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丽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恩良医院耳鼻喉科,辽宁 鞍山 114100)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鼻中隔偏曲严重后会压迫到周围组织,导致患者出现鼻塞、流涕、鼻出血及头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手术是目前治疗鼻中隔偏曲最有效的方法,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虽然能治疗该病,但无法保留鼻中隔软骨,术后临床效果差且并发症较多[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在鼻内镜下通过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1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7例,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17~57岁,平均年龄(33.7±5.4)岁;病程2~23年,平均(14.4±2.7)年;鼻中隔偏曲分型C型13例,S型8例,棘突或者嵴突型11例,混合型5例。对照组24例,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4.6±4.9)岁;病程1.9~21年,平均(15.1±3.2)年;鼻中隔偏曲分型C型8例,S型6例,棘突或者嵴突型7例,混合型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和鼻中隔偏曲分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具体方法如下:患者仰卧位于手术台上,头部抬高15°,用肾上腺盐水棉片先后收缩鼻腔黏膜3次,取2%利多卡因和1%肾上腺素液的混合液对双侧鼻黏膜和鼻中隔黏骨膜局部麻醉,鼻内镜下在鼻中隔左侧的黏膜和皮肤交界前约2毫米位置作“L”型切口,分离黏骨膜和黏软骨膜到另一侧软骨膜下部稍后方,咬骨钳咬除2~3 mm软骨条。穿过筛骨垂直板及鼻中隔软骨进入鼻中隔右侧,分离黏骨膜后咬掉偏曲的骨质,再分离鼻中隔软骨上、下颌骨鼻嵴和犁骨连接处,沿水平方向切除3~5 mm鼻中隔软骨,凿除偏曲的犁骨鼻嵴和上颌骨鼻嵴,弯曲的鼻中隔软骨得到释放后恢复竖直。如果鼻中隔软骨长期受压曲面定型,可在软骨表面作楔形切口,进一步减轻软骨弯曲面的张力,复位鼻中隔软骨和黏膜,缝合切口,填塞鼻腔。
1.2.2 对照组采用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具体方法如下:患者仰卧位于手术台上,局麻成功后选择左侧鼻前庭和黏膜交界处为手术入路,切开鼻中隔两侧的软骨黏膜和骨黏膜并分离后将鼻中隔软骨大部分切除,咬除偏曲的筛骨垂直板,凿除犁骨鼻嵴和上颌骨鼻嵴,将鼻中隔黏膜复位,缝合后填塞鼻腔。
1.3 临床疗效评定。治愈:鼻中隔居中,鼻塞、流涕、鼻出血、头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鼻中隔居中,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明显改善,鼻出血、鼻炎等症状发作频率明显较少;无效:鼻中隔偏曲矫正不明显,鼻塞、流涕、鼻出血、头痛等症状无缓解。
2.1 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治愈21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6%;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9.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粘连4例,自觉嗅觉减退2例,并发症发生率16.2%;对照组粘连4例,自觉嗅觉减退3例,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33.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鼻中隔偏曲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颅面骨发育异常或者颅面骨发育不平衡所致,其原因主要如下:①两侧的外侧腭突过度抬高或者鼻中隔过度生长,鼻中隔软骨受压弯曲;②鼻中隔软骨发育晚于上颌骨、腭骨和额骨,周围骨性空间过早完成,鼻中隔发育受限,在骨质结构连接处隆起;③鼻中隔支架骨骨化过程不同步,后下部分骨化后其他软骨继续生长,压迫鼻中隔支架骨变形[2-3]。通过生物力学原理分析可以看出,鼻中隔软骨偏曲是其前、后及下方受压所致,如果能够切除这三条受力线区域的软骨和骨质,改变鼻中隔的受力,就能使偏曲的鼻中隔恢复。
鼻中隔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手术方式,能够解除鼻中隔偏曲造成的鼻塞、头痛及鼻出血等临床症状。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逐渐完善并取代了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其优点主要表现在:①术中视野清晰,能够更加准确的定位手术部位,同时手术切口小,时间短,减少了鼻腔黏膜的损伤,手术安全性高。②术中只需切除受力线区域的骨质,能最大程度的保留鼻中隔软骨,对术后鼻中隔的稳定性影响小。③手术适应证广泛,术中损伤小,不会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4-5]。
本研究中,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高达94.6%,明显高于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而且术后并发症也少于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组。由此可见,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具有手术损伤小,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