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莹
(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骨软化症或者佝偻症,是一类营养缺乏为主要病因的慢性疾病,多出现在0~3岁的小儿中,高峰期为3~18个月,佝偻病高危人群为低能儿、多胞胎、早产儿[1]。生活方式和佝偻病的出现存在紧密联系,患病后小儿的骨骼发育会受到直接影响,所以做好小儿佝偻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具体分析我院30例高危佝偻病小儿利用维生素D3进行预防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于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高危佝偻病小儿参与本次研究。依据处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30例小儿中包括18例男以及12例女小儿,年龄平均为(1.56±0.70)岁,年龄3个月~3岁;对照组30例小儿中包括17例男以及13例女小儿,年龄平均为(1.63±0.59)岁。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仅对小儿进行常规预防指导,叮嘱注重营养的充分补充、多晒太阳,不适用任何预防药物。观察组在接受常规预防指导的基础上利用维生素D3口服,服用时间为小儿年龄1、3、6、9、12、18、24、30、36个月时,每天剂量控制在800单位。
1.3 观察指标:测定小儿碱性磷酸酶水平,通过ASC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利用速率法进行测定;比较两组佝偻病发生率,进行发病程度分级,轻度:存在颅骨软化、囟门增大、轻度的方颅、串珠、肋软骨沟等变化;中度:能够发现典型串珠、手镯、肋软骨沟,X型腿、O型腿、漏斗胸、轻中度鸡胸,或者出现出牙迟缓、囱门晚闭等改变;重度:能够发现明显脊柱畸型、漏斗胸、鸡胸、肋软骨沟,或者发现X型腿、O型腿、病理性骨折等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由SPSS19.0对获取数据开展分析,[n(%)]表示碱性磷酸酶水平范围占比、发病率,χ2检验,P<0.05表明对照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2.1 磷酸酶活性值:观察组磷酸酶活性值<200 μg/L的小儿有28例,占93.33%,对照组<200 μg/L的小儿有20例,占66.67%;观察组磷酸酶活性值在200~250 μg/L的小儿有2例,占6.67%,对照组在200~250 μg/L的小儿有8例,占26.67%;观察组磷酸酶活性值在>250 μg/L的小儿有0例,占0%,对照组>250 μg/L的小儿有2例,占6.67%。两组磷酸酶活性值<200 μg/L、200~250 μg/L的小儿所占比重差异明显,P<0.05,两组磷酸酶活性值>250 μg/L的小儿比重差异不明显,P>0.05。
2.2 发病情况:观察组30例高危小儿中出现佝偻病的小儿有2例,发生率为6.67%,均为轻度;对照组30例高危小儿中出现佝偻病的小儿有10例,发生率为33.33%,包括7例轻度,3例中度。两组佝偻病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
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佝偻症的出现,多发的影响因素包括:①胎儿期储备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母体在妊娠期没有补充足够维生素D。②营养摄入不平衡。由于小儿厌食、挑食使得营养摄入不均衡,或者由于辅食缺乏均衡营养,所以使得生长发育所需的维生素D没能得到足量补充。③日照过少。小儿皮肤有7-脱氢胆固醇物质,紫外线照射后会合成大量维生素D3,不过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使得小儿的户外活动时间、频率减少,所以无法经紫外线照射获取足量维生素D3
[2]。研究证实,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佝偻病经科学、合理方法进行预防,能够使佝偻病发生率降低,并且对于出现佝偻病的小儿也能减轻严重程度。本研究通过维生素D3进行预防治疗,其具有脂溶性,摄入到人体中能够加快吸收肠道钙,促使骨质钙磷沉着,是临床预防佝偻病的常用药物。佝偻病作为一类慢性疾病,病情进展较慢,缺乏特征性症状表现,被忽视的可能性大,早期无法准确诊断,所以也无法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临床发现,低能儿、早产儿、多胞胎等高危婴幼儿一般体内都缺乏足量维生素D3,所以出现佝偻病的可能性更大。出生后不同时间给予固定量维生素D3补充,可以供小儿骨骼生长发育所需[3]。从本研究结果可知,利用维生素D3进行预防后佝偻病发生率仅为6.67%,明显低于仅接受常规预防的发生率33.33%,同时观察组佝偻病均为轻度,而对照组中度佝偻病占主要比重,另外观察组磷酸酶活性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维生素D3用于小儿佝偻病预防中能够降低小儿佝偻病发生率,减轻严重程度,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