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
[摘 要]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提速阶段,但是,学校德育工作仍然十分被动;德育教材和评价机制亟待革新,对学生道德执行力的培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支撑,也是德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关 键 词] 德育;改革;教材;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214-02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该方案的出台是新时代、新阶段、新形势下对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随后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将转入快车道的提速阶段。
一、德育工作改革的紧迫性
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就是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所以职业教育改革要实现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就必须关注市场变化,弄清企业的用人需求,并从学校自身改起。
近几年,全社会的目光都在关注学生就业难问题,却很少关注企业的招工难及企业真实的生产管理经营状况。如果单纯从企业用人的基本理念來说,就是“企业不养闲人”;岗位角色不同,用人标准也不同,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思想品质、工作经验、综合素质等指标都有具体的考量,但是终极的标准只有一条,就是员工能否在岗位上做出成绩。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创造成绩靠什么?靠的就是执行力。在多数情况下,一名称职员工的本职工作就是落实责任。企业里表现好的员工可能不是能力最强的,但是执行力一定是最强的。
职业教育要“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首先需要解决办学方向的偏差问题,其次要解决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目前,中职学校办学的最大困扰在于招生难、管理难。德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学生问题是:(1)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2)思想、心理问题亟须解决;(3)良好的学习和做事习惯亟待培养。以上几个问题的核心元素是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执行能力的关键。
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职业学校办学一贯秉承“德育为先、能力为要”的主导思想,但具体到工作实际,却基本延续了普通教育“德育序列化”的工作管理模式。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整体工作运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部分。
1.德育教学工作:由德育课教师承担课堂具体教学
基于传统道德教育的惯性思维,目前中职学校教学基本都使用统一的教材,编写思路也基本沿用了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模板套路。以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部分内容为例:礼仪模块主要包括个人礼仪、交往礼仪和职业礼仪三个部分;道德模块主要包括个人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三个部分。很明显,两个模块知识的落脚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归纳为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仪容端庄、语言文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归纳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如果单从内容要求上讲并没有问题,但是空泛重复则是明显的。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学习德育课就是弄明白字面含义,考试时能完整写出来而已。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多数学生总是在考试中写不完整或者记混。为什么?就是德育教学仍然突出以知识的掌握为主基调。虽然教材也灌输“知行统一”思想,却缺少学生的动手体验环节,德育活动设计几乎为零;德育成绩评价只有卷面考试一种手段,最终结果仍然“知”大于“行”。
虽然教材内容也包含一定数量的企业元素,但主要是围绕比较笼统的概念、意义和功用,穿插了一定数量的教学案例、图片。这些事迹虽然真实,却很难令学生感动、仅适合顶礼膜拜而难于成功复制;学生在羡慕一个个企业家和员工的成绩卓然时,却不懂得一个企业、单位并不能简单地标签为马云、史玉柱、邓建军、王顺友等一串闪烁的名字,在个人成功的身后都有一个默默无闻、勤奋工作的团队群体作为支撑。如果教材只是止步于对个人努力打拼事迹的宣传,教师又该如何有效劝阻学生去追捧影视明星、网红达人?
2.德育活动序列:由教务处、政教处、团支部牵头组织、班主任具体负责
活动开展。相关组织对活动表现逐级进行量化考核,压力传导的末端是班主任,学生对此情况基本都心知肚明。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承受的压力和风险也最大,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的概率也更高。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内容与普通学校也是几多雷同。诸如国旗下演讲、班级晨会、主题班会、禁毒、反邪教宣传、安全教育、法律知识讲座、诗文朗诵、文艺活动之类。凡是具有一定安全风险的户外活动,包括体育课部分项目、季节性运动会、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外出参观、实习等项目都要尽量缩减。那么,面对学生诸如性格上的腼腆、胆怯、缺乏担当;习惯方法上的被动交往、做事拖沓、粗心大意、不愿分享;情感认识上的孤独、虚荣、自私;人格心理上的暴戾、抑郁等问题,又该如何矫治?优秀内在品质该如何锻炼塑造?恐怕仅靠单纯心理咨询辅导是难以解决的。
在反思德育效果时我们就不难发现,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所做的许多努力都是“播下了龙种,收获了跳蚤”。如果只是一味突出对个人品德和工作能力的褒奖,却忽视现代企业对执行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要求,那么学生在获得道德知识的同时,却可能丧失了道德判断能力;在感受个人英雄模范的同时,却可能丧失了家国情怀。如果一切德育活动开展都基于安全考虑变得四平八稳毫无挑战,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在性格上一定是有致命缺陷的。一个缺乏责任担当意识、丧失冒险的精神、不敢追求卓越,创新精神消亡的人注定会庸碌一生。
基于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经济大转型的时代。德育工作创新必须能够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要求,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三、对德育工作的改革构想
对于“90后”中职生来说,要改变做人做事的习惯,首先就是要改变观念,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对知识观念的理解。其次,要通过提升老师的课堂教学执行力,提升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形成“愿意学”的积极性和持久力,构建起有生命力的课堂。
中职德育教学改革首先必须从教材改革作为突破口。教材使用应当多元化,倡导活页教案,扩大教师的教育主导权,适当增加执行力拓展训练内容;其次要创新学生德育评价机制。推进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突破单一课堂教学评价限制,把学生参与德育理论课、德育实践课、专业实训课、执行力拓展活动课和顶岗实习活动中的表现一并纳入考核体系,按照考核内容,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具体指导。二者联系的纽带就是企业的用人标准。学校要积极贯彻“引教入企”和“引企入教”相结合的思想,通过“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方式,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打破目前德育教学死气沉沉的局面。
四、学生道德执行力培养的意义
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是指有效利用各方面资源,达成预设目标的能力。
人生的价值是通过努力创造出来的,执行力的强弱决定人生价值的高低。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做事的结果。道德修养必须经过磨炼,执行力要强于一切说辞;困难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往往会被人们的恐惧所放大,战胜自己,就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一个人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力。
通过对学生个人执行力的训练,磨炼个人意志、形成良好品质、养成“慎独”习惯、提升行动能力,进而潜移默化,纠正不良嗜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找到实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的正确途径。
教师要严密设计、组织引导、加强考核,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让学生从沟通、分享、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成功属于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如果没有团队成员的互相协作,共同努力,很多事情是难以完成的,从而形成团队意识,为融入社会、干事创业奠定工作方法和基本能力。
五、道德执行力的培养目标和方法
1.个人执行力要求:敬业意识、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
2.团队执行力要求:协作意识、关爱意识、感恩意识,沟通意识、分享意识。
3.考核项目:个人执行力表现(包括出勤考核、遵纪守法、个人卫生、个人诚信、沟通能力、学业表现、专业技能展示、个人执行力拓展项目等);团队执行力表现(包括集体活动、班级宿舍卫生、社会实践、团队执行力拓展项目等)。
4.考核评价:由教务处、实训处、政教处、学生会、班主任、任课教师、实训实习指导教师按照赋分比例分类,进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计入学生德育课总成绩。
六、结语
德育工作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素质教育,道德执行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支撐,德育的本质是启蒙,是唤醒。对于学生不必求全责备,教师只需指出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参考文献:
杜乾浩.浅谈执行力的重要性[J].中外企业家,2009(2).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