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萍
刚过完春节假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的田野虽然萧瑟,但是无论城市社区还是村头巷尾,随处都能感受到浓淡相宜的正月闹新春意味。特别是当笔者一行星夜赶到沙雅县时,扑面而来的炫目花灯带出浓浓的年节喜庆气氛。事实上,这种目之所及和耳之所闻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闹新春气象伴随笔者一行在阿克苏地区采访的始终,折射出当地因地制宜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版“枫桥经验”,完善基层治理,力促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细腻努力与辛勤耕耘。
温宿县克孜勒镇喀拉萨村,位于城乡接合部。“喀拉萨”维吾尔语意为“荒凉之地”,这里曾经村如其名。流动人口多、偏远散户多,社情较为复杂,矛盾纠纷多发,因土地承包、用水用电、劳资纠纷等引发的信访问题较多,一度是当地“信访大村”。
改变始于2014年,那一年自治区信访局驻村工作队来到喀拉萨村。到村伊始,工作队就成立接访室,一边主动走访入户,一边接待来电来访。经过一番实践摸索,2015年逐渐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纠纷调处机制,2016年村里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矛盾明显缓解。2018年,接访室挂牌“石榴籽工作室”。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勇一语道尽“石榴籽工作室”的本质,就是“替群众跑腿,解群众心结”。对此,村里的“四老”人员阿木提·马木提、扎依提·阿尤甫等深有感触。
2018年5月29日,6名“四老”人员向刘勇反映:村里2000余亩红枣、核桃、小麦等农作物一直没浇水,如果无法及时灌溉,会对收成造成严重影响。刘勇当即要求将此列入群众困难诉求台账,立即启动问题办理程序。当天下午,经与镇分管领导现场勘查,决定将村里前期因拖欠水费关停的3口井通电抽水,缓解用水紧张难题。同样请工作队化解过农田灌溉难题的还有4组村民艾买尔·亚森。见微知著,这样的故事只是“石榴籽工作室”倾心为民服务的点滴缩影。
每日晨会,“石榴籽工作室”就开始忙碌,工作人员先汇总了解到的纠纷信息,由专人将问题如实登记到《矛盾纠纷登记台账》,并按工作流程反馈给由包村领导、第一小组长和村民小组长组成的调解小组,实行问题解决销号制度。为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各村民小组设立意见箱,每周由专人收取信件。村民阿卜杜克然木·毛托乎提就是通过小信箱,在工作队帮助下拿到拖欠两年之久的果品款。昔日习惯上访的喀拉萨村群众,如今习惯遇事就找“石榴籽工作室”。
跟“石榴籽工作室”的治理实践异曲同工,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玉斯屯克阿依库勒村在村委会设立的“民情说事点”,也是坚持问题导向,催发新时代“访惠聚”版“枫桥经验”的又一朵并蒂花开。
让群众以“唠家常”的形式到“民情说事点”说真话、吐真言,把矛盾纠纷、百姓诉求等社情民意充分反映出来,这正是阿克苏地区卫健委“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为民服务的积极探索。
玉斯屯克阿依库勒村属于自治区级深度贫困村,村民以种植业为主,伴随“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到来,村里陆续发展起拱棚蔬菜、黑木耳种植、庭院经济、养殖业以及劳务输出等。在村委会院内,笔者看到“民情说事点”具有独特的新疆风情——一张床顶挂招牌的大板床,群众有什么利益诉求、意见建议,都可以前来反映。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王馨,也是“民情说事点”的负责人。他说,设立“民情说事点”,就是要让群众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难有地方问,事有地方办,成为群众政策问询点、民情征集点、便民服务点、矛盾化解点、怨气排泄点。路面破损需要维修、排水渠堵塞需要疏通、邻里纠纷需要化解、弱贫群体需要就业帮扶……村民关心的大事小情,都能通过“民情说事点”得到解决。
接到群众情况反映后,“民情说事点”会尽心尽力帮助村民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梳理后交到工作队和村委会,由工作队和村委会协调解决,并限期给予答复。“玉斯屯克阿依库勒村过去没有摄像头,小偷小摸等不良事件时有发生。”第1组村民艾山·阿不都卡迪尔说,跟“民情说事点”反映后,村里主干道都装上摄像头,安全隐患也就排除了,这多亏‘民情说事点’。”
作为“民情说事点”信息收集员,热比耶·麦麦提热心服务村民。在与左邻右舍交流中,得知群众对村里电线线路老化、电压不稳等意见很大。接到反映后,她和另外两位村民一起到乡供电部门反映,积极协调解决。不到一周时间,供电部门工作人员就前来勘查线路、更换变压器。灯亮的那一刻,村民一片掌声,热比耶·麦麦提兴奋地笑了。
民生连着民心,乌什县前进镇托万克麦盖提村的“365工作站”立足村民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从解决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难题入手,凝聚民心穿珠成串,受到群众由衷赞誉。
2017年以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乌什县前进镇托万克麦盖提村工作队,真心团结群众,用心发动群众,贴心服务群众,当年10月设立的“365工作站”,由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李科琼带头,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轮流值班,确保每天有1至2人坐班,准确记录群众所需所盼,形成事事建档、办理、反馈、回访工作机制。成立以来,实行“群众不满意不销号”做法,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复,有效疏导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问题。
往年,托万克麦盖提村内防渗渠少,而且动辄淤塞,一到集中浇水季,村民为争水,谩骂有之,斗殴有之,甚至引发群体斗殴事件。后来,“365工作站”组织村民清理淤塞多年的旧防渗渠,并争取项目、资金,实现田间地头防渗渠全覆盖。
“去年收苞谷的时候,修防渗渠和排碱渠的施工企业车辆把我家地头的拱桥压坏了,我到‘365工作站’反映情况,驻村工作队及时现场协调,第二天就把拱桥修好了,而且比原来修得还结实。”村民麦麦提·玉苏甫说。
“原来我承包52亩地,后期开荒多出15亩,经驻村工作队教育,我认识到不能非法占用土地,就把多余土地退还村里。”5组村民胡都尤木·尼亚孜说。针对村民反映的土地承包纠纷、财务债务纠纷等方面的突出问题,“365工作站”积极开展村土地、财务“双清”工作。按照先清党员干部、后清普通村民的顺序依次开展,清理后及时公示。
修建防渗渠、化解土地承包纠纷,这只是“365工作站”积极作为造福群众的个别写照。
“我再也不打老婆孩子了!”第5组一位村民对村警托乎尼亚孜·麻木提痛下决心表态。“365工作站”从解决个别村民打骂老人、爱人和孩子的问题入手,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观念,开展金婚、银婚“恩爱夫妻模范”“最美母亲”“慈祥婆婆”“孝顺媳妇”“好儿女”“创业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积极引导移风易俗。
李科琼说:“我们通过‘两户联保’对象、‘十户长’、片区党员监督岗、村民小组长、分管村干部、信访工作联席会议6个层级,及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户、中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