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士英,黄苏月
(江苏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常州 213001)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精神一脉相承,绵延不绝,正有赖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学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对此责无旁贷,尤其是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更应在教学中注意传统文化的传承,遗憾的是,目前高校往往忽视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多有隔膜,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诸如文化品位的下降、浅俗之气的弥漫、人文关怀的缺失等等。有鉴于此,本文拟以地方高校茶道与茶艺课程为例,探讨传统文化融入的路径及其现实意义,敬请方家指教。
高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一般都会开设茶道与茶艺课程,另有一些高校秘书学专业也会开设。此课程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涵广博,其与中华民族的发展相伴相生,堪称社会进步、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究其内涵,“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积淀的,带有鲜明个性特征和稳定性特征的精神文明形态、物质文明形态和行为文明形态”[1]。具体到中华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积淀的,带有鲜明个性特征和稳定性特征的精神文明形态、物质文明形态和行为文明形态”[2]。中华传统文化所谓“鲜明个性特征”,即指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也在不同阶段涵容了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三教圆融,齐头并进。此外,中华传统文化还包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样式如古文、诗、词、曲、赋等,特有的艺术形式如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民族绘画、书法对联等,另外,还有传统节日、民族习俗、社交礼仪等等,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茶诗中国人的一项重大发现,从《神农本草》中“荼”、成于秦汉间的字书《尔雅》中“槚”、西汉扬雄《方言》中的“蔎”、司马相如《凡将篇》中的“荈”、“茗”等等足以证明,茶文化的发展史,正是依赖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茶道与茶艺课程正是要引导学生在沏茶、赏茶、闻茶、饮茶过程中,品茗近道、体悟传统。
传统文化是茶道与茶艺课程的土壤和基石,而茶道与茶艺课程传播的茶文化,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茶道与茶艺课程以茶道为核心,了解中国茶文化历史、茶文化精神、茶树与茶叶基础知识、茶与人的健康、茶道的形成与表现、茶的沏泡和品饮艺术、茶文化发展等内容,并通过大量泡茶技艺的实训课程,培养学生茶文化方面的知、说技能、茶叶的品、评、鉴赏技能、茶艺的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养。
由上可知,茶道与茶艺课程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茶道主要指茶文化历史、茶文化精神;茶艺主要指泡茶技艺、品饮艺术。而茶道与茶艺的内涵,一直处在动态的丰富和发展中。“茶道”最早见于唐代封演《封氏闻见录》:“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3]可见早在唐朝,茶道已经风行于世。唐代皎然亦有“三饮便得道”,其含义指向“饮茶而得道”的合成,意思指三杯之后便可得道,不必苦心费力再去破除烦恼。到了明代,张源《茶录》则有了对“茶道”的完整阐述:“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4]不过,这里所说的“茶道”,主要是从加工、保存、冲泡三个方面而言。等到近现代,对于茶道与茶艺的认识,则有了更为深入的体悟,如陈香白教授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中国茶道是通过茶事过程,以实现和谐安乐之道。”[5]于中可见,茶道与茶艺的和谐相融,共同发展,与传统文化有着高度的契合,王绍梅更为具体指出:“茶道是指以一定的环境气氛为基调,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的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6]由此不难看出,茶道与茶艺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茶道属于东方文化,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艺的指导思想,是茶艺的灵魂,是我们祖先以茶为物质媒体,在长期的茶事实践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形成的以饮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7]茶道与茶艺作为以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全面体现个人修养、交际礼仪等的综合文化活动,依托传统文化,最终又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
大学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课堂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最佳空间,尤其是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的茶道与茶艺课程,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那么,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茶道与茶艺课程,是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我们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指引,国家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中,传统文化较之以往,更受关注和重视。民族复兴需要巩固传统文化的突出地位,弘扬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焕发崭新的生机和活力。茶道与茶艺课程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和阵地,可谓任重道远。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被誉为“国饮”。正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莫不以茶为好。在茶道与茶艺课程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好它的载体作用。
以唐诗为例,作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一个高峰,唐诗高度繁荣,体制完备、技巧成熟、意境高远、韵律精严,它所表现唐人积极向上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风貌,它所显示的异彩纷呈的艺术画面和审美情趣,都成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文学遗产。而在唐诗当中,还蕴含了极为丰富的茶文化。粗略统计,唐诗题目中含有“茶”字的超过百首,以茶入诗的诗作近四百首,涉及到一百多位诗人。唐人茶诗的内容不仅涵盖了饮茶的技艺、方式,而且还含有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与体悟。如王维的《酬黎居士淅川作》、高适的《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杜甫《寄赞上人》、刘禹锡的《酬乐天闲卧见寄》等诸多诗作,不惟可见唐人饮茶的逐渐普遍、茶诗的逐渐增多,于中也可见出诗人丰富的生活、高洁的情操、独特的感悟。唐人茶诗既记茶事,亦写茶人,更发茶情,且悟茶道,例如唐代元稹有《一字至七字诗·茶》将诗客、僧家、茗茶紧密相连,“茶禅一味”,浑然天成。再如钱起《与赵莒茶宴》诗曰:“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8]由此可见,“紫茶”相对,胜却神仙;“尘心”尽除,禅意顿起。
唐诗之外,其他时代有关茶道与茶艺的诗文著作不胜枚举,本课程中的茶文化涉及到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诸多方面,无一不以传统文化为根基,课程教学时教师要在充分掌握茶文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领会、学习,由此体悟千年不绝、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茶道与茶艺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并驾齐驱,实践教学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融为一体。通过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感性、直观地了解茶艺表演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涵,能直接操作几种茶类的冲泡方法,将理论融入实践,能更好的体会茶道与茶艺的深层含义,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
实践环节在举手投足之间,也都蕴含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泡茶用水的选择,首先要介绍古人的宝贵经验,尤其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业专著——陆羽《茶经》、世界上第一部评水的著作——张又新《煎茶水记》等,都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学习;比如泡茶的手法,常用的有“凤凰三点头”,用手提壶把,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向来宾鞠躬三次,以示欢迎。其次双手内旋,在进行回转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向内回旋。若用右手则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等等,无一不透露出传统文化的气息。再如泡茶时的姿态,以坐姿为主,分为正式坐姿、侧点坐姿、跪式坐姿和盘腿坐姿几种。其中跪式坐姿要求双膝下弯,右膝先着地,右脚掌心向上,随之左膝着地,左脚掌心向上,双膝跪下,身体重心调整,臀部坐落在双脚跟上;盘腿坐姿要求右脚置在左脚下,用两手将前面下摆稍稍提起,不可露膝,再将左脚掌置于右腿下。这些姿势都是从传统社交场合中所用的姿势演化而来,正是传统文化的当下体现。另外,在服装的选择上,女生以旗袍、长裙等作为茶服,要求整洁大方、清淡素雅;男生穿中式对襟开衫,也是体现了传统服装的崭新魅力。
总而言之,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以宏观的茶文化背景为辅,引导学生要以虔敬之心对待茶饮,深刻的体悟茶道的内涵,冲泡时并非机械地模仿固定的动作,而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以追求艺术创造的心态进行冲泡的训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时,使传统文化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融入其中。
传统文化融入茶道与茶艺课程,不仅对课程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人才培养、文化传承都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
传统文化作为优质课程资源,有着诸多开发价值,对于茶道与茶艺课程而言,更有着独特的意义。要想把握茶道与茶艺中的精髓,必须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了解与掌握,比如关于茶道精神,宋代徽宗赵佶有“清和澹静”之说,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吴振铎教授解释为:“清,指清洁、清廉、清静、清寂”;“敬乃尊重他人,对己谨慎;“怡是欢乐怡悦”;“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9]。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晚芳提出了“廉美和敬”。他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10]。综合来看,“和”是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而此核心则源于儒家文化,要想讲好茶文化,必须借力传统文化,对茶道作出精当的阐释,课程资源正由此得以拓展。将传统文化作为茶道与茶艺课程资源,丰富了课程资源的内容与形式,教师根据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创造性地选择课程资源,成为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引导者与开发者,创新茶道与茶艺课程教学活动,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教师对于资源的鉴别、选择、组织和应用能力也能随之得以锻炼与提升。
茶道的发展即是时代的发展,在茶道的兴起、发展、繁荣过程中,都有时代的印迹。人们对茶道的探索,不仅发掘茶饮对身体的养护之用,更以之作为人格精神涵育的重要载体。茶道所涉及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博大精深,所展现的美学观点、所遵循的法则,处处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本课程教学时,要让学生了解中国茶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系统地学习茶道与茶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茶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精神,如此,把学生的视角由教科书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空间,由课堂延伸到历史、社会,有利于学生品格的提升、人格的完善、价值观的建立,学生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构成,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塑造个人的良好形象,促进学生均衡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众所周知,文化在民族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4年教育部为进一步深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制定并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此《纲要》为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的有效展开树立了风向标,成为了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力度的坚强后盾。《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11]。由此可知,茶道与茶艺课程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并非仅仅是课程教学的需要使然,更要居高望远,顺应时代需要,有机楔入传承体系,让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正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必由之路。
综上,茶道与茶艺课程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在精神文化层面,在理论学习中,言传身教,挖掘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时时浸润在传统文化中,自发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在实践训练环节,感同身受,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内化到自身的举手投足中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