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成功解决了10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粮食市场价格平稳运行,对稳定物价总水平、宏观经济行稳致远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怎样的态势?如何更好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前不久,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等发布了2018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食物不足人数估计达8.21亿人。
在这种背景下,在第38个世界粮食日之际,以“努力实现零饥饿”为主题开展相关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指出,我国用占全球不到10%的耕地、6.5%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一个巨大成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一个重大贡献。
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000多亿斤,1996年首次突破1万亿斤,2012年以来连续多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2017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889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
“4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提前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有关粮食安全和减贫目标,为世界反饥饿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说。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要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牢牢把握保安全防风险的主动权。”张务锋说,要着眼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积极防范风险、应急处突、稳定预期,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要加强粮食供需调控和购销服务,坚决防止发生农民“卖粮难”情况,坚决避免粮食供应脱销断档,守住“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的底线。
“过去我们这里的晚稻亩产约450公斤,今年达到550到600公斤没有问题。”拨开一浪又一浪稻穗,河南省潢川县金塔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新生在田里查看着水稻的长势。
在张新生的合作社,秸秆成了宝贝。“用秸秆来喂牛,用牛的粪便育秧,提高发芽率,秧苗插在地里成活率高。”张新生说,50公分以下牛吃不掉的老秸秆粉碎后,下面种上紫云英,次年4月把紫云英翻掉沃田,成为有机肥。
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推广绿色种植,张新生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和实践者。在15日的活动现场,张新生被评为“全国粮安之星”。
过去,我国粮食长期短缺,保障粮食安全着重解决人民群众“吃得饱”的问题。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更加关注粮食质量安全,消费需求转向“吃得好”和“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便利”。
从数量安全到质量安全,粮食安全的内涵在丰富,要求在提升。
“质量兴粮是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张务锋分析指出,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初步具备一定规模,但是精深加工不足与过度加工并存,产业链条向前后两端延伸不够,优质特色高端产品少,低端加工产能过剩,粮油产品质量水平有待提高。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紧抓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加快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随着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加,要在保护现有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基础上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难度日益加大。“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吉林区首席科学家王立春就遭遇到这一瓶颈。
本世纪初,我国曾一度面临粮食生产连续四年下降的窘境,国家粮食安全遭遇严重挑战。粮食主产区吉林省,年产粮量也屡屡在300亿斤左右徘徊。作为吉林省玉米栽培学科带头人的王立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王立春深知,要想增产,要从“水”“土”“肥”三方面做文章。通过长期深入一线的实践与摸索,王立春开创了膜下滴灌、随水滴肥的节本增效种植模式,肥的用量降低百分之二十的同时实现了玉米的增产。
“形成一厘米黑土层大约需要两百年时间,损失一厘米的黑土层却很容易,而且这是不可逆的。”王立春说,维护粮食安全,要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个支撑,通过守住耕地红线来稳定产能,依靠科技进步来提升产能。
未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但要向土地要粮,更要向科技要粮。要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涵养土壤,推广优良品种,采取标准化高产高效绿色技术模式等,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水平。
“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大力推动粮食收储制度、储备管理、流通监管等方面改革,加大粮食产业技术、产品、业态的创新力度,开展粮食安全国际合作,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张务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