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玉
(丹东市中心医院内科急诊,辽宁 丹东 118002)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危高血压患者十分容易并发冠心病。冠心病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血管疾病,以心绞痛为基本临床特征,致死率高。他汀类药物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基本作用是调脂。氨氯地平是目前抗高血压、抗心绞痛的一线药物。研究表明,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能够协同降压、调脂,疗效显著[1]。本研究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201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与第7版《内科学》相关诊断标准;②心绞痛症状Ⅱ~Ⅳ级;③近期内未使用过降压、抗冠心病药物。排除NYHA心功能Ⅳ级、近期内有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史及合并严重肝、肾、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其中男57例,女43例,平均年龄(69.03±5.9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均在入组前1周停止使用原来的降压药物及抗心绞痛药物,观察组口服氨氯地平5毫克/次与阿托伐他汀钙片5毫克/次,1次/天。对照组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毫克/次,1次/天。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降压疗效标准:舒张压恢复正常水平或降低20 mm Hg以上为显效;舒张压降低10~20 mm Hg为有效;未达到有效的标准为无效。②心绞痛疗效标准:心绞痛基本完全消失为显效;心绞痛每日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为有效;心绞痛每日发作次数减少不足50%为无效[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30例(60.0%),有效20例(40.0%),无效0例(0.0%),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显效25例(50.0%),有效15例(30.0%),无效10例(20.0%),有效率为80.0%,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34例(68.0%),有效12例(24.0%),无效4例(8.0%),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显效19例(38.0%),有效17例(34.0%),无效14例(28.0%),有效率为72.0%,比较差异显著(P<0.05)。
原发性高血压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心脏是高血压病的靶器官,高血压病可导致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内的全身血管病变。如何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表示,内皮功能损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环节[3]。他汀类药物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基本作用是调脂,除此之外,亦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起到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有助于减轻血管内皮炎性反应,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在冠心病的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研究表明,协调降压、降脂对预防心血管事件有很好的效果。氨氯地平为第3代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与外周动脉,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具有降压、抗心绞痛的双重作用。同时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还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更好地达到调脂的目的。研究表明,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合用还具有保护内皮功能的作用,能够减轻氧化应激,抑制NO的释放以及改善小动脉的顺应性[5]。研究表明,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还能改善患者的射血分数与每搏输出量,改善心脏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降压疗效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心绞痛疗效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再次证明,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进一步提升疗效,明显优于单药治疗。
综上所述,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作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一个不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