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辉
(丹东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丹东 118001)
脑梗死的危害大,病死率高,即使有幸存活者如果不做好自我护理管理,也存在较大的复发风险。资料显示,我国脑梗死患者12个月的复发率为16%,而5年复发率则高达50%[1]。但很少有患者能够真正做到良好的遵医行为,故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本研究探讨了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对提高脑梗死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①处于脑梗死后康复期;②无严重肝、肾、造血系统等其他疾病;③无听力、语言表达、智力等方面的障碍;其中男40例,女34例,年龄平均(64.11±7.0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两组一般资料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出院指导,主要是向患者讲解脑梗死的相关知识、预防危险因素以及要严格按医嘱服药,研究组进行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主要为:①建立脑梗死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小组,并对组员进行相关培训;②患者出院前1 d进行相关的评估工作,包括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健康需求及对遵医服药的理解程度等,为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③患者出院后1周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之后每2周电话随访1次,6个月后每个月电话随访1次。每次电话询问患者的遵医状况,对于患者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加强患者的认知干预与行为干预。
1.3 观察指标:12个月后按文献中的标准评价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包括购买药物、 阅读说明书、按时、按量服药、药效监测、存备药物等,每项0~4分,总分达到16~20分为依从性好;12~16分为依从性较好;8~12分为依从性一般,4~8分为依从性较差,0~4分为不理解[2]。同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研究组依从性好16例(43.2%),依从性较好12例(32.4%),依从性一般5例(13.5%),依从性较差4例(10.8%),不理解0例(0.0%);对照组依从性好7例(18.9%),依从性较好9例(24.3%),依从性一般15例(40.5%),依从性较差6例(16.2%),不理解0例(0.0%)。研究组依从性好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中十分满意28例(75.7%),一般满意9例(24.3%),不满意0例(0.0%);对照组中十分满意17例(45.9%),一般满意17例(45.9%),不满意3例(8.1%),研究组十分满意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近些年,脑梗死在所有病死因中的排位不断前移,而持续的综合性防治是降低脑梗死发病与复发的重要策略[3]。脑梗死的复发率高,而复发后病情比初发要严重得多,病死率更高。目前对于脑梗死后康复期的患者尚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控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4],所以需要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患者不能滥用药物,尤其是对于市面上各种非法的丹、丸、散、膏等要慎用,必须按照医师的要求进行合理用药。目前积极提倡,应加强医疗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预后[5]。而常规的出院指导往往只能起一时之效,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容易忽视。本研究应用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主要以电话随访为工具,在患者出院后,通过医护人员定期电话回访,患者依然能够得到持续的护理服务,电话随访使患者处在被监控的状态下,患者能够持续不断地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在自我管理上不松懈,保持良好的自我管理,知道如何管理自己安全、有效地用药,不滥用药物。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服药从性好的比例达到43.2%,依从性较好的比例达到32.4%,而对照组仅为18.9%、24.3%,并且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加强脑梗死患者的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