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语
今年的“双11”,深圳给市民老百姓发了一个“大红包”——把豪宅的总价标准直接给废了,这就为大家省了几十万元的税费,再次彰显了深圳“放水养鱼”“让利于民”的城市秉性。随即各路媒体密集跟进,第一时间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读。那么,深圳楼市“豪宅税”新政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是不是调控要松绑?是不是与近期所谓的“经济失速”有关?据悉,近期有业主撤盘的,也有“返价”的。新政对市场的影响有多大?购房者该怎么决策呢?
2深圳特殊的“豪宅税”标准
媒体所说的“豪宅说”,是不科学的,应该叫“非普通住宅”税。它是对被认定为“非普通住宅”的二手住房,交易时征收的惩罚性税收,主要体现在增值税。具体来说,“普通住房”满2年免征增值税,而“非普通住宅”要征收“销售价”与“购人价”差额5.6%的增值税及附加。
这样一来,“普通住房”与“非普通住房”,一字之差,就是数十万的税费差异。对于普通住房,住建部规定,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含)以上;
第二,单套建筑面积在140(含)平方米以下;
第三,实际成交价低于规定的所在区域普通住房价格。
目前,深圳存量住房平均面积90平方米左右,容积率低于1.0的小区也非常之少。执行前两个标准,深圳92%的房子都是普通住宅。2011年以来,调控转向“控房价”,作为楼市“领头羊”的深圳,学习北京和上海,在前两个标准的基础上,发布各个行政区“普通住房”的总价控制标准,还要执行深圳发布的各个区“普通住宅”价格标准,这个才最关键。
3为何调整“豪宅税”——房价摆在那里
按道理讲,房价是变动的,且近几年大幅上涨,“普通住房”的认定标准,应定期调整,税收政策才能“差别化”。事实上,政府的评估机构也一直在按季度更新“豪宅线”标准,希望刚需、改善能避免“被豪宅”。但是,自2015年10月最后一次调整,深圳“豪宅线”再也没有动过了。为何不动?
真正的原因是,2016年以后,政策高压一直是全国楼市的“主基调”,作为领头羊的深圳,不仅不敢怠慢,而且在调控上也是蛮拼的。比如2016年的“ 10.4”、2017年打击类住宅、2018年的“7.31”等。这期间,任何扶持刚需、支持改善的举动,都会被解读为松绑或“救市”。就连扶持刚需的住房公积金政策,都不敢动(不过,市场较热时,也分不清刚需、投资客)。
这就导致深圳的“豪宅线”不敢动(其实,京沪也没动,现在北京执行的还是2014年的普通住宅标准)。其实,从2015年到现在,即便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深圳新房价格指数,涨了近60%。再说,这几年出了那么多高价地,成本摆在那里,房价也得涨啊!
4为何调整“豪宅税”——尴尬的成交结构
为何,现在要动了呢?一方面,调控最严厉的时候过了,货币开始有所宽松了;“一城一策”下,只要保证楼市稳定,地方的自主权也大了。更重要的是,不动豪宅这条线的话,深圳的二手住房就循环不起来。这已经冲击到了深圳新房和土地成交,冲击到深圳的财力了。
根据中原地产的数据,目前深圳二手住房均价为54551元/平方米。按90平方米来算,套均总价491万元,高出了任何一个区的豪宅线。深圳200万套存量二手商品住房,平均价格接近500万。哪些房子在交易? 2018年,深圳总价500万元以上的二手房,仅占全部成交27%。成交的主力集中在250-350万元、350-500万元,甚至250万元以下的房子,竟然占宗交易的21%。也就是说,二手房交易的主体是“老破小远”。大多数高价二手住房,或未放盘,或放盘未成交。
再看新房,2017年之前,新房成交的主力区域,除了特区内,就是龙华、宝安、龙岗中心区等地。现在,新房成交的主力区域是沙井、光明、坪山等更偏远的地方。这些地方,过去被认为是很偏的区域。上半年,TOP10楼盘均价基本在5万元以下,沙井的华强城、万科星城两个盘,之所以成为网红盘,就在于价格合理。上半年,这两个盘成交3100套,占TOP10的40%。如表1、图1所示。
现在,给人的一个直观的体验是,深圳新房“豪宅化、大户型化”非常明显。根据中原地产数据。2018年新房价格较高的宝安(5.2万元)、福田(9.3万元)、南山(9.2万元)、罗湖(7.3万元)、龙华(5.77万元)等区域,供应量增长了1-2倍,宝安供应占比40%。但是,与供应相比,新房成交方面存在明显错配:宝安区成交只占全市的27%,价格低的龙岗(3.8万元),成交占比高达47% (供应只占32% )。
所以,这就是为何,2018年深圳新房项目去化率只有40%,新房确实卖不动了。上半年,深圳新盘开盘去化率仅32%,比上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很多豪宅项目开盘去化只有10%。今年的“金九银十”,深圳新房成交量连续2个月低于3000套,这是历史上的最低水平。如图2、图3所示。
5深圳楼市需求,快跟不上了
深圳不缺需求,需求去哪了呢?不是去了公寓市场,就是去二手房市场。上半年,深圳公寓成交量達到新建商品房的41%,这是历史最高水平,公寓已经成为与住宅并驾齐驱的供应主力产品。上半年,总价300万元以下的公寓,成交占比67.64%,比上年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如图4所示。
上半年,深圳二手住房成交了3.1万套,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刚刚过去的“金九银十”,深圳二手房很火热,成交连续2个月超过7000套冷暖分水岭。但是,二手房需求的主力,仍是500万元以下的品种,特别是200-300万元区间的。调研发现,业绩压力太大,开发商普遍做高开盘去化率。
2016年10月以来,深圳房价在历史最高水平徘徊了3年。近期,在大湾区、先行示范区等规划利好下,深圳房价又涨了,新房价格涨幅进人70个大中城市的TOP10,二手房价格涨幅进人70城的TOP5。问题是,深圳的购买力真的没那么“强劲”了,深圳居民的购买力没那么“任性”了。
6亟待让换房“链条”循环起来
问题是,无论地价、房价,都被抬到了历史最高位上。继“6.24”史诗级的宅地供应后,“11.22”马上来了,这一次有7宗住宅用地供应。相比其他城市,深圳的供地,可不是一般的供地,它承载着人才住房大规模供应的责任。所以,每一宗地都要“双限双竞”(限地价、限普通商品房销售均价,竞地价、竞无偿移交政府的只租不售人才住房面积)。
也就是,人才住房、普通商品住房,价格都要被限制,开发商只能通过抬高其他商品房的价格,收回成本、获利。说白了,地产要给实体经济输血。若高价盘卖不动,深圳的地能卖得动吗?原定10月22日出让的前海桂湾两地块,为何终止出让?不就是前海写字楼空置率高(50%以上)作乱的嘛!国家要求“稳地价、稳房价”,深圳的“高地价、高房价”局面不改。
因此,要让新房卖得动,就必须让“换房”链条转起来。从贝壳的数据来看,近几个月,深圳二手房的挂牌量在增加,但业主成交周期(从挂牌到成交)高达135天。也就是说,业主将一套房子挂出去,平均要135天后,才能成交。相比之下,2016-2018年成交周期分别仅为56天、88天、101天。这说明什么?百姓想买好房子,但看了又看,成本太高、价格太贵。
目前,由于资金面紧张,在新房定价上,开发商相对理性,新房对二手房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现在,深圳二手房市场,刚需只买“老破小”或公寓,价高的二手房,只有换房才能支付得起。要想让大家去买新房,就得让“换房”链条快速循环起来。而且,一次“换房”,至少带动2套房交易,甚至是3-4套的“连环单”交易。只要换房加快了,包括新房、二手房在内的整个楼市就激活了。唯有这样,“11.22”出让的7宗地,才能吸引更多的开发商,才能卖个好价钱,才能让开发商心甘情愿地竞配更多的人才住房,还能限制人才住房和普通住房的价格。
7这次调整,废掉了豪宅认定的总价标准
转了这一大圈,我们再回到起点。这就是为何,深圳这次“豪宅线”的新政中,直接取消了总价衡量的“豪宅线”。一方面,如果一下子从2015年的豪宅价格线调到现在的水平,岂不是说明这几年房价控制不成功!另一方面,现在很多二手房卖不动,未来深圳还要大规模供应住宅用地,“双限双竞”下,还有更多的房子将成为豪宅,税费成本高,怎么卖得动呢?
所以,干脆把总价衡量的“豪宅线”废掉,用回住建部的前两个标准上。也就是,未来深圳的“豪宅”(非普通住宅),只有两个标准,即容积率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上。这样的结果是,深圳大部分房子,都不是“豪宅”了。但疑惑的是,为何深圳连住建部关于豪宅的第三个标准,即“实际成交价低于规定的所在区域普通住房价格”也不遵守了呢?
奥妙是,以后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已不是过去那个市场了,它承担着给实体经济、公共服务输血的重任。新建商品住房价格越高,给实体经济、公共服务做的贡献就越大。未来,新建商品住房占比只有40%,而其他住房占60%,而这60%的配建,都要让开发商来配建。这样一来,是不是意味着,深圳的住房回归了“居住属性”呢?还需要惩罚性税收吗?
8地方财力,也需要地产搭把手
另外,深圳不依赖土地财政,那是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高科技蓬勃向上的那几年(2015-2018年),他们贡献了深圳税收的大头。但今非昔比,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去杠杆”后P2P暴雷、资本市场理性;互联网过了红利期,高科技受制贸易战。几大财源贡献度下降,深圳财政收入增速也降至2009年以来新低。如图5所示。
但是,当下的深圳,可不是10年前的深圳,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在先行示范区、大湾区框架下,深圳肩负着國家重托、民心所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责任大了,能力必须跟上。未来,深圳不仅要补上教育医疗的短板,年薪30-40万元引进清华、北大毕业生,科技创新上要再上台阶。
刚刚公布的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出让,要搞三个产业:重大创新载体、新兴产业集群、产业链重点领域。这些都是短期不见经济效益的基础科研、攻坚性研究,政府投人会非常大。钱从哪里来?国家只给政策,其他的自己想办法。所以,地产还须保持相对旺盛的态势。
作者简介: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首席研究员,中山大学银行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