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9-01-06 03:36方敏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10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信息

方敏

[摘           要]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德育教育和激励功能。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如何融合新旧志愿服务工作理念,发挥新媒体优势,使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能与时俱进,助推良性可持续发展,是探究的重点。

[关    键   词]  新媒体;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046-02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部分,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抓手,更是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方法。而近几年新媒体的快速普及发展,也影响着志愿服务的各个方面。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新志愿服务工作理念,充分结合新媒体优势,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德育教育和激励功能。在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年轻朝气,富有创新能力,是实施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其专业性、积极性、相对集中性的特点,使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有能力、有条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示范作用明显、社会效益显著。

1.思想层面。从微观角度,志愿服务有利于让志愿者精神境界升华,获得价值感,提升社会责任感。从宏观角度,志愿服务有利于弘扬志愿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稳定与进步,从而凝聚社会共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强大的思想基础。

2.实践层面。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能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能够把社会需求与群众利益相结合,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这不仅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接受了教育,提高了才干,而且能够深刻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新媒体发展趋势

大学生是接受和引领新事物的年轻群体,在新媒体普及的时代,新媒体网络化发展机制是必然趋势。当前,传统的志愿服务渠道已经与信息媒介相结合,新媒体平台也逐渐成为构建社会需求与志愿服务的对接桥梁,通过新媒体手段,志愿者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和发布志愿服务信息,志愿服务组织方也可以对志愿活动进行实时宣传和跟踪监控。总之,志愿服务的新媒体化不仅可以招募到合适的志愿者,而且志愿者与信息发布者都能及时了解志愿服务信息,有利于志愿服务由原来的信息传递缓慢转为便捷快速的信息分享。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推动功能

(一)推动志愿服务信息交流

在新媒体普遍覆盖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层面的时代,大学生从传统形式获取信息的方式逐渐被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其信息量和更新速度已无法满足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对志愿服务工作而言,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唯有通过新媒体独有、优越的传播方式增强实效,提升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才可以通过开发建立志愿服务专门网站,广泛組织动员大学生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只要通过身份认证,便可以了解最新的志愿服务项目信息,并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由选择志愿服务项目。此外,新媒体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具有记录、沟通、联络的优势,可以让大学生志愿者即时记录、了解志愿服务活动。因此新媒体不仅可以成为大学生进行彼此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而且是对外宣传志愿服务的最佳媒介。

(二)扩充志愿服务信息管理渠道

由于新媒体信息的共享性和即时性,可以将传统的单一志愿服务信息进行整合,大学生能够了解参加志愿服务的系列流程、反映问题并寻求服务,这有效地提高了志愿服务运作的公信力度,促进了志愿服务工作信息资源的融合和共享,扩充了志愿服务的信息管理渠道。此外,志愿服务管理的宗旨是为志愿服务的需求方和服务方提供即时信息,推动资源的高效对接,实现“人职匹配”,从而满足双方的需求。建设新媒体志愿服务管理平台,不仅可以科学整合管理服务资源,减少人力、物力成本,避免“多头管理”的情况,而且也有利于规范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四、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与形式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志愿服务主管部门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更新工作理念,学习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方法,将新媒体和志愿服务工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导意识。

首先,创新志愿服务宣传方式。宣传是开展志愿者活动的重要环节,宣传适宜,可以使志愿活动顺利开展,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与普及面;宣传不力,会阻碍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使志愿服务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可以结合新媒体,利用其信息更新速度快、内容丰富、材料鲜活、表达效果好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特色化的展示方式吸引更多大学生的关注和认同,提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活动内容可以多样化。学校可以积极拓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可以选择一个新颖的主题,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如政府或地方举办的有特色、影响力大的活动。最后,在志愿服务的形式上,当下志愿者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且一味强调认真负责,易消磨大学生作为志愿者的体验兴趣。可以通过实地采访、走访调查及针对社会和学校热点事件,引申展开系列活动。另外,应加强志愿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走出学校,与其他院校保持联动,共享互惠,携手打造服务联盟,扩大志愿服务范围。

(二)建立志愿服务动态管理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和谐运转,需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作为保障。可以在学校统筹下,建立层级联动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对信息的采集、整理、编辑、审核及存档应有专人负责。服务活动中志愿者的动员、招募、培训等各项工作都引入以新媒体为基础的一体化平台。志愿者可以通过平台申请合适的岗位,在线提交个人资料,免去现场报名、提交资料等复杂流程。组织方也可以在线审核、筛选,提高效率,提升服务匹配度。对志愿者的培训,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通过慕课、视频讲座等形式为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知识和训练,利用微信、QQ等发送相关视频通知等,这不仅便于知识的储存、管理,也可解决因志愿者分散无法集中管理的问题。

此外,志愿服务依托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储存功能,能够形成志愿服务基本资料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里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和地域的分析,可以快速选择相对稳定、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突出、志愿意向强烈的大学生作为志愿者骨干队伍,进一步提升高校志愿服务的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当然,学校的信息中心负责做好志愿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努力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性运作构建优良网络环境。

(三)健全志愿服务平台网络监管

新媒体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媒体的开放性和扩散性容易导致信息在传播、扩散过程中呈现爆发式的放大效应。因此,必须健全动态的网络监管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维护、抽查,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对发布信息的质量严格监督把控,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构建和维护和谐的网络环境,从制度上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工作的价值引领功能。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志愿服务活动中去,这也是践行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新的视角,打开了志愿服务的新局面。志愿服务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模式既发挥了新媒体优化整合资源的优势,又创新了志愿服务的工作方式方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从而实现志愿服务可持续性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手段和形式创新研究[J/OL].北方文学(下旬),2016(9):175.

[2]范忠烽,吳文衔,吴长虹,等.新媒体发展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运作模式的影响及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8).

[3]武香萍.浅析新媒体时代对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影响[J].文艺生活,2017(6).

[4]吕燕霖,陈伟峰.新媒体发展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

[5]张红霞.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

[6]王玉辉,朱春英.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J].中国冶金教育,2007(3).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信息
The Price of Beauty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志愿者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志愿小队出动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