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建
(抚顺市中心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6)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危高血压患者十分容易并发冠心病。冠心病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血管疾病,以心绞痛为基本临床特征,致死率高[1]。硝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二者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常用药,但近年研究表明,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平平[2]。本研究联合使用二药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100例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符合201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与第7版《内科学》相关诊断标准,心绞痛症状Ⅱ~Ⅳ级。排除NYHA心功能Ⅳ级、近期内有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史及合并严重肝、肾、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其中男57例,女43例,平均年龄(64.03±5.9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均在入组前1周停止使用原来的降压药物及抗心绞痛药物,观察组口服硝苯地平30毫克/次,2次/天;缬沙坦80毫克/次,1次/天。服药4周后测定舒张压,酌情调整剂量,缬沙坦最大剂量不超过160 mg/d。对照组仅口服硝苯地平,用量方法同前。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降压疗效标准:舒张压恢复正常水平或降低20 mm Hg以上为显效;舒张压降低10~20 mm Hg为有效;未达到有效的标准为无效。②心绞痛疗效标准:心绞痛基本完全消失为显效;心绞痛每日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为有效;心绞痛每日发作次数减少不足50%为无效[3]。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30例(60.0%),有效20例(40.0%),无效0例(0.0%),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显效25例(50.0%),有效15例(30.0%),无效10例(20.0%),有效率为80.0%,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34例(68.0%),有效12例(24.0%),无效4例(8.0%),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显效19例(38.0%),有效17例(34.0%),无效14例(28.0%),有效率为72.0%,比较差异显著(P<0.05)。
原发性高血压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心脏是高血压病的靶器官,高血压病可导致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内的全身血管病变。如何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硝苯地平的临床用以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主要能通过抑制钙离子流入细胞内,抑制血管的兴奋—收缩耦联,扩张血管,舒缓冠状动脉平滑肌,防止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从而发挥降压的作用;同时还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的钙通道,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单一药物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的效果平平。研究表明,单独使用硝苯地平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有效率仅为64.0%[4]。而本研究也仅有72.0%。缬沙坦可通过特异性地影响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减少醛固酮激素的生成,抑制外周小血管收缩,从而促进血压下降。起效迅速,维持时间长,一般服药后2 h内即可生效,4~6 h达到峰值,在服药2~4周降压效果最明显。研究表明,缬沙坦不会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产生任何影响,不会造成P物质、缓激肽潴留,对心率、血糖、胆固醇、尿酸等无明显影响,不会引起高血压“反跳”,安全性高[5]。既往研究表明,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将单药治疗的有效率从66%提高到9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降压疗效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心绞痛疗效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再次证明,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可进一步提升疗效,明显优于单药治疗。
综上所述,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作为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的一个不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