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飞
(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3)
对于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我国博大精神、内涵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系。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几千的精神命脉,又是中华民族树立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同样也是中华民族对外传播过程中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名片。可以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然而,受语言表达特点的局限,中华传统文化在对外翻译过程中也存在如何翻译、如何生动且准确表达等客观问题。为了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突破语言的障碍和藩篱,建构文化自信,本文将以茶文化为例,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翻译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对优秀传统文化对翻译种建构文化自信的作用,尝试进行浅显的分析和探讨。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国际交流合作的不断加深,中国的文化也开始向全球各地进行对外输出。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只机械的采用“直译法”、或“意译法”来进行文字的转换,去阐述中国的故事和理论,将会失去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从而使得内容变得枯燥而又无趣。更重要的是,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和效果,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更谈不上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首先就是要热爱自己的文化。中国的文化浩若烟海,从古至今有着数不清的文人巨匠留下了不朽的文学诗篇。因此,我国从不缺少对外传播和输出的原材料。然而,事实上却是,我们的翻译人才并不缺少,缺少的是文化底蕴深厚和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翻译人才。不了解历史,或者对历史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进行中国文化对外翻译时,缺失了灵魂与意境,造成了中华文化的魅力缺失。
因此,在对外翻译过程中,文化自信是关键所在。只有彻底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等诸多问题,从根本上认同中华优秀文化,翻译出的作品才会完整表达出中国文化的底蕴和根基。著名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在其著作中曾经这样说:“翻译当然是对原作的改写,所有的改写,不论其动机如何,均反映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因而操纵文学在一定的社会以一定的方式发挥功能。”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传统文化内涵丢失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这种丢失现象,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而造成,如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焚书坑儒”,否则的话,无论是语言学者还是历史学者,势必都会将文化的传承当作重中之重得事情去做。文字翻译工作者的工作,是将中国的文化转化为其他语言进行对外传播得过程,也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者。因此,在尊重世界多元化文化并存得同时,要坚守文化自信,以我为主,讲好中国故事,展现风华并茂得中国形象,通过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过程,全面提高我国得文化软实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言发声。因此弘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坚持文化自信,搞明白这个问题,有利于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简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首先,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始终作为一盏明灯,为中华儿女的思想理念及处世哲学指引着方向。在共同的思想和道德理念下,我国各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和长足发展,正因如此,我国才可以屹立于世界东方而不倒,无论经历着什么样的磨难,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始终闪烁着光辉,为中华儿女提供着自信心。其次,无论是在面临外来侵略的动荡年代,还是多元文化入侵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内所包含的传统道德观念和修身处世原则,都为所有的华夏儿女高度认同,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为每一位炎黄子孙所骄傲,从而增强了文化自信。还有就是,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中庸和谐、以民为本、仁慈友爱、进取向上等传统美德,这些思想道德千百前来约束着人们,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面貌,并最终形成了为目标而奋斗向前的动力。而这种动力和社会的进步,也会使得人们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加文化自信。
坚持文化自信,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践行,更是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发展的动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中国的文化就谈不上繁荣兴盛,更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类西方文化也纷涌而至,对我国的年轻人的认知造成了重要的冲击,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抵制外来腐朽文化,树立具备典型民族特色的价值观,成为意识形态建设领域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开始了“走出去”的步伐,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容易被其他所同化,而在世界文化的竞争中,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得以弘扬和发展,和我们的文化自信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叶的发现和利用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茶,本身只是一种纯物质形式的存在,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赋予茶以更多的内涵与精神,并通过茶和茶事活动来进行具体的表现,最终形成了独具特点的茶文化。
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得茶文化始于我国唐代时期。被后世尊称为茶圣的陆羽,尽其毕生心血所著《茶经》一说,其中详细记录了我国茶叶的种植、生产、品饮等各个环节。与此同时,人们发现茶不仅具备解渴、提神等物质功能,还具备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等社会功能。于是茶文化在其物质功能层面的表现之外,又在文人雅士的参与下被赋予了大量的精神寄托的内涵。如著名的佛家偈语“吃茶去”,就是诞生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唐代的启蒙、宋代的发展、明清的完善后,我国的茶文化体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包含种植、生产、诗词、音律、舞蹈、美术、哲学为一体的学说,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难能可贵的亚文化之一,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和宝贵财富。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包含了我国儒释道的思想及诸子百家的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茶文化的内涵,其实也是中国温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所形成的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
我国的茶与茶文化,早在茶并未在民间普及的唐代时期,就已经开始其外输过程,如在唐代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就随着佛教的东渡日本,而在日本生根发芽。不仅是日本,茶同样也在欧洲大陆、美洲大陆广受欢迎。追其原因,这与在当时茶文化的对外翻译精准表达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在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茶文化的翻译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外输出的效果,更影响到翻译中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建构文化自信的自信心。因此,以茶文化的对外翻译为例,探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翻译中建构文化自信的作用进行讨论,有着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翻译的本质,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就是,用一种语言去描述另外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翻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译法,另外一种是意译法。本文认为,无论是采用哪种方式进行翻译,作为中国的翻译工作者来说,必须要遵循的就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翻译时,才会更为准确、客观、形象和生动。下面以茶文化为例,来举例说明。
我国是茶的故乡,早在唐朝时期,茶和茶文化就已经实现了对外贸易的输出。尽管西方国家饮茶的习惯已经形成了数百年,但相对于中国而言,茶依然是以一种舶来品的身份而存在的。因为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茶产品在翻译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如中国的黑茶,若采用直译法可翻译为“black tea”,红茶可直译为“red tea”,但在英国和很多西方国家,“black tea”指的却是红茶,而黑茶则被称呼为“dark tea”。由此可见,若单纯的用“形容词+tea”的形式,显然无法满足对中国品类繁多茶产品的翻译需求。
类似的例子,在茶文化对外翻译过程中举不胜举,如福鼎白茶系列中的白牡丹,若简单粗暴翻译为“white peony”,就会让国外消费者区分不清到底是茶还是花的名称。还有近些年来火爆市场的茶品新宠“小青柑”,用汉语很容易将其“茶+陈皮”的产品属性描述清楚,但用英文的“Citrus”来描述,则显然失去了其原本的含义。
综上所述,在翻译中坚守文化自信,引入中国文化,就很容易将不同的茶产品进行不同的区分。如用产地加产品名称,用音译的名称进行翻译,则很容易被国外消费者所认可,如绿茶中的“西湖龙井”和“信阳毛尖”可翻译为“Xihu Longjing”和“Xinyang Maojian”,这样的表述更为精准,也在很大程度上对茶产地进行了宣传。
茶文化的对外翻译,目的是通过文化的转化,达到文化传播的效果。或者是刺激了国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或者是使得中国文化得以更好的“走出去”。因此翻译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在,结合翻译目标的实际情况,在坚持最大程度保持本土文化的内涵不变的情况下,来进行翻译。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语言体系不断发生着变化,如每年都有新的词汇和网络流行语出现。若在翻译过程中仅采用直译法的话,不仅不能被对方认可,甚至连国人也无法理解其真正的含义。文化自信是双向存在的,无论是英语体系中的国家,还是其他语种的国家,其语言体系也在与时俱进,不断的加以完善和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翻译工作者既要照顾到本土优秀文化的完整性,也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文化理念,找到恰到好处的共通点,才能使得翻译作品更加准确和客观。
本文之所以以茶文化举例说明,是因为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涵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有着大量的相通之处。分析茶文化的对外翻译,能够很好的表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翻译中构建文化自信的作用。综上所述,在当下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推广我国的优秀文化,保持文化自信。以原文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作为文化译本参照,以坚持文化自信为基础最大程度表达传递传统文化内涵意境,达到更为理想的文化翻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