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洱茶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

2019-01-07 07:49宋超先
福建茶叶 2019年3期
关键词:普洱普洱茶中度

宋超先

(天津职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天津 300410)

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刮肠通泄”的记载,茶汤略有烟焦味,汤色红暗,口感粗糙,味道也较淡。在人们数千年熟练的加工技艺下,普洱价值功效被开发的越来越广。根据茶叶发酵程度的不同,普洱茶叶还有生普和熟普之分。中医认为,普洱熟茶具有降血脂、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气、延年益寿等功效,由此,普洱熟茶除了强身健体,还有药用价值。1发酵茶概述——以普洱茶为例

1.1 普洱熟茶发酵类别概述

普洱茶经过采摘、杀青、揉捻、干燥后,成为初步的普洱生茶;普洱生茶加工制作中加入渥堆发酵这一步骤后,则是常见的普洱熟茶。普洱熟茶根据发酵的程度不同,分为轻度发酵茶、中度发酵茶及重度发酵茶三类。轻度发酵的普洱熟茶,因其内部微生物元素未被完全激发,因此会含有苦涩味道,但入口回甘,有苦中生津之感。中度发酵的普洱熟茶,发酵程度在70%至90%之间,伴随着较为强烈的酶促反映,在制成成品后,茶叶内的微生物依旧处于氧化和发酵过程。中度发酵的普洱茶顺滑度及口感相较于轻度发酵茶更为醇厚,是市场售卖的热门,也是普洱茶微生物发酵技术的重点精进方向。重度发酵的普洱熟茶,发酵程度在90%以上,其发酵反映与中度普洱茶类似。中度发酵和重度发酵的普洱熟茶,成品后茶叶内的微生物依旧在进行发酵工作,都具有后发酵的特点。重度发酵的普洱茶,其活性物质在发酵强度下逐渐流失,因此,茶汤的粘稠度较高、顺滑度较低,在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上,都并非市场及技术研究主流。

1.2 普洱熟茶价值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普洱熟茶能够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等多达二十余种效用。红茶素、黄茶素、茶褐素、没食子酸是普洱茶的主要活性成分,而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下,普洱茶的茶叶素、茶叶碱及大分子糖分,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由此可见,普洱熟茶的价值功效与发酵的程度及发酵技术息息相关,普洱茶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3 发酵技术发展脉络

起初,普洱生茶的自然发酵,都要经过数年存放才能够激发出其活性营养。古人们为提高茶叶发酵的品质,多采用“渥堆”技术进行发酵。将晒好的茶叶堆放于半米多高后洒水覆布,在湿热状态下,霉菌生成,激发茶叶内微生物元素。人们通过发酵后茶叶的颜色,来判断茶叶发酵程度。但这类传统的人工渥堆方式以及根据颜色辨别发酵程度的方式,并不精确。因外界气候、环境的原因,发酵程度及颜色也会有所不同。因此,现代发酵方式,多以大规模的机器辅助,来进行科学化、有仪器监测的“渥堆”过程。现代机器设备的加入,不仅能够提高发酵效率,还能够有效控制发酵程度。1973年开始,我国首次尝试普洱茶现代化的集中渥堆发酵;1975年,昆明茶厂的人工渥堆技术研发成功,普洱熟茶的发酵技术由传统渥堆发酵,迈向现代化器械辅助、人工发酵的新里程碑。

2 普洱茶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探究

2.1 微生物引酵类别探究

因以往自然渥堆发酵中,茶叶能够接触的微生物及霉菌种类不明确,因此研究人工接种微生物下的普洱茶发酵结果。在不同霉菌和酵母的作用下,普洱茶发酵结果都有较大区别。以泡盛曲霉与温特曲霉分别发酵下的普洱成茶为例,泡盛曲霉发酵下的普洱茶醇香回甘,茶汤及茶叶的颜色都较为清亮透彻;而温特曲霉引酵下的普洱茶,茶汤略有烟焦味,汤色红暗,口感粗糙,味道也较淡。除此之外,不同微生物接种下的发酵成茶,茶内茶叶碱、咖啡碱、茶褐素的变化都具有明显差别。由此可见,在普洱茶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探究中,对于微生物的类别划分及功能掌握,是发酵技术精确度的关键。

2.2 发酵程度及管理探究

上文所述,普洱茶发酵程度的不同,关系着成茶的口感品质以及功效价值,现代发酵程度的判定多以机器抽样测定、人工复检的操作模式进行。因现代茶叶市场的繁荣发展,在对不同程度熟茶的管理中,也以抽样调查、集中管理为主。但在渥堆反应中,茶叶的摆放位置、茶叶所在的高度位置,都对发酵下微生物的活性激发有微小影响。渥堆盖布正下方的茶叶发酵程度,相较于盖布四周、或处在房间通风口区域的茶叶来说,发酵程度更好、微生物活性作用更强。因此,现代市场上多出现同一发酵程度的普洱熟茶,但茶汤颜色有细微差别、茶叶检测下微生物指标相差过大的情况。由此可见,在对发酵程度的监测管理中,需以更加精确的技术手段进行,以保障同种发酵茶品质的同一性。

2.3 成茶类群市场规范度

在我国严格的茶叶食品监管规范下,市场上的成茶多是在标准化、规模化的大工厂进行集中发酵,但也不排除有个人工作室的小作坊进行小型茶叶发酵制作。大小混种工厂制作的成茶市场下,顾客对茶叶发酵度的真正品质无法掌握,茶叶微生物发酵技术无法在有序、合理的市场规范下进行,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增长及投入资金的市场转化率价值不大,因而出现微生物发酵技术增长缓慢、大工厂发酵精进度过于消极的情况。

3 普洱茶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优化路径

3.1 微生物鉴定分类系统

一方面,鉴于不同霉菌及微生物所引酵的结果不同,建立微生物分类鉴别系统,并将已鉴定、未鉴定的微生物分别入库存储,设置适合轻度普洱茶、中度普洱茶及重度普洱茶的引酵微生物体系。这样不仅可以建立出不同普洱茶叶发酵的佩服体系,丰富普洱茶叶的口感,增加普洱茶叶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减少普洱茶叶发酵时外界的干扰因素,生产出高质量的茶叶。另一方面,基于不同品种普洱茶、不同新鲜度普洱茶的个体差异性,其茶叶自身所含的微量元素能够被激发的活性度不同,因此也需将“后发酵型”的普洱熟茶进行微生物鉴定及监测,以防部分茶叶在成茶后微生物继续进行活性运动后,发酵浓度结果较成茶时有所转变的情况。

3.2 可视化智能管理监控

将物联网技术智能勘测系统融入微生物发酵技术中,利用红外感应、智能勘测等技术,对大面积人工无法复检完全的茶叶,进行时时监测。红外射感系统下,茶叶的发酵程度直接以数据的形式投射到中控系统中,研究人员可根据茶叶不同的发酵程度,对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环境、场所、渥堆的时间进行精确化管理,细化轻度、中度、重度熟茶下的发酵程度,从而实现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最大效益应用。

3.3 设立市场化层级标准

为保障微生物发酵技术能够在合理、有序的市场下进行发展,必须设立市场化的层级标准,规范大环境中的市场占有率。一方面,设置市场茶叶监管及引用标准,对于非科学发酵的茶叶不予流通,对发酵场所的质量卫生、发酵时间管理进行考察。另一方面,对于不同技术下的发酵型茶叶进行层级认证,将精度较高、发酵技术较好的茶叶及渥堆技术较为落后的成茶进行区别,体现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发展价值,鼓励更多企业能够在茶叶发酵技术上进行优化。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确保普洱茶批量生产的稳定性,优化普洱茶生产工艺,大大提升的普洱茶的品质。

4 结束语

在微生物鉴定分类系统、可视化智能管理监控及市场化层级标准设立后,普洱茶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在普洱茶的制作应用上手段优化、保障升级,推进了普洱茶制作工艺及其市场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我国茶叶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深度发展。微生物发酵技术在普洱茶制作中的创新应用,也为其他食品发酵工艺的智能发展提供了有机范式。

猜你喜欢
普洱普洱茶中度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普洱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小米手表
好的普洱茶自己会说话
普洱茶怎么泡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普洱”音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