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要关注创新

2019-01-06 06:37王丽萍
新课程·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习惯情境活动

王丽萍

摘 要: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开展活动,提供写作素材;培养习惯,积累习作语言,让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棱角分明,个性突出。

关键词:情境;活动;习惯

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倡真课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学生的一篇习作,在语言的运用、段落结构、主题思想等基本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具有新颖独特、有创意、与众不同的特征,这篇习作就很容易让人记忆深刻。那么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孩子总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创设情境,从学生喜爱的画面开始作文课,适当地创编一些孩子喜欢的故事,学生首先就不会害怕作文了。例如:在上作文课《学写留言条》时,我在想,以前我们总是简单地按着固定的模式,让学生一起来读出留言条写作的要求,注意格式正确,然后再讲讲具体的方法,学生就自己练习写。但是这样的课堂枯燥无味,很多孩子并不喜欢。于是这节课的设计,我从创新入手,先让学生感受了三种风格不同的留言条,感受到留言条在生活中竟然也能这样用,还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呢。接着通过绘本故事的深入,归纳出留言条的基本格式,然后出示我们的学习任务:写留言条,学会用文字将一件事写清楚。感受到生活处处可以使用留言条,生活处处皆语文,从而激发了学生练习写留言条的兴趣,进而练习写了故事中父与子各自不同角度的留言条,趣味盎然。

二、开展活动,提供写作素材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不能只围绕书本,也不能让学生凭空想象,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入生活。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校园,参观工厂,走进乡村田野,爬山、拔河,参加运动会、足球联赛、清明祭扫、志愿服务,了解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找素材,找灵感,学生就会有话说,有东西可写,有感需要抒发,也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学生的作文自然就有新意,有活力。例如:我们班春天的时候组织了一次“我学小蜜蜂热爱劳动”的亲子实践活动,老师、家长,还有班上的孩子,一同来到农村的庄稼地里,跟着一个老家在农村的孩子的爷爷奶奶,扛起锄头,拔去田间杂草、翻地、拿起尺子拉上线,大家互相帮助铺上地膜,然后用小铲子一个一个挖坑,给每个坑里放入玉米种子,盖上土,浇上水,期待着玉米出土发芽,慢慢长大,结上玉米棒子。学生在一系列的劳动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不容易,也真正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回来以后的作文就有感而发,并且自觉养成了爱惜粮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三、培养习惯,积累习作语言

勤于观察是基础,大量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尝试运用好词好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习惯。我们平时就要告诉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周围的事物,观察可爱的小动物,观察日出、云霞、大山大河、花花草草、树木森林等自然景观,随时做好记录。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珍贵的笔记本,不容易损坏的那种,可以长期保存,在课内外阅读的时候坚持随时摘抄好词好句,积累习作语言,尝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会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例如:我上过的一节作文指导课是写小动物的,题目是《猜猜我是谁》。考虑到三年级孩子还小,平时观察估计不会很细致,写作的时候估计抓不住小动物突出的特点,因此,我的教学重点就放在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通过比较,能选择出最能突出小动物特点的句子,进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就好。新课开始,我自己创编了一个谜语,让学生去猜,因为写出了螃蟹最突出的特点,学生一下子就猜著了,这样看来只有把动物的特点说清楚,才容易一猜就中。于是很自然地进入新课,写小动物一定要突出它的特点,接下来举大象的例子来观察,出示图片,看看大象的外形有哪些特点,孩子们仔细观察,抓住了大象各个部位的特点,于是有了第一种写作方法,抓特点。接下来是例句分享:鼻子:1.鼻子长长的。2.鼻子长长的就像水管一样。耳朵:1.大大的耳朵,时不时地扇动着。2.两只大耳朵总是不停地扇动,就像扇动两把大芭蕉扇一样。在每一处描写当中,挑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找两名同学读自己选择的句子,随着学生读句子,便突出了大象与众不同的特点。接着按照这样的例子,课件出示大象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大象的四肢很粗,尾巴很长。让学生通过观察,然后展开自己的想象,大象的腿那么粗,像什么,大象的尾巴那么长,像什么,学生就有话可说了。于是小结:只要你细心观察了,就能发现小动物与众不同的特点,抓住了特点,你写出来的猫就有猫的样子,绝对不会又像猫又像狗,甚至也像小兔子。接下来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来写,不说出动物的名字,一定要写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最突出的特点,先从小动物的外形写起,让同学们猜猜你写的是哪个小动物,完了以后读给小伙伴听。在猜的过程当中,学生一猜就中的,肯定是抓住了动物最突出的特点,如果别的孩子猜不到的,就有待于再修改完善。这样学生学会了观察,尝试用上了好词好句,积累了写作语言。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努力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棱角分明,个性突出,让我们在批阅作文的时候也能因学生的成长进步而幸福着。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习惯情境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