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辉,王 佐,李 松,张 宁,刘 鎏
1.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河北廊坊 065000
2.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市场开发中心,河北廊坊 065000
在硬岩地层正扩穿越施工中,由于钻杆在自身直径3倍以上的孔洞内,承受大的推力和扭矩,导致施工中钻杆极易发生刺漏、断裂等失效问题,给定向钻施工带来诸多安全隐患[1]。国内某硬岩穿越工程在正扩施工前期,发生了多频次的、严重的钻杆失效问题,影响了正常的施工进度,增加了施工成本。为了降低硬岩地层采用正扩工艺时钻杆的失效率,基于钻杆无损检测结论,对硬岩地层采用正扩工艺的钻杆刺漏原因进行分析,并从钻杆规格型号、动力钻具选配、新型液力推进器选用等方面进行改进,解决了钻杆刺漏及断裂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某定向钻穿越工程属国家挂牌督办的隐患治理工程,穿越实长1 700 m,连续穿越11座山峰及沟谷,穿越地层主要为微风化花岗岩,部分穿越中风化花岗岩,岩石抗压强度100 MPa以上。由于施工地域狭窄,只能采用正扩工艺实施扩孔作业,如图1所示。
图1 采用正扩工艺穿越硬岩地层
钻杆失效是指钻杆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刺漏、断裂、脱扣等,导致钻杆无法实现其自身功能,从而不得不暂停施工,需进行问题处理。
在进行第一级正扩过程中,扩孔至1 100 m时,泥浆压力由4 MPa突然下降至0.5 MPa,怀疑钻具有泥浆泄漏情况发生。回抽钻杆进行检查,在距离入土点660 m位置,发现钻杆杆体中间部位有2 cm左右的孔洞,卸掉损坏钻杆,接上完好钻杆,开泵注入泥浆,测试泥浆压力正常,继续实施扩孔作业。这种突然泄压的情况发生了2次,抽出钻杆检查均出现了刺漏的现象,如图2所示。
图2 钻杆刺漏
当扩孔至1 330 m时,出现泥浆压力降低情况,现场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回抽钻杆,但泥浆压力突然降至为0,拉力极小,判断钻具有断裂情况发生。回抽钻杆发现断裂点,位于距离钻杆公接头2.1 m处,杆体出现环形裂缝,有水力冲切现象。
针对出现的问题,现场组织对该批次钻杆进行无损检测。作业流程严格执行API RP7G标准:对钻杆两端过渡区和丝扣进行清理,钻杆依次进行钢印标识,测量母接头的外径和公接头的内径,管体中间部位进行超声波测厚,对接头进行目视检测,对管体进行电磁探伤(EMI)。操作之前用试管进行调试,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将波形显示异常的区域清理干净,而后进行磁粉探伤,管体过渡区采用荧光磁粉探伤(MPI)。检测结果显示管体在刺漏位置附近还有多处疲劳裂纹,且钻杆杆体有较明显的弯曲变形。
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排除了钻孔孔眼曲率半径小、泥浆固相含量高的可能性,根据钻杆检测结果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钻杆刺漏原因如下:
(1) 钻杆规格为6-5/8 in(1 in=25.4 mm),扩孔尺寸为20 in,在较大的环空空间内(孔洞直径为6-5/8 in钻杆杆体直径的3倍),钻杆在承受300 kN推力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弯曲,同时钻杆承受扭矩,在复杂的坚硬岩石地层中,正扩的进尺速度平均为2.6 m/h。由于钻杆处于弯曲应力状态,杆体局部受拉或受压,在长时间的复杂循环交变载荷作用下,钻杆杆体容易出现疲劳裂纹。环形孔隙越大,弯曲应力频率越高,出现疲劳裂纹的风险越大[2-4]。
(2)采用动力扩孔时,较常规反向扩孔泥浆压力高出2~3 MPa以上,且泥浆排量大、流速高,长时间冲刷裂纹处,造成钻杆刺漏现象发生[5-6],并很快导致钻杆断裂。
(1)更换为抗推、抗扭强度大的钻杆。在第二级30 in扩孔过程中,将原S135的6-5/8 in钻杆更换为S135的7-5/8 in钻杆(孔洞直径为6-5/8 in钻杆杆体直径的4.5倍,为7-5/8 in钻杆杆体直径的3.9倍),钻杆杆体壁厚由原来的9.19 mm增加到10.9 mm,抗推强度提高35%,抗扭强度提高45%,钻杆的整体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2)使用大尺寸的动力马达,降低钻杆推力[7]。选用C7LZ244×7.0泥浆马达,根据该马达工作参数要求,选用2台泥浆泵同时运行,满足3 m3/min以上的泥浆排量要求,动力钻具泥浆压力控制在5.0MPa,扭矩控制在400 kN·m以内。
(3)在泥浆马达上端加装液力推进器。液力推进器采用液力柔性加压的方式,将泥浆液力能转化为机械能,有效解决了正扩工艺中钻压(推力)不易施加的难题,为岩石扩孔器提供稳定的钻压(推力),进而提高了扩孔效率,有效降低了钻机负荷,钻杆承受的钻压(推力)也随之从300 kN减小到150 kN,从而大幅降低了钻杆出现疲劳裂纹的机率。
正向扩孔工艺在采用7-5/8 in大直径钻杆、加装动力钻具和液力推进器等钻具组合方式后,通过泥浆马达持续为扩孔器提供稳定扩孔切削动力,液力推进器柔性加压为扩孔器提供稳定钻压,减少了卡钻、跳钻现象,从而降低了直接作用于钻杆的推力和扭矩,有效延长了钻具使用寿命,同时使扩孔轨迹更平滑。采取以上措施后,后续扩孔过程中未发生钻杆刺漏情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