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平
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由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落实国家科教兴农战略、支持农业科教事业,发动社会力量而设立。1995年10月在民政部登记注册,2005年4月被确定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2017年3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获得慈善组织和公开募捐资格。
20多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的正确指导下,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聚焦农业科技教育领域,致力推动服务“三农”的公共事业发展,不断完善组织机制,深化制度建设,广纳贤言良策,倾力募集运作基金,科学设计资助项目,拓展业务空间,日益提升规范有序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一是本金规模稳步增加。由成立之初的5000多万元,扩增到目前的17000多万元,增加了2倍多。二是项目奖励资助额度不断扩大。从成立初期的年均支出1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00多万元,是成立初期的6倍多。三是常设奖励资助项目种类增多。从成立初期的3个奖励项目,增加到现有的11个奖励资助项目。四是实现了项目资助全面覆盖。由初期有限的地区和行业,扩大到目前除港、澳、台外的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农牧渔业各行业。五是资助对象主要面向基层。受资助人员既有农业科教高端人才,又有农业院校学生,既有县级以下农技推广人员,又有农民。六是受助者人多面广。累计奖励各类人员5000多人(次),资助项目500多种,累计奖励资助等支出12380万元。资助出版的农业学术专著《农业大词典》《棉铃虫研究》《草业科学研究方法》等获国家图书奖。“全国十佳农民”钱晓玲等新型职业农民的涌现,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扶贫。“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小麦遗传育种专家李振声、玉米育种和栽培专家李登海、杂交稻专家谢华安、海洋渔业资源专家唐启升等一批高科技人员及其研究推广成果,为中国食物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出版发行的《农谚800句》《农诗300首》和《农业物种及文化传承》获国家图书馆馆藏,充分展示了中华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获得社会各界好评。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
在农业农村部的关心支持下,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将一如既往地助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支持乡村振兴,协助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广农业新技术、推进农村创业创新,为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热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企业家和社会组织奉献爱心,继续关心支持监督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的成长和发展,把农业科教公益事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