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焕
种植大蒜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栽培,以沙壤土为好,因沙壤土地土质疏松,适宜根系发育,返青早,抽薹早,蒜头大且辛辣味浓,起蒜容易。
大蒜生长期长,种植密度大,需肥量大,抢茬耕翻,晒透垡土。一般要晒垡15天,秋旱年份不要晒垡,耕翻深度一般在25厘米~30厘米,一般亩施腐熟的农家肥(有机肥)3000千克~4000千克,磷酸二铵50千克,并配施20千克~30千克磷、钾肥,若施用农家肥做底肥,应提前充分发酵腐熟后再使用,这样不会出现烧伤蒜根,也不会引起地下虫害。要精细整地作畦,畦宽1米~1.5米,以南北延长为好。
河南省台前县种植的大蒜品种主要是苍山蒲棵大蒜,属中晚熟品种,皮薄,白色,蒜瓣内皮稍显粉红色,生长期为240天左右,较耐寒,品质好,有高产优质等特点。成株高80厘米~90厘米,假茎横径1.4厘米~1.5厘米,叶片绿色,条带状,互生,扇形排列,中部叶长30厘米~50厘米,宽2厘米,蒜薹绿色,长60厘米~80厘米,横径0.46厘米~0.65厘米,单根蒜薹重20克~30克。蒜头横径一般在4.6厘米~5.1厘米,单蒜头重45克,最大鲜重200克,干重150克,单头8~10瓣,秋分播种,翌年5月26日至6月5日收获,每亩收获蒜薹450千克,鲜蒜头2000千克。
大蒜播种时间为9月下旬,此时的温湿度适合大蒜的幼苗出土和生长,可以使植株在越冬前长到5~6片叶,培育壮苗,此时植株抗寒力最强,在冬季不会被冻死。播种过晚,则苗子小,根系弱,积累养分较少,抗寒力较弱,越冬期间死亡多,必须严格掌握好大蒜播种期。
一般每亩播4.5万株左右为宜,播种前要精选种瓣,要求种瓣达到“五无”标准,即无病斑,无破损,无烂瓣,无夹心瓣,无弯曲瓣。中晚熟品种行距为16厘米~18厘米,株距为8厘米~10厘米,亩用种150千克,“深栽葱浅栽蒜”是农民多年实践得出的经验,播种时可采用3厘米~4厘米深的浅沟,按株行距定向(蒜瓣总背向南)排种,播种后覆土厚度约2厘米。待7~10天后及时破膜放苗,先播种后覆膜的地块,约有80%的幼苗可自行顶出地膜,不能顶出地膜的用铁钩钩破地膜放苗,以防灼伤蒜苗。
大蒜覆膜栽培可提高地温,使大蒜安全越冬,培育壮苗,春季早发,增温保墒,整地作畦时,要达到畦面平整,土块细碎,做成宽120厘米~180厘米畦,两边开沟,沟宽25厘米,深20厘米,提高覆膜质量。根据畦宽选用0.004毫米厚的超薄地膜,一般用200厘米地膜覆盖,覆膜前先喷施除草剂,人工由上风向下风铺膜,使地膜紧贴畦面,两边用泥土压实,严防风鼓入膜内,充分发挥地膜的增温保墒作用。
春季大蒜返青后,新根大量发生,要早浇返青水,并随水每亩冲施尿素或复合肥10千克~15千克。蒜头花芽和鳞芽陆续分化进入花茎伸长期,同时蒜叶和蒜薹迅速生长,应施速效钾、氮肥10千克~15千克,以满足需要,促使蒜薹抽生快,旺盛生长,收蒜薹后15~20天即可收蒜头,此间蒜头膨大期,适度灌水,不缺肥可以不追肥,收获前5天停止灌水。
大蒜常见的病虫害有灰霉病、病毒病、紫斑病和地蛆、蓟马等,化学药剂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同时注意施药的安全间隔期。防治灰毒病可选用速克灵、万毒灵;防治病毒病可用病毒A、植病灵等;防治紫斑病可选用多菌灵、代森锰锌、托布津、杀毒矾等;防治地蛆和蓟马可用辛硫磷、毒死蜱。
大蒜分为蒜薹收获和蒜头收获两部分,在取薹前5~7天停止浇水,蒜出叶鞘并开始甩弯时,是收获蒜薹的适宜时期,采收时最好在晴天上午10时后温度升高时进行采摘,此时植株有些萎蔫,叶鞘与蒜薹容易分离,并且叶片有韧性,不易折断,可减少伤叶,用专用的铁削插到上面第三叶时,手一剜,蒜薹即掉。收获蒜头时用铁锹起出的蒜应每畦排成一行,然后把根切掉,就地晾晒,只晒蒜叶不晒蒜头,翻动2~3次,茎叶干燥即可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