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蒙
(白城师范学院,吉林白城 137000)
一
北宋禅林的茶会礼仪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体现禅宗丛林对外关系的“堂头煎点”,是住持人代表寺庙请诸山大德、达官显贵、社会名流、檀越施主等吃茶的茶会礼仪;第二类是由住持人、知事、头首等丛林执事僧主持的茶会礼仪,包括“僧堂内煎点”、“知事头首点茶”和“入寮腊次煎点”,体现了寺院内部僧众之间尊卑关系;第三类是体现禅林法脉师承关系的茶会礼仪,包括“法眷及入室弟子特为堂头煎点”、“众中特为煎点”和“众中特为尊重煎点”。
从《禅苑清规》卷5《堂头煎点》所载内容看,堂头煎点礼主要是用于诸山之间以及禅宗丛林与世俗社会之间的茶会礼仪,是禅宗丛林重要的外交礼仪。在宋元禅林茶会礼仪中,堂头煎点最能够反应禅宗丛林与世俗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最能够体现北宋禅林对儒家尊卑观念的容纳和吸收。北宋禅林堂头煎点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禅林诸山之间来往比较频繁、另一方面说明了北宋禅林与世俗社会之间的交往比较密切。
南宋禅林的“夏前特為新挂搭茶”和元代禅林的“方丈特为新挂搭茶”仍然留有北宋禅林堂头煎点的一些痕迹,但其礼仪规格与地位却不可与堂头煎点同日而语,体现了南宋禅林与世俗社会及禅林诸山之间联系的相对弱化,为元代禅林的走向保守埋下了伏笔。据《敕修百丈清规》所载,元代丛林只有“方丈特为新挂搭茶”和“方丈管待新旧两序”是在寝堂举行。新挂搭大多为外来僧众,而且有可能是诸山名胜。
禅林内部僧众之间的尊卑关系是禅林中最为重要的关系,是建立禅林修行和生活秩序的基础。北宋禅林举只在结夏和解夏这两个佛教节日举行僧堂内煎点,体现了北宋禅林对佛教传统节日的重视。南宋禅林在结夏、解夏、冬至、新年四个节日举行“僧堂内煎点”,形成南宋禅林举行四节僧堂内煎点的规制。四节茶礼的出现表明南宋禅林开始重视中国本土节日,是禅宗丛林本土化的一个具体表现。
元代禅林又对南宋禅林四节茶礼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方丈四节特为首座大众茶”、“库司四节特为首座大众茶”和“前堂四节特为后堂大众茶”等一系列四节茶会礼仪。在表现禅林内部关系的茶会礼仪中,“僧堂内煎点”的礼仪规格最高,最能表现禅林大众之间的尊卑关系。宋元禅林不同时期的僧堂内煎点礼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我们进行纵向的比较研究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综上所述,本文拟对宋元禅林的“堂头煎点”和“四节茶礼”进行讨论,试图发现这两类茶会礼仪的源流和特点,对反映法脉师承关系的茶会礼仪留待以后探讨。
二
堂头煎点是北宋禅林在寝堂内举行的煎点仪式,是北宋禅林规格较高的茶会礼仪。堂头煎点在礼仪形式与吃茶程序等方面受中国传统礼仪影响较大,其中《仪礼·燕礼》和《仪礼·乡饮酒礼》的礼仪痕迹最为明显。北宋禅林通过堂头煎点表现了“众客”之间的尊卑关系,突出了住持人在北宋禅林中的独尊地位。禅宗丛林要通过堂头煎点这一礼仪载体来表现禅林茶会仪式上主客之间的尊卑关系,使禅林诸山之间以及禅林与世俗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和谐融洽。
如果说宋元禅林僧职制度是构建禅林秩序的基础,宋元禅林茶会礼仪则是再现禅林秩序的载体。《禅苑清规》卷5《堂头煎点》所载的禅林“接官之礼”反映了北宋禅林与朝廷官员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北宋禅林对“君主独尊”和“皇权至上”观念的接受。《堂头煎点》还载有禅林厚待檀越之礼,与佛教戒律中对待在家二众的方式迥异,体现了禅宗丛林对儒家礼尚往来原则的认同。《禅苑清规》将“接官之礼”、“接待檀越之礼”、“接待新到暂到外寺僧之礼”载入《堂头煎点》,印证了堂头煎点礼是北宋禅林规格较高的外交茶会礼仪。禅林的内部礼仪能够反映禅林内部的尊卑关系,禅林的对外礼仪则能够反映出禅林所认同的政教关系、诸山关系和僧俗关系。
北宋禅林堂头煎点一方面吸收和融会了儒家礼仪的内容和原则,另一方面也继承和发展了佛教戒律所载的礼仪精神和礼仪习俗。北宋禅林继承佛教礼俗时奉行的是“礼者从宜,因时损益”的原则。相同的礼仪精神可以在不同的礼仪载体中得到表达,礼仪载体的“因时损益”不等于一定要放弃礼仪精神,礼仪精神的坚持也不等于要固守相同的礼仪载体。佛教戒律中所载的礼仪习俗大多是在古印时期形成的,礼仪载体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禅宗丛林要想吸收和继承佛教的礼仪精神就要将原有礼仪载体转换成符合禅宗丛林实际情况的礼仪载体。
堂头煎点是禅宗丛林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北宋社会的文化背景所选择的新的礼仪载体。古印度佛教没有茶会礼仪,但这个新的礼仪载体却可以使古印度佛教礼仪精神在禅宗林从中重新得到表达和诠释。禅宗林从通过这一礼仪载体既可以吸收中国儒家礼仪原则,又可以继承印度佛教礼仪精神。新的礼仪载体要与新的环境相适应,要符合新的生活习俗,要尽可能的被人们接受。禅宗丛林的礼仪载体还要与佛教戒律及其精神相一致。比如,饮酒礼虽然受到中国古代社会的普遍重视,但因为与佛教戒律相冲突而不能作为禅林礼仪的载体。宋元禅林之所以既能够较好继承佛教戒律精神,又能够充分的吸收儒家礼仪原则,主要是因为找到了合适的礼仪载体,成功的实现了礼仪载体的转换。
三
四节茶礼是宋元禅林在结夏、解夏、冬至、新年这四个重要的节日举行的茶会礼仪。宋元禅林四节茶礼上所体现出的尊卑秩序是儒家尊卑观念在丛林礼仪中的具体体现。禅宗丛林为了参禅悟道和化民导俗的需要将儒家尊卑观念引入丛林礼仪和丛林生活,禅僧们一方面强调“无念为宗”,一方面又不断引入儒家尊卑观念。宋元禅林礼仪中的这一现象与宋代禅法思想的发展有些类似。魏道儒先生在谈到宋代文字禅的时候指出:“禅师们为了适应教禅和学禅的需要而对公案进行修正解释或作繁琐的文字考证时,禅师们在‘不立文字’的口号下从事大立文字的工作。”[1]
饮茶只是宋元禅林四节茶会礼仪的载体,表礼才是这一茶会礼仪的目的。北宋禅林的僧堂内煎点仪式受到《礼仪·乡饮酒礼》的影响,具有表礼与饮茶并重的特点。《仪礼·乡饮酒礼》中“安坐燕饮”就是以饮酒为目的,在这一环节行礼者可以开怀畅饮,大家要尽欢而散。北宋禅林的僧堂内煎点虽然没有专门的饮茶环节,但三次“请吃茶”和两次“劝茶”的礼仪环节充分表明了北宋禅林僧堂内煎点是将饮茶与行礼结合。茶会上吃药的礼仪环节更加充分的说明了僧堂内煎点具有表礼与饮茶并重的特点。
南宋和元代禅林抽象的发展了四节茶礼的表礼功能,弱化了四节茶礼的饮茶功能。饮茶只是南宋和元代禅林四节茶礼的载体和象征符号,茶的味道、茶的好坏、饮茶多少等都不是这一茶会礼仪所要关注的实质性内容。因此,在南宋和元代大大的化简了四节茶礼的吃茶仪式,南宋和元代禅林清规只是用几个字就将吃茶这一礼仪环节一笔带过。宋元禅林四节茶礼的礼仪载体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北宋时期的茶汤和茶药并用转变成了南宋和元代只用茶汤。南宋和元代禅林四节茶礼更加注重礼仪的象征性和表礼功能,表现了宋元禅林礼仪的抽象化发展趋势。
宋元禅林四节茶礼的发展和变化就是围绕着其所要表现的礼仪精神进行的,通过简化礼仪载体和吃茶仪式而实现了对禅林尊卑秩序准确而直接的表达和再现。禅林茶会礼仪的目的决定礼仪仪式和礼仪载体的选择。如北宋禅林茶会的目的是表达禅林尊卑秩序、增进僧众之间的感情交流、促成融洽和谐的禅修氛围等,与之相应的礼仪载体是茶汤和茶药,礼仪仪式则包括请吃茶和劝茶等内容。南宋禅林茶会礼仪的目的突出表达和强化禅林尊卑秩序,相应将礼仪载体调整成了只用茶汤,同时也对礼仪仪式进行了简化。禅林礼仪的仪式和载体共同决定了礼仪功能的发挥,对礼仪载体或仪式做出任何调整都会影响礼仪功能的发挥。
四
宋元禅林茶会礼仪充分吸收了儒家礼仪中的尊卑观念,禅僧在茶会礼仪中的表现既体现了佛教戒律思想和修行方式,又体现了对儒家传统礼仪制度的吸收和消化。禅林茶会礼仪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中国禅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