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晓承
摘 要:原碑系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创立,前濮州鄄城县尉林谔撰,太原府参军房嶙妻渤海高氏书,朝议郎太原府司录参军常山苏倇题额。碑文字体刚劲秀丽,为唐代女书法家、太原参军房嶙之妻渤海高氏所书,简称《高氏碑》。
关键词:《高氏碑》;《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并序》;技艺精湛;碑刻;三火;三刻;凤凰涅槃
在中国佛教史——净土宗史上独树一帜的玄中寺(图1),地处山西省吕梁山交城县的秀丽山川。玄中寺创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净土法门初传中土,便是由玄中寺昙鸾、道绰、善导三位祖师集众念佛,弘宣法化,使凈土一系发扬光大,蔚为一宗。玄中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横流中华大地。因山形如壁,峡谷幽静,唐元和七年(812)甘露又降,赐名龙山石壁永宁寺。经唐、宋、元、明、清、民国(殿宇倾毁严重)直至新中国成立,修辑更迭,历久弥新。
在玄中寺前院西侧,有金泰和四年(1204)元在钊法师住持下,按旧藏《石壁寺铁弥勒像碑》墨本,命净悟、净演二师书碑并加跋文,汾州刻工李元甫摸刻的《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并序》碑,背阴有元钊法师阴刻人物像及功德主名录。刻工李元甫技艺精湛,高超复制出原碑特征,此碑尚属珍品,乃玄中寺的镇寺之宝。此碑通高250厘米,面宽95厘米,厚24厘米,材质为青石(石灰岩),有断裂破损痕迹,且拓损较重,遭“三火三刻”,凤凰涅槃,可谓国之瑰宝。原碑系唐代开元二十九年(741)创立,前濮州鄄城县尉林谔撰,太原府参军房嶙妻渤海高氏书,朝议郎太原府司录参军常山苏倇题额。碑文字体刚劲秀丽,为唐代女书法家、太原参军房嶙之妻渤海高氏所书,简称《高氏碑》。本文呈现采集到的金代《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并序》碑刻现存文物拓片数据影像(图2),并详细列出《高氏碑》原碑文的内容。
1 受历代名家和世人共识推崇的《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并序》
《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并序》内容如下:
大唐太原府交城县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并序
前濮州鄄城县尉林谔撰
太原府参军房嶙妻渤海高氏书
朝议郎太原府司录参军常山苏倇题额
维佛曰觉,是法曰空,镕范所谓敬田,薰崇可兼意境。自西林宴灭,东夏闻教,纳群动故广辟度门,诣真宰即密传智印。功应沙劫,化慈金界,支提所以列寰宇,建葺所以遍山林。石壁寺者,晋之西山,旧号石壁谷。隋隶西寿阳县,唐改寿阳为文水,先朝分置交城而立寺焉。太宗昔幸北京,文德皇后不豫,辇过兰若,礼谒禅师绰公,便解众宝名珍,供养启愿玉衣。旋复金榜遂开,因诏天下名山形胜,皆表刹焉。所以报护力广真谛也。特起绀台之制,颇余紫禁之恩。禅师寻终,官寺初创,分身建塔,遗迹岿然。多宝不开,吾徒安仰?年龠四纪,诏复六僧。修伽蓝者罐润脱,造山阁者毅本元,竟未雄成,且为能事。奥邑宰敦煌张公令孙,清信香缘,台铉英胄,隐若敌国,知无不为。行春之余,瞻星开制。琢拓岩突,所以面双峰;筑基林间,所以立前殿。飞廊右转,高门南豁。化槛灿烂于虹涧,漱渠香蔼于龙鳞,附丽张惶公之教也。复次,寺大众、县诸吏、乡三老等,端念断结回向,增修属廊殿,功闲,请鼓铸像设。信施山积,稽恳云奔,弦朔再移,公难久抑。爰咨上座普公,曰:和上万亿之中,已经付嘱一方之内。佥谓导师,此处山泉,人间卓绝,常叹庭宇浅狭,形像卑古。既众心同欲,敢仰屈专知。先舍俸钱,次添净陕媳望耆阁之德,思摹兜率之笛。宝台系念于仪形,华林正观于神卫。倬开元二十六年十月十五日,铸铁弥勒像一座,良冶攻橐,神物助铜,回禄蒸云而喷铄,飞廉噫风而沸液。焰漏钧外,乃彻金光。非普公之总众罄心,调御之慈悲冥应,则何以仿佛相好,成是福润?十二月八日,设大斋而出之,都人严护以礼。供掌事丛,掀而改座。铲剃设色,醉湛起容,顷者,都师思九,先患两足,绵历数年,医巫竭精,蹇辟生念,忍苦强步,有加无廖。当监理之夜,忽觉轻举。及成像之日,曳空如初。此则指魔易容,如鸟出谷之摄也。此寺幽深,远邃林壑。猛兽不育,濡草罗生。列郡旱亢,祈之则霖雨阖境;岁俭,念之则丰饶。感触加敬,警俗整僧,此则轩台不敢西射,庐山长存东首也。然结构大厦,兼写圣容,工不召而来,役不言而应。始谓陶唐之俗,家尽归依;追悟巧妙之徒,人皆饬力。殿像云毕,居处自空,此则梵帝输灵匠,育王献神兵也。夫金者,物之最刚;像者,代之崇奉。见不坏想,故因感以存质,在有为迹,故凭应以住法。是梵场也,其炳焕乎。上座普敬,寺主会琏、都师思九、法师元琰,大德茂忠、守延,常念宝定,洎龙象法裔,贞实真华,戒珠圆明,智剑猛利。当对初地,踅择胜于闲安,果证中天,已授计于文佛。乡望王思贞、县吏郝仙寿等,五色鸩窖,千里骐骥,琼树尘映玉匣气浮。古署或列于桐乡,虔承遂陪于柰苑。奉钟离之旧政,喜得人心;结昙弥之后缘,仍为佛事。于戏否往泰来,圣作惠出,微妙用之,发挥匠意,表刻纪灵。则我皇之会昌景福,天主之示现功利。不其茂绝穹谷,摩灭苍岑者哉。谔诧傺不偶,诚敬兴徒发于简栖,白林为颂词,欲徵于灵运。石壁言诗,贝叶尚记,买园线花,亦题施树,佛则无愧,谨偈铭云:
世尊传,兜率天,弥勒宴坐对中天。
晋山记,石壁寺,佛影下来留此地。
新殿开,望昭回,白毫放兮昭云隈。
危楼敞,临慈像,翠微浓兮洗烟上。
张公作,神鬼诺,五十六亿龙华乐。
灵匠罢,真僧揩,八万四千狮子骇。
镇帝乡,归梵场,法轮转兮众福证。
铢衣拂兮圣劫长。
开元二十九年,岁在辛巳六月庚辰朔二十四日癸卯建。
碑文中详细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礼谒净土高僧道绰,谨为文德皇后长孙氏祈愿祛病,以及交城知县主持修建寺院,并于开元二十六年(738)铸成铁弥勒像一尊的事迹记录。
汾州刻工李元甫技艺高超,其基本保留了高氏原有的书法艺术。我国很多历史文献中都提到过此碑,如宋欧阳修《集古录》:“余所集录古文,自周、秦以下讫于显德,凡为千卷,唐居其十七八。其名臣显达下至山林幽隐之士所书,莫不皆有,而妇人之书,惟此高氏一人尔。然其所书刻石存于今者,惟此颂与《安公美政颂》尔。二碑笔画字体,远不相类,殆非一人之书。疑摹刻不同,亦不应相远如此,又疑好事者寓名以为奇也,识者当为辨之。”《金石记》中做出具体评价:“余所集录亦已博矣,而妇人之笔画着于金石者,高氏一人而已。余入晋中拓得《高氏碑》通,宛然二王书法。”可见宋代欧阳修有幸拓得《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并序》唐碑(注: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当代书法家和学者更是不厌其烦地对其深研细剖,作词修文,拓碑鉴赏,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女性书法家更是效秉千秋,临摹不止,笔耕不辍,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