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患者精神心理、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方式研究

2019-01-06 03:41姜志坚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

姜志坚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精神心理、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我院40例老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治疗前后分别进行SDS、SAS和IBD-Q调查问卷,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活动期患者的SDS、SAS评分比中重度活动期的患者低,轻度活动期患者的IBD-Q评分高于中重度活动期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IBD-Q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炎症性肠病患者的SDS、SAS、IBD-Q评分和肠道临床评分成负相关(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发生抑郁、焦虑的比例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两种,会引起腹泻、腹痛等,极易反复发作且病程漫长,给患者带的身心来诸多痛苦。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本研究通过选取来我院治疗的4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和探讨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精神心理、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就诊的4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均符合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中的诊断标准[1]。40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发病年龄为(29.1±10.2)岁,确诊年龄为(34.1±11.9)岁,病程(3.1±6.9)年。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在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各进行一次病情评估。

1.2 评估方法

根据CD患者的CD活动指数将其分为缓解期(<150分)、轻度活动(150-219分)、中度活动(220-450分)和重度活动(>450分);

UC患者根据Mayo评分将其分为缓解期(<2分)、轻度活动(3-5分)、中度活动(6-10分)和重度活动(11-12分)。

使用抑郁评量表(SDS)和焦虑评分量表(SAS)来评价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并根据SDS和SAS的评分,将其分为正常(<50分)、轻度抑郁和焦虑(50-60分)、中度抑郁和焦虑(60-70分)、重度抑郁和焦虑(>70分)。

使用IBD患者生活质量分析调查问卷IBD-Q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等几个方面,得分高则表示生活质量高。

1.3 统计學方法

本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τ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法,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40例IBD患者中CD患者有17例,UC患者有23例。其中CD患者中9例为轻度活动期,8例为中度活动期;UC患者Mayo的评分为(9.1±2.8),其中轻度活动期患者有7例(30.4%),中度活动期患者有8例(34.8%)。

2.2 治疗前后CD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CD患者的SDS、SAS和IBD-Q评价得分分别为(48.2±10.4)、(43.2±11.7)和(166.4±20.8),5例(29.4%)患者有抑郁情况,其中4例(23.5%)患者有轻度抑郁,1(5.9%)例患者有中度抑郁;6例(35.3%)患有焦虑,其中5例(29.4%)患者有轻度焦虑,1(5.9%)例患者有中度焦虑。轻度活动期的患者其SDS、SAS和IBD-Q评价得分分别为(46.1±9.4)、(41.9±11.9)和(181.3±21.1),其中肠道症状得分为(55.9±10.3);中度活动期的患者其SDS、SAS和IBD-Q评价得分分别为(49.8±10.7)、(45.2±12.5)和(159.2±23.7),其中肠道症状得分为(45.9±11.5),所以轻度活动期的患者其SDS、SAS比分均低于中度活动期的患者,而轻度活动期的患者IBD-Q得分高于中度活动期的患者,且临床症状得分也高于中度活动期的患者。

治疗后,CD患者的SDS、SAS和IBD-Q评价得分分别为(34.5±7.4)、(33.6±6.7)和(209.7±21.3),SDS、SAS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D-Q得分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治疗前后UC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UC患者的SDS、SAS和IBD-Q评价得分分别为(47.9±11.2)、(43.5±12.5)和(166.4±20.8),7例(30.4%)患者有抑郁情况,其中6例(26.1%)患者有轻度抑郁,1(4.3%)例患者有中度抑郁;8例(34.8%)患有焦虑,其中6例(26.1%)患者有轻度焦虑,2(8.6%)例患者有中度焦虑。轻度活动期的患者其SDS、SAS和IBD-Q评价得分分别为(43.5±9.7)、(42.9±10.8)和(152.1±21.8),其中肠道症状得分为(48.9±9.3);中度活动期的患者其SDS、SAS和IBD-Q评价得分分别为(44.8±10.7)、(45.7±11.8)和(156.8±20.9),其中肠道症状得分为(44.7±10.5),所以轻度活动期的患者其SDS、SAS比分均低于中度活动期的患者,而轻度活动期的患者IBD-Q得分高于中度活动期的患者,且临床症状得分也高于中度活动期的患者。

治疗后,UC患者的SDS、SAS和IBD-Q评价得分分别为(34.9±6.2)、(34.8±7.5)和(201.7±18.7),SDS、SAS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D-Q得分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SDS、SA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经过统计学分析,IBD患者的SDS、SAS评分与IBD-Q评分和肠道症状评分负相关(P<0.05),而SDS、SAS评分与患者的发病年龄和病程等参数不相关(P>0.05)。

3 讨论

IBD的发病机制一直没有明确,有研究认为心理因素可能加重IBD的病情,并可改变IBD患者的继发性表现[2]。研究证明IBD患者患有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经过治疗后患者均处于缓解期,焦虑和抑郁的情况大大改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3]。同时本研究结果也说明IBD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所以为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需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并积极采取治疗手段,才能减少患者痛苦,提高IBD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亚慧,牛巍巍,张晓岚.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克罗恩病部分解读[J].临床荟萃,2018,33(12):1077-1079+1082.

[2]胡义亭,张建,贾桂丛,侯洪涛,苏少慧,白云,王玉珍.精神心理因素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7,23(24):4900-4904.

[3]李雪娇,彭南海,黄迎春,刘思彤.炎症性肠病病人焦虑、抑郁状况及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27):3364-3367.

猜你喜欢
炎症性肠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血清抗体检测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360例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
免疫抑制剂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