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止血方法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01-07 09:53张敏孙湘华李继宁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效果

张敏 孙湘华 李继宁

【摘 要】: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止血方式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诊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为例,按照止血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均34例,其中A组给予宫腔内纱布填塞止血,而B组则给予宫腔球囊压迫止血,对两组止血效果进行统计。结果 B组止血时间及治疗24 h 后血红蛋白水平短/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止血成功率(100.00%)高于A组(94.12%),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产后出血患者采取宫腔球囊压迫止血、宫腔内纱布填塞止血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宫腔球囊压迫的止血效果较佳,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产后出血;宫腔球囊压迫止血;宫腔内纱布填塞止血;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3--01

产后出血,在妇产科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指胎儿分娩出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与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宫缩乏力等原因有关,常表现出阴道流血,甚至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止血治疗方案成为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我院产后出血患者为例,向其分别提供不同的止血方式予以治疗,旨在为其选择最为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产后出血为例,共纳入68例,抽选自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均知晓研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止血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以下两组,即A组34例,年龄23-35岁。B组34例,年龄25-37岁。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顯(P>0.05)。

1.2 方法

A组给予宫腔内纱布填塞止血,如下:①事前备好取无菌纱布条,并浸泡在0.5%甲硝唑溶液内,待其浸透,将纱布条拧干;②使用卵圆钳夹紧纱布条,自剖宫产产妇子宫切口处,或是阴道至宫底,并以来回折叠方式进行填塞,注意的是纱布条填塞至宫颈处时,评估其长度,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剪断纱布并将余下纱布条填塞在子宫下段;③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即可缝合切口。

B组给予宫腔球囊压迫止血,如下:①取球囊自剖宫产产妇的阴道,或是子宫切口处置入,与此同时注入200mL生理盐水,而后拉出球囊柄,将其固定在产妇腿部,连接引流袋,注意保持球囊留置时间<24h;②以球囊柄处情况为依据,评估出血量、宫缩,以评估结果为指导,酌情注入生理盐水,对于较大出血量者,二次注入生理盐水时,辅以加压止血;③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即可缝合子宫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两组止血时间及治疗后24h血红蛋白水平,同时对两组止血成功率、并发症(产褥期出血、盆腔静脉炎等)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24.0为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以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以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及治疗后24h血红蛋白水平

由表1可知,B组患者止血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治疗后24h血红蛋白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由表2可知,B组止血成功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对于产后出血的处理,以往临床通常采用药物疗法(欣母沛、缩宫素等)、子宫按摩,如果止血效果不明显,或是未起到任何效果,往往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宫腔内纱布填塞止血,目前,这两种方法为临床治疗产后出血的常用手段,其中宫腔纱布填塞,操作简单易行,且价格低廉,但长时间填塞,则易引发隐性出血。而宫腔球囊压迫,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起效快,并发症发生风险低,且对技术及设备的要求不高,即在生理盐水作用下,加速球囊膨胀并与宫腔形状保持一致性,充分结合子宫壁,增加压迫面积,以达到止血、减少出血量等目的。简丽萍[2]以产后出血患者为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宫腔球囊压迫法)、对照组(宫腔内纱布填塞法),发现观察组的操作及总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观察组治疗24h后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动脉结扎率均较对照组优,充分体现出宫腔球囊压迫的操作易行、见效快等优势。本文结果得出,两组止血成功率接近(P>0.05),但B组止血时间及治疗24h后血红蛋白水平均较A组优(P<0.05),和文献[3]结果相符,提示相比宫腔内纱布填充压迫止血而言,宫腔球囊压迫止血的可行性、有效性更高,可充分达到止血目的。加上球囊留置宫腔内的时间较短,因此,不易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结果已证实,B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说明宫腔球囊压迫止血的临床安全性更高。

综上,宫腔球囊压迫法对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宫腔内纱布填塞法,主要体现在止血成功率及血红蛋白水平高、并发症发生率少、治疗时间短等方面,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参考文献

施怡如, 林婧, 张丽君. 宫腔球囊、纱条填塞以及B-Lynch缝合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作用[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6, 37(4):435-440.

简丽萍, 简燕萍. 宫腔球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效果观察[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5,36(5):84-85.

杨艳玲. 不同止血方法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3):98-99.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