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冰雪旅游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体系构建

2019-01-07 07:49朱梦希
福建茶叶 2019年3期
关键词:冰雪志愿志愿者

朱梦希,姚 宇

(北华大学,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大力支持与实施,旅游健身已经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近些年,冬季旅游逐渐成为冬季户外健身的主要活动项目,以冰雪运动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冰雪旅游可以有效提升大众群体幸福指数及健康水平,成为大众群体的热爱。冰雪旅游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休闲生活方式,已经从昔日的”贵族运动”悄然步人寻常百姓之中,成为最为流行的冬季休闲运动项目之一[1]。同时,冰雪旅游的蓬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冰雪旅游推进发展过程中,对其与之配套的旅游公共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完善和提升冰雪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已成为适应新形势下冰雪旅游业发展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基于冰雪旅游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体系对冰雪旅游的促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基于冰雪旅游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现状分析

1.1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有效方式,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大学生志愿活动中多是学校团委组织的公益性活动,这种公益活动往往都是短暂性的,仅仅是针对某一主题开展的一项活动,缺少长效志愿服务机制。同时,社会公益相关部门对高校志愿服务的关注程度不够,高校志愿服务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最根本的体现在于社会相关公益部门与高校志愿服务相关组织的衔接性较为薄弱。在管理方面也仅是学院团委及二级学院团委负责志愿活动的策划与开展,在经费支持及投入方面学校及二级学院没能建立志愿服务活动专项经费,对志愿服务的能力提升培训相对投入较少。因此,志愿服务的开展缺少专业性,不能形成较完整的志愿服务体系。

1.2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制度不完善

冰雪旅游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通常为冬季,受季节气候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愿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制度是促进大学生冰雪旅游志愿服务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大学生冰雪旅游志愿服务的开展恰恰缺少相关的志愿服务激励制度,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力不足。冰雪旅游相关部门应该与高校进行沟通协商,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政策提高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主动性,而不是通过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强制执行。在大部分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中,高校相关部门对学生给予荣誉证书的鼓励式机制没能充分发挥,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参与性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持续性。此外,在激励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往往更多的是只留于表面,缺少对志愿服务长效可持续的深层次激励策略的思考。

2 开展基于冰雪旅游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必要性

2.1 基于旅游志愿服务需求分析

冰雪旅游是冬季户外活动吸引较大的一项休闲运动,随着我国元旦及春节小长假制度的持续实施,冰雪旅游相对集中,相关数据表明出游人数逐年递增,这就迫切需要冰雪旅游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来保障相关热门地区在旅游旺季的服务质量。通过志愿服务的补充不仅能够提供冰雪旅游者优质服务,也能够在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需要旅游志愿者为游客无偿地提供服务[2],在冰雪旅游的咨询及讲解服务中优秀的志愿者能够承担着重要的相关任务。

2.2 基于旅游志愿服务供给分析

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指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对新时代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望[3]。旅游志愿服务作为我国新时代志愿事业中的重要组成内容,高校学生是开展志愿服务的主力军。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志愿活动能够对学生的品德养成、自我成长、人际关系的协调处理以及志愿精神的塑造等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强化社会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

3 基于冰雪旅游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体系构建

3.1 建立“合作式”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根据十九大报告中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精神及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高校负责志愿活动的相关部门应该与需要志愿服务的相关单位建立对接机制,通过建立互动“合作式”模式保障志愿服务的持续进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理念,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高校在日常的教育环节中应将志愿服务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中,建立系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体系,通过开设相关大学生志愿服务理论课程及系统培训课程,设计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环节,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强化志愿服务专业化。

3.2 实施“精细化”组织管理创新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种复杂的行动,是一个组织的运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志愿服务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协同性、稳定性、功能性[4]。高校学生由于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技能,已经成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主要组成力量,构建“精细化”组织管理创新机制是有效开展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的根本途径。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通过政策支持、基金保障、理论指导等方式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构建多功能大学生志愿服务交流平台是实现“精细化”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的建立能够形成系统化的沟通管理机制,以快速、准确地传达志愿服务相关信息方式解决在组织管理志愿活动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实现志愿者服务组织管理的信息化。

3.3 强化“推动式”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激励制度是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实现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与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合理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可以较好地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内生动力,推动高校志愿服务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强化“推动式”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形成明确的志愿服务激励原则和目标,突出志愿服务者的积极性及责任性,在坚持自愿参与的原则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量化评价体系,通过完善考核制度促进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转,实现社会实践育人的核心目标。此外,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激励高校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多元化激励方式,增强志愿者对志愿者团队的感染力和向心力,更自主自觉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5]。

猜你喜欢
冰雪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我是志愿者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