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莲,黄娟,邵单炫,皮凤娟
(泸州市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情况的发生,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耐多药细菌菌株在机会性和选择性方面得到了扩展,而新的抗微生物治疗药物的发现却缺乏抗击这种日益增长的威胁[1]。因此,从中药中筛选抗菌药物进行细菌的非抗生素治疗,为解决细菌耐药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黄连的抗菌作用广泛,1987年—2017年发表的黄连抗菌作用的研究文献有195篇,共涉及45种细菌菌种[2],因此黄连有“中药抗生素”的美称。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含有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以小檗碱含量最高。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连抑菌主要有效成分是小檗碱、黄连碱和药根碱[3]。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整理了近5年的相关研究,发现黄连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淋病奈瑟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及抗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方面优势明显,现报道如下。
1.1.1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人类呼吸道和皮肤的正常菌群,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染源。MRSA是常见的院内感染细菌,有较强的耐药性,且容易在呼吸道造成感染[4]。姚冬婷等[5]采用黄连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活性进行分析,结果黄连对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为3.91~31.25 mg/mL,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陈仁德等[6]采用10种中草药对临床常见致病菌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研究,结果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高度敏感,抑菌圈均大于6 mm。杨宏博等[7]探讨黄连不同提取部分抑菌作用差异,结果黄连的活性成分为生物碱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能力最强。张颖颖等[8]研究黄芩、黄连水提物对常见临床耐药菌株的作用,结果黄连水提物及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MRSA抑菌效果较为显著。LUO等[9]对黄连抗MRSA活性进行了检测,并寻找其有效成分,结果10批黄连对诺拉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及含有诺拉基因的菌株均有抗MRSA活性。
1.1.2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肺炎链球菌是导致婴幼儿肺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严重疾病的首位病原菌,也是引起儿童急性中耳炎、鼻窦炎、成人和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10]。彭丹等[11]观察40种中药提取物对6种临床常见感染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黄连对肺炎链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为21 mm,并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链球菌的MIC50为15.63 mg/mL。王华富等[12]分析了中药黄连浸提液对4种常见临床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黄连浸提液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链球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直径为21 mm,MIC为15.63mg/mL。
1.2.1 绿脓杆菌或称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铜绿假单胞菌为常见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伤口化脓性感染,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易引起感染,还可导致败血症。黄晓辉等[13]研究了12种常见中药对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黄连的MIC为54.72 mg/mL。何先元等[14]对53味清热类中药抗绿脓杆菌抑菌作用的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连对绿脓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为12.34 mm。
1.2.2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大肠埃希菌可导致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血液感染,是临床常见致病菌之一,容易产生耐药性突变。黄梅等[15]测定了12种常见中药免煎颗粒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结果酒黄连免煎颗粒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最强,MIC为15.63 mg/mL,酒黄连的抑菌作用大约是普通黄连片的4倍。李鹏飞等[16]采用黄连等4种单味药及其相互配伍形成的复方合剂的进行体外抑菌效果检测,结果黄连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12.25 mg/mL。桂勇等[17]研究了10种中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黄连的MIC为(37.50±10.21)mg/mL。
1.2.3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的感染在不断增多,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败血症、泌尿系感染和继发性脑膜炎等。赵娜等[18]测定了10味中药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黄连在菌液浓度为0.5 g/L和0.25 g/L时药物的抑菌效果更佳,其中水煎液和醇提液抑菌均作用特别明显。吴贤丽等[19]研究了4种中药对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黄连的MIC为27.61 mg/mL,抑菌作用最强。覃艳春等[20]观察黄连等11种中药水溶液和醇溶液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程度,结果黄连水提液和醇提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均为1 g/mL。
1.2.4 淋病奈瑟氏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淋病奈瑟氏菌即俗称的淋菌,据WHO估计,在全球新发的4.9亿可治愈性病中,淋菌感染占1.06亿。谢大泽等[21]研究了黄连等7种中药对淋菌耐药菌株体外抗菌活性,结果黄连的抑菌圈直径为(20.41±6.92)mm。
假丝酵母菌,亦称念珠菌,以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即白色念珠菌最常见,致病力也最强,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其他还有克柔假丝酵母菌(Candida krusei)、近平滑假丝酵母菌(Candida parapsilosis)和伪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pseudotropicalis)等。吴亚等[22]对黄连抗假丝酵母菌进行体外抑菌研究,结果黄连对104株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效果很好,MIC范围在0.39 g/L~25.00 g/L之间,MIC50和MIC90分别为1.56 g/L和6.25 g/L。张丽娟等[23]研究了黄连对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家兔阴道组织中TGF-β1表达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用药后,黄连治疗组、克霉唑治疗组未见菌丝及芽管,仅见散在孢子,生理盐水组见大量菌丝生长、芽管形成;黄连治疗组TGF-β1表达水平较克霉唑治疗组、生理盐水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白色念珠菌是真菌中最常见的一种条件致病菌,约占所有念珠菌感染的45%[24]。李钰乐等[25]研究了10种中药对白色念珠菌体外抑制菌作用,结果黄连对白色念珠菌芽管的抑制较为明显,SMIC50(抑制生物膜50%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1.25 mg/L。刘锐等[26]采用水提或醇提取两种方法提取黄连有效成分,并对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小鼠模型进行抗真菌活性研究,结果水提组、醇提组和对照组肾脏组织菌落计数明显减少,醇提组较水提组抑菌效果更佳(P<0.05)。吕益飞等[27]研究了黄连水提物对小鼠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作用,结果MIC为0.94~3.75 mg/mL,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的黄连水提物均能明显减少小鼠阴道内菌落数(P<0.05)。
目前,抗菌药物主要来源于细菌的代谢产物,而中药的抗菌作用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对中药的抗菌作用研究具有很大的潜力。黄连的使用具有上千年的历史,现代研究表明其对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但细菌不同,其抗菌成分有差异[28];而且黄连的不同炮制品,其抑菌作用也有差异。
笔者对黄连的抗菌作用进行综述,发现无论是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还是对真菌,黄连均具有抗菌作用,这也说明了黄连的抗菌谱较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有研究提到近30年的文献中黄连的抗菌作用涉及45种细菌,而近5年的文献研究对黄连单味药抗菌作用方面涉及细菌和真菌较少,说明近年来黄连单味药抗菌方面的研究减少了;且对黄连单味药的研究大多数是针对提取物大类成分,究竟黄连中哪种化学成分对哪种细菌的抗菌作用强,值得进一步研究。通过查阅文献,黄连对某些细菌的抗菌作用不及其他中药,因此对含黄连的中药复方的抗菌作用,也值得进一步研究。黄连抗菌作用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体外试验,而动物试验以及临床研究较少,目前只提供了体外抑制作用的初步实验数据,黄连若被开发成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是否有效,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