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磊磊,陈 俊,孙文明,胡 畔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徽合肥 230022)
前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总体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在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发展理念,更是我国新时期、新形势、新常态下的新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当前,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是增进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大举措,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等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开放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增加人力资源总量和提高农村劳动者能力及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新人口调查报告显示,截至到2015年末,我国人口总数达到13.68亿,其中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仍然在50%以上,因此努力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水平是中国整体经济水平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农业农村更好、更快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因此,开放大学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充分发挥办学体系优势、信息技术优势、整合资源的能力优势、远程教育的经验优势以及适应市场的发展优势助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文化程度以中小学为主,受过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偏低,并依然存在文盲、半文盲现象。此外,在某些偏远地区,饮水、住房和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依然艰苦,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进程。在这些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农民依然保持着原有的传统观念,思想相对落后,创新意识薄弱。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社会改革进程加快同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素质较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首先,人力资源在产业结构上分配不均。第一产业人力资源过于集中,其他产业类型所占劳动力资源比重严重偏低;其次,地区分布不合理。劳动力资源多集中涌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最后,行业分配不合理。受传统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与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与其他行业技术人才相比数量明显较低。
随着科教兴国、人才战略的提出,国家不断加大国内教育经费投入,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仍然偏低,导致在教育教学等基础设施方面城乡差异明显,农村教学质量与升学率提升缓慢。而且农村地区教育培训资源稀缺,职业教育培训力量不足,培训理念模式相对滞后,教育培训效率不高。一方面农村地区靠自身在教育方面增大投入来实现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和要求性也在不断提高,依靠传统经验的生产方式与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之间差距拉大,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我国开放大学是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组建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组织体系覆盖全国城乡,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校。开放大学以全民终身学习为宗旨,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学习资源和学习便利,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提升国民素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则是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结构,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开放大学可以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可依托的载体,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也为开放大学提供了发展机遇和服务方向。
首先,办学体系广覆盖。开放大学体系在国家开放大学基础上,还有44所省级分部、929所地市级分校、1852所县级工作站、3000多个教学点和6万多个教学班,已经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网络,不断延伸拓展教育链条;其次,资源整合度高。开放大学承担国家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任务,并有效整合普通高校、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教育资源,未来将建成1500门以上学历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数以万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总容量达到1000TB以上[1];再次,教学手段丰富。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不断推进现代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采用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和弹性学制,满足农村地区不同层次、年龄阶段和不同发展诉求的教育培训需求;最后,学习自主灵活。可以在学习专业、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形式上自主选择,超越时空限制,实现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有效缓解工学矛盾,使得农村学习者能够灵活掌握学习进度,满足自身实际需要。
面向农村、服务农村,积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和各类培训,也是开放大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农村人口数量相当庞大,拥有1.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数以千万计的新增劳动力,拥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无限的潜力,为开放大学建设和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开放大学需要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民教育课程设计与教材开发,加强农村人口的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创新创业以及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综合能力培养,为农村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服务。
新形势下,开放大学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目标指引、问题导向,以新理念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新思路,有效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创新是五大理念之首,是未来我国新常态下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开放大学应以“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性和适切性,培育农村发展新动力。比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专业人才,扶持乡村工匠;针对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系统培养,增强他们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能力和水平;面向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以需求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对于打工返乡创业及毕业回乡务农的青年开展创新创业指导教育、法治宣传教育以及职业技术培训等。
协调发展既是解决我国整体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平衡及不协调等主要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我国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开放大学应统筹内部办学系统和外部政府、企业、行业等的协调工作,扩大教育服务范围,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促进农村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学习体系构建,有效推进实现城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四化同步”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可持续发展。开放大学需要主动对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降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促进集中办学、团队教学、空间学习,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和大规模办学,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比如,可以搭建服务“三农”的远程教育大平台,开发手机网络职业培训软件,建设网络学习社区和公共论坛,发布就业招聘和职业技能培训信息,方便农村学习者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农村数字化学习环境,形成新农民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信息化环境和应用模式。
新发展理念丰富了“开放”的内涵,强调内外需协调、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并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3]。开放大学与政府、大学、行业、企业等建立广泛的支持联盟,寻求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广泛参与,争取政策支持、聚合优质资源、引入行业资格证书、开发特色专业和课程,共同制定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方案,满足学习者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开放大学应在共享理念引领下,确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社会公平公正的价值指导原则,促进一切学习者公平享受应有的学习权利,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流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始终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正逐步转移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开放大学在新的理念引领下,在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村学习型社会建设、建设农村网络教育平台、整合汇聚农村教育资源、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等方面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