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师范类高校大提琴演奏中艺术表现力的思考和建议

2019-01-06 02:16段新惠
戏剧之家 2019年32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力大提琴

段新惠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其中,大提琴便成为了现代人们学习和欣赏的主流乐器之一。纵观我国当前诸多高校,特别是音乐院校和艺术院校,大提琴这门专业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大提琴专业,将大提琴的演奏作为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中的大提琴教育教学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艺术表现力更是有待提升。本文将以如何提高师范类高校大提琴演奏艺术表现力、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师范类高校;大提琴;艺术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2-0146-02

无论是大提琴,还是其他乐器,都是诠释和演绎音乐的一种工具,而音乐的灵魂便在于情感的表达,我们演奏音乐的最终目的或者最高境界就是要让聆听音乐的人能够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语言和情感。一名演奏者,在演奏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乐器的使用技巧,更重要的是对音乐情感进行表达与抒发。因此,教师在教授大提琴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提醒和引导学生注重对情感的表达,只有真正领悟到了音乐的内涵,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提琴演奏,要让大提琴演奏的音乐活起来,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一、要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本身,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笔者在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师范类高校学生在大提琴学习过程中,将其作为选修乐器在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教学重点集中在演奏技巧方面,学生们每天也在全力学习演奏技巧,忽略了对音乐作品本身的理解,他们只是在用大提琴客观演奏音乐,至于音乐作品本身所表达的内容并不是很清楚。换而言之,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只关注大提琴能不能演奏出声音,而并不关注大提琴所演奏的音乐内容。

因此,教师在进行大提琴教学时,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关注点,要下意识去引导学生理解大提琴所要演奏的音乐内容,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音乐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在学习大提琴作品之前,教师要先和學生们一起对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内容、特点以及情感进行学习和理解,要深入分析每一首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清楚乐曲作品的乐段,充分掌握乐曲的主题以及演奏过程中发生的情感变化。

以《快乐的农夫》为例来进行分析,在学生可以解决演奏技巧后,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一起了解这首乐曲活泼欢快、旋律自然起伏的音乐风格,同时也要结合这首乐曲所表现出的农夫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演奏。学生们在了解到这些内容和故事之后,自然会对《快乐的农夫》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快乐的农夫》所描写的意境。

二、大提琴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力度的控制能力

在大提琴的演奏过程中,要想演绎出更美妙的音乐,演奏者就需要对力度进行良好掌控。演奏者把控力度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大提琴的演奏效果,其实,大提琴的演奏力度就好像是人类所发出的声音一样,如果力度小,那么大提琴的声音就会更弱一点,听众听起来就会感觉更加温柔一些;如果力度大,那么大提琴的声音就会更强一点,这样的声音更容易让听众产生振奋的感觉。大提琴需要用声音的大小来体现情感的起伏,演绎情感的变化,力度作为控制大提琴声音的直接因素,需要演奏者精练控制力度的技艺,通过对力度的巧妙控制来体现各种声音的效果。因此,大提琴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对演奏力度的掌握,让学生们感受到每一种力度所带来的不同情况,进而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力度在大提琴演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大提琴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对大提琴力度的控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教师的悉心培养和学生的努力学习。一般情况下,学生们在最开始接触和学习大提琴阶段是很难掌握好力度的,他们的基本功较为薄弱,对于乐谱中的力度记号不能很好地通过右手去演奏出来,举例说明,如果学生们见到乐谱中的“f”,就会下意识地用蛮力拉强一点,如果见到乐谱中出现的是“p”,就会下意识地轻声演奏。这样一来,虽然看似学生们的演奏效果是正确的,但是下意识控制会导致大提琴演奏出来的乐曲听起来非常机械,不流畅,体现不出乐曲的整体性,更别提乐曲的音乐表现力了。笔者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训练右手力度的强弱入手,通过对不同力度的空弦练习,让学生分辨不同的力度来感受不同的效果,要鼓励学生们多尝试,逐渐在潜移默化中对乐曲力度产生一个整体性认知,然后再要求他们多加练习,熟能生巧,最终找到最适合乐曲情感的演奏力度。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色的分辨能力

音乐的本质是声音,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承载着演奏者想要表达的音乐语言。对于大提琴而言,其演奏主要是通过大提琴独有的音色来对情感活动和情绪色调进行勾勒,演奏者通过对不同音色的控制来让观众享受到音乐的魅力,引导观众能够透过音乐产生联想,进而沉浸在乐曲所营造的情感氛围当中。这才是大提琴演奏的真正目的,也是音乐演奏的最终目的。

在大提琴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和关注的方面非常多,其不仅仅需要注意学生们的演奏动作,还要确保学生的演奏动作能够符合标准,更要注意引导学生追求大提琴演奏的音色质地纯正与精准。分辨各种音色是学生们学好大提琴演奏、感受大提琴魅力的重要基础,只有在音色的分辨上面拥有充分的认知能力,才能够将大提琴所演奏的音乐表达得更加细腻、饱满。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

感觉能力,通俗而言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乐感。如果一名大提琴演奏者不具备良好的音乐感觉,那么他所演奏出来的音乐必然会欠缺魅力和韵味。因此,大提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觉能力,要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旋律感。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提高对学生听觉能力的要求。大提琴与一般的乐器不同,他是根据“把位”来确定音高的,演奏时耳朵需要十分灵敏。通过耳朵去判断音是否演奏准确,这就要求学生在前期练习时借助调音器和钢琴,来训练耳朵的听辨能力,使得在演奏时可以第一时间感觉到音高并调整准确。

第二,提高对学生运弓的要求。在大提琴的演奏中,右手运弓同样会影响旋律的进行。运弓是大提琴初学者最先接触的内容,所以在开始学习时就要让学生打好基础,练习不同速度和不同力度的运弓练习。同时还要注意换弦时减小痕迹,使旋律更加流畅自然。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提高右手运弓的感知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呼吸能力

很多人认为大提琴演奏主要是通过手指来完成的,呼吸能力的高低并不会影响演奏的质量。其实不然,呼吸对大提琴演奏也是至关重要的,也需要演奏者控制和利用好自己的呼吸。试想,如果一名大提琴演奏者完全投入到乐曲中,他的情感自然会随着乐曲的喜怒哀乐以及轻重缓急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当呼吸与音乐融为一体时,演奏出来的乐曲自然也会更具流畅性。

笔者在这两年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在拉琴时很容易出现身体僵硬、动作紧张、呼吸拘谨的情况,弓子运行不均匀,速度难以控制,琴声涩滞,在间歇阶段,学生需要大喘一口气,这样的身体状态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演奏质量。笔者建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从基本功练起,在每次练琴之前先做几次深呼吸运动,让全身放松下来,在学习音阶、空弦等基本课程时要下意识地将均匀、自然的呼吸融入到练习当中。

六、结语

综上是笔者针对如何提高师范类高校大提琴演奏艺术表现力提出的几点拙见,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者的实际工作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陈珑.论大提琴演奏中情感表现力的提升策略[J].黄河之声,2018.

[2]张华.大提琴演奏中情感表现力的提升分析[J].黄河之声,2018.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力大提琴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
动手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