园,栽植了各种高档苗木和名贵古树种,为村民就近休闲娱乐提供了场所。

短短几年间,合作社践行了“惠民、利民、为民”的办社诺言,实现产业立村、产业兴村、产业富村。近年来,合作社依托“丽珠源”葡萄品牌,大力发展田园采摘、农家生活体验等乡村旅游,并建设葡萄文化长廊、生态园、村史展馆、农家乐,连续两年举办葡萄文化节,累计吸引1万余名游客观光、吃住。松兴屯村面貌一新。

猜你喜欢
高密市食用菌大棚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高密市志愿者协会发展历程
才艺展示
经济转型期中国土地市场建立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