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周大多用比较写实的手法,客观的画出了自然景致的优美形态,在忠于现实的基础上,做出了艺术的提炼和概括,与前人相比,无一点概念化的印记,并且大多都是中锋用笔,显得沉稳。时常截取一部分景观绘于纸上,归纳成主次分明的画面,在画面上展现出一钟新奇的构成关系,巧妙地运用着东庄的景物。
关键词:沈周;吴宽;东庄图册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045-01
山水画自隋代开始独立发展,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社会历史特性,进而影响到绘画上就会产生共性的特点及其规律,所以每个时代的画家也许都有其个人的独特面貌,但是每个独特面貌下,都能显现出其所处社会的特性,所以每个时代的绘画风格都有一个大致的表现。
明太祖朱元璋登位后,待天下士子较为严苛,大批屠戮士子,所以明初绘画非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经历了较大摧残。社会风气也趋向于保守,不再像元朝时任由绘画自由发展。经过时间的推移,后来才逐渐由画院中兴起统治者所喜欢的南宋绘画风格,并且在很长一点时间里,宫廷绘画的南宋风格,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到了明朝的中后期,逐渐对于南方约束力越来越小,在元代就一直是文化重地的苏州,逐渐兴起了吳门画派。吴门画派凭借苏州的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大大的促进了绘画的发达。
在当时的苏州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被称为“吴门四家”。沈周则是吴门画派的开启者,文征明是沈周的学生,而唐寅和仇英也曾求学于沈周,在明代画家中沈周的成就确实是较高的一位了,沈周的山水画面貌,世人分为了“粗沈”和“细沈”,用来表示他粗简和细密的两种绘画风格。细笔作品的代表作是《庐山高》等,粗笔作品如《吴门十二景》《卧游图》等。
沈周家学渊博,祖辈,父辈皆善诗善画。沈周自小受父辈指点,后拜师当时的名士陈宽,进步飞速,后又拜师赵同里,在赵同里的指导下,临摹鉴赏名画,为自己的后来绘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沈周的性格如他的画表现出来的那样,宽厚柔顺,温良恭谦,他好读书,且读书很多,各种门类,皆有涉足。他继承儒家的仁礼纲常,同时也兼具道家的无为。为人平易近人,且好交友,所以他的朋友遍布天下,从达官显贵到贩夫走卒都有,求画者也是很多,所以他的画有很多是弟子代笔。据说曾经有一位贫苦士人,为了贴补家用,临摹一幅沈周的画去求沈周题字,沈周了解后,不仅题字盖印,还为之修改,这幅画果然卖了不少价钱。
沈周善山水,花鸟,书法,不过其中成就最高的还是山水画,他的画吸收较广,面貌颇多,其中的《东庄图册》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中年时所作,主要是描绘其好友吴宽的庄园,总共有二十四开,万历年间丢失三开,只余二十一开。吴宽官至礼部尚书,与沈周互为师友,他们经常与朋友结伴在东庄吟游。官至内阁大学士的李东阳,兵部尚书刘大夏在游览东庄后,都曾详细记载过此地景象。
《东庄图册》都是构图精巧,画面虽各不相同,但都有同样的舒缓淡然,疏朗开阔的画面气象。从沈周的一幅幅画面中,不仅仅可以表现出沈周画画大胆新奇,细致入微。还可以看出来吴宽的东庄的丰富多彩,景物多样,小河曲折回环,水面生机勃勃,荷叶零星散布,各处都能给观者一种怡然自得的景象。
《东庄图册》画面朴素自然,疏朗清雅,不矫揉造作,整体画风淡泊从容,既可以反应那个时代的纯正的社会风气,也可以反映当时的江南地区民风淳朴,文人悠闲自得的社会风气,从《东庄图朋今可以看出吴宽和沈周心态超然洒脱,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安隐自处,也反映他们高尚仁厚的品德。
沈周在描绘东庄的景色时,以景入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山大水。构图上打破了之前山水画中的起承转合的模式,多取眼前之景色,游览所见之景色,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较大的突破,在表现上,沈周也大多用比较写实的手法,客观的画出了自然景致的优美形态,在忠于现实的基础上,做出了艺术的提炼和概括,与前人相比,无一点概念化的印记,并且大多都是中锋用笔,显得沉稳。时常截取一部分景观绘于纸上,归纳成主次分明的画面,在画面上展现出一钟新奇的构成关系,巧妙地运用着东庄的景物。用以敦厚,平和的笔调来表现真实的自然,于观者一种平和,恬淡的感觉,更能体现他们在游览时的舒适,惬意。后又以饱满的色彩加以渲染,更能真切的表现出园林的景致,并且使读者能更好的走入画中,顺着沈周的艺术思路去理解,去体会。
作者简介:睢桥(1996-),男,映西西安人,现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中国画专业,研究方向:山水画创作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