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莹
在新课程背景下,始终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主旨思想成为当前教师遵循的一个教学原则。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学生如何学,通过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而在课堂上带着思想与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主动吸纳课堂知识,积极进行思考探究和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仍然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一定的策略与技巧,也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和提升。
一、践行课程理念,调动学生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变灌输为灵活引导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凸显学习主体的地位,从而自主获取知识。让学生学会知识、理解和掌握运用知识,这是一个富有生机、自主的、彰显学生个性的课堂,这一课堂既有动手实践,也有自主探究,更有合作交流,借助多种方式,学生投入体验、感悟、辩论、分析、探究、推理、计算、验证等活动过程,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产生怀疑,不断促进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对数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让学生从学习中尽量多发现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最重要的途径,学生会发现问题,也就意味学生在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作为教师需要通过引导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发现问题,且能够试图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以“统计”案例为例,教师抛出问题后,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并开始集思广益。有的学生认为“用举手的方法可以决定买什么水果。”而有的学生认为,“采取投票方式,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教师并没有反对学生的意见,而是让全班学生举手表决自己喜欢的水果,一时间众说纷纭,此时,有学生大声说:“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那该怎么办呀?”教师趁势让学生前后桌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经过一番讨论,对各种说法进行汇总后,有学生说:“运用统计方法,对学生喜欢的水果进行排序,学生喜欢的第一、第二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教师及時配合:“非常好,就用统计方法,现在请大家依次上来,你喜欢那种水果就把手中的小星星贴在水果图片上。”贴完后,根据水果图片上的星星数量,大家最喜欢的两种水果也就可以选出。教师告诉学生:“现在我们知道了哪两种水果大家更喜欢,那么,六一儿童节那天我们就买这两种水果。刚才我们采用统计方法解决了‘水果问题,生活中类似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就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这一教学过程经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经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并从中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课堂有探索、有合作、有交流,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己学着“找路”学习,分组讨论、交流、汇总、归纳等,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整个课堂成了学生产生灵感的空间。
二、更新教育观念,精准定位角色
一些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在师生之间教与学的角色定位不清晰,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让学生被动接受,整个课堂气氛沉闷,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自主能动性无法发挥。新课改提倡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由此,教师应该明确自己教学的对象,为谁而服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搭建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也需要营造一个和谐、愉悦、具有趣点的学习氛围,教师的“内功”在于精研教材和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体现出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作用。教师用一根看不到的指挥棒奏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合奏曲,学生的声音至关重要,学生的思想与质疑就显得格外宝贵。教师所创设的课堂充满趣味,充满了认知的思想交锋、观念的相互碰撞,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则会不断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三、落实主体地位,灵活分层指导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搭建平台,让学生“唱好戏”,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然而,不少教师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学生差异性目标有所忽视,导致教师的设计和引导并不符合所有学生的接受程度,造成会学的学不够,不会学的学不到。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差异,灵活分层指导。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鼓励其多学,放手让学生大胆思考和探究,引导其深入探究和创新,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对于学困生采取细致辅导的方法,将着力点放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点上,指导其学会归纳和运用学习方法。通过对学生具体学情的了解和掌握,教师量身定制训练目标,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发挥各自自主学习的潜能,从而有效建构知识体系。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主参与意识、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从品尝成功中挖掘潜能,也从各种合作交流中提升能力,从而让小学生爱学、会学、学好数学,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静.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1).
[2]邓代敏.试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9).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