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磊
(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量效关系是指药物的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关系是确定临床用药剂量的基础[1]。目前,化学药的量效关系研究已逐步完善,而中药量效关系仍处于摸索阶段。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中药的量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素问·五常政大论》载:“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温病条辨》曰:“盖药必中病而后可,病重药轻,见病不愈,反生疑惑;若病轻药重,伤及无辜,又系医者之大戒”;现代中医名家朱良春云: “同一药物,因用量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或产生新的功能,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由此可见,中药服用的剂量与疗效有着颇为紧密的关系,合理的剂量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甚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避免药物的滥用和不良反应。
如何科学合理的确定方药剂量,寻求最佳用量、确定临床最大用量及最小剂量,阐明和揭示方药量效关系的基本特征和关联规律,已成为当前中医药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近年来,随着中药量效关系的广泛研究,中药量效关系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许多医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思路,但尚未形成系统与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近年来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思路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量效关系研究思路,基于临床实践的中药量效关系研究思路及基于效应物质的中药量效关系研究思路。因此,笔者就近年来有关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思路及其优势与不足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中药量效关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而使中药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历代著名医家为我们留下了《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脾胃论》等一系列的中医药学术论著。而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量效关系研究思路就是在上述古书籍或结合现代文献报道基础上建立较完善系统的中药或方剂应用数据库,将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与临床疗效及用药特点相结合,探索中药剂量与临床疗效间的变化规律及其评价新方法,为临床用药剂量及其疗效的实现提供指导与参考,为揭示中药量效关系的物质基础、药效机制及不良反应机理提供理论依据[2]。
金武變通过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及相关文献,利用数据统计挖掘技术发现仲景治疗呕吐时,半夏二合半治发热微恶寒、微呕,半夏半升治往来寒热、喜呕、呕不止,半夏一升者治呕家,半夏二升治胃反呕吐[3]。王妍从古今医案中记载的含有酸枣仁的处方及其用量信息入手,利用SPSS 17.0和SPSS Moderler 14.1数据挖掘方法,探索酸枣仁在临床应用中的量效关系,挖掘出当患者出现失眠症状时,酸枣仁最常用量为40 g和37.3 g,当患者出现盗汗症状时,酸枣仁最常用量为40 g和20 g,当患者出现惊悸症状时,酸枣仁最常用量为37.3 g,当患者出现心神不宁症状时,酸枣仁最常用量为37.3 g[4]。裴相俊等利用SPSS 20.0提供的描述性分析进行数据挖掘了解吴茱萸在现代临床应用上的量效关系,发现当患者有头痛或眩晕时,其常用剂量为6~15 g,恶心、呕吐时,其常用剂量为6~12 g,反酸时,其常用剂量范围为3~5 g[5]。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量效研究思路主要是通过对以往医家临床用药经验和特点进行汇总和分析,从而判定方剂中的量效关系,为临床用药的剂量提供参考和借鉴。然而数据挖掘研究只是对个别医家经验或个别验方的总结,对于中药剂量的研究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更加全面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加以佐证。
中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特色的量效观——“辨证论治”,“证”不仅是中医临床诊断疾病和遣方用药的依据,也是临床评价中医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6]。目前文献中有关临床实践的中药量效关系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国医大师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的学术精华与学术特色中,因此,加强国医大师及名老中医的引领作用,传承他们渊博与创新的学术思想、丰富与独特的临床经验对中药量效关系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冰等[7]在整理首届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临床经验时发现,针对胃痛兼有呕吐吞酸者,颜正华教授喜用左金丸加减治疗,其中证属肝郁化火犯胃者重用黄连,少用吴茱萸,但不拘于6∶1的用量比例,而多用2∶1,或3∶1等。熊辅信[8]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观察总结得出,当茯苓、猪苓、白术、泽泻和桂枝的药量比例为4∶3∶3∶3∶2时,即茯苓20 g、猪苓15 g、白术15 g、泽泻15 g、桂枝10 g时发挥利尿效果最佳。徐伶俐[9]在探讨“黄连降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型)量效关系的临床研究时发现,在FPG:7~9 mmol/L且2 hPG:11.1~15 mmol/L范围内,不同剂量黄连降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量效关系,且安全性好。
基于临床实践的中药量效关系研究是基于临床一线名老中医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些中药量效关系,或学术传承人等对其临床所用方药的疗效与用量进行相应分析,是最能体现“病-证”结合的中药量效关系。然而临床实践这一研究思路需要较长时间的临床积累与总结,给这一研究思路的推广带来了一定挑战。
与中药量效关系临床实践与数据挖掘研究相比,中药量效关系的效应物质研究方法已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认可,包括关于中药有效成分、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药注射剂、中成药等量效关系实验研究报道,所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传统药理学研究、拆方研究、代谢组学等研究思路[10]。
传统药理学研究中药量效关系主要是将方剂整方视为一个整体,方中各个药物的剂量比例不变,通过比较不同剂量的疗效,找出达到最佳疗效的剂量。这种研究模式通过不同剂量(多设计为高、中、低剂量)组大致找出整方的量效关系特点或趋势,实施相对简易。陈倩倩[11]通过观察不同剂量黄连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模型的影响,发现给药4周后,黄连降糖片3个剂量组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且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徐文龙等[12]观察70味珍珠丸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量效关系,发现70味珍珠丸能降低大鼠脑梗死率,有效剂量4.17~133.36 mg/kg,最大有效剂量33.34 mg/kg。韦莉等[13]在观察火把花根片抑制溶血素抗体量效关系研究中,发现低、中、高剂量(分别为5 g、10 g、15 g)对溶血素抗体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0%、43.6%及71.8%,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
拆方研究主要是通过变化组方中的不同配比或药物组成,进而比较药物不同用量配伍对某特定药效的影响,进而寻找出最佳剂量的配比关系组成新配方,这一新思路无疑对方剂组成原理及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穆玉雪等[14]探讨玉凝膏及其拆方防治油酸诱导小鼠痤疮的量效关系,发现玉凝膏及拆方治疗痤疮呈剂量依赖趋势。王晓敏等[15]在探讨肝癌全方及不同治法拆方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中,发现与空白组比较,肝癌全方及其不同治法拆方能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呈现量效关系(P<0.05)。徐慧贤[16]采用正交设计原理探讨苓桂术甘汤干预过敏性鼻炎大鼠的中药剂量最佳配伍组合,发现苓桂术甘汤最佳配伍为茯苓20 g、桂枝15 g、白术15 g、甘草10 g[19]。
代谢物组学研究作为系统生物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其全局、动态观念与中药复方的整体调节、药味药量随证加减相通,通过分析代谢产物反向追踪已经发生的病理生理和代谢通路的改变,这与中医的“有诸内必形诸外”和“司外揣内”的诊断观点相同,符合中医理论特色和用药特点,具有传统药理学不可比拟的优势。李冰涛等[17]通过代谢物组学研究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量效关系,发现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的阈剂量为12.76 g/kg,其中位剂量为15.77 g/kg,有效剂量范围为12.76~19.50 g/kg。廖群等[18]通过代谢物组学研究不同剂量麻杏石甘汤对内毒素致热模型大鼠退热作用的量效关系,建立麻杏石甘汤整方的量效曲线,得到其解热的阈剂量为3.22 g/kg,其中位剂量为3.825 g/kg,量效剂量范围为3.22~4.54 g/kg。瞿城[19]通过代谢物组学探讨丹参-红花活血化瘀配伍效应,发现丹参、红花和丹参-红花药对各剂量组对Fe3+有较强的还原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基于效应物质的研究思路从中药的化学物质角度来揭示中药的“量”与“效”的内涵,同时给出了较为详细的中药量效关系,为临床合理选择剂量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但是效应物质研究思路中动物模型主要是依据西医的指标(如血清指标)来量化,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中医临床中所针对的“症”,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除上述研究思路外,众学者根据临床经验及对中药量效关系的认识,对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段金廒等[20]提出,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应以中医药方剂理论为基础,构建客观表征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其量-效关联规律。仝小林等[21]认为,应当建立以临床疗效评价为中心、结合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的多学科的中药量效关系研究模式。傅延龄等[22]提出一些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思路:中药量效关系的文献与理论研究、经方本原剂量考证、方药剂量发展变化历史研究、证-量-效关系研究、方剂结构与量效关系研究、方药量效关系影响因素研究、随证施量原则研究,以及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策略与方法研究。
目前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仍处于一个总结前人经验应用于实践的阶段,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及方法,如何认识和把握中药量效关系,建立和建全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量效关系研究方法体系,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化学药研究的量效模式中,量为药物的剂量或血药浓度,效为药物作用所产生的效应,且研究的化学成分较为单一[23]。而中药研究量效关系模式中的量多是中药的有效复杂组分群或多种成分发挥的综合疗效,如何明晰中药发挥药效的有效成分,已成为中药量效关系研究模式的一个瓶颈。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深入研究,部分学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模式,如从中药的整体观角度提出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新模式-谱效理论,通过数据处理将反映中药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和药效建立关系,筛选出中药的有效成分,为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雏形[24],在此基础上,孟宪生研究团队[25]针对中药化学成分复杂、治疗病症宽泛、质量控制指标不能准确反映其功能属性的等问题,首次研制开发“谱-效色卡”软件, 实现中药药效的“可视化”,为中药量效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虽然“谱-效色卡”软件还未在中药量效关系研究中得到广泛推广,但随着该理论研究的不断成熟和深入,该软件会为深入地探索和研究中药剂量与功效的关系提供较好的推动作用,为临床合理选择剂量、安全有效地用药提供科学支撑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