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敏
[摘 要] 中等卫生职業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的护理人才,对护理操作的理解、掌握及灵活应用程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是否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规范的操作学习一直是中职生在校学习的重点,当然对动手能力较差的中职生而言也是一大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系统讲完整个操作的细节和要点后再让学生去做,这样的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操作是适合的,对难度相对大的操作存在诸多问题。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教师能力;学习状态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120-02
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
(一)忽视学生的实际状况,导致学习效果差
(1)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能力。大多数中职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记忆能力比较欠缺。整体讲解操作,既要讲目的、适应症、用物用法、流程、注意事项,还要讲核对、解释和人文关怀,信息量非常大。根据操作的难易程度,讲解耗时大约在20~45分钟左右,教学与操作基本脱节,学生几乎是边听边忘,导致最终操作时无从下手或漏洞百出,整个实验过程乱抓乱放,实验效果比较差。(2)未考虑学生心理情绪状态。很多中职生在以往的个人成长经历中,由于学习成绩不大理想,在评价方法单一的教育环境下,可能经常遭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谩骂、指责、不认可等。被他人认可,尤其是权威的认可是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心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的她们不只对学习没有兴趣,还常存畏惧心理,整个人也处于一种自卑、敏感、羞怯、缺乏生命活力的状态;而情绪是智力的保护伞,没有稳定平和的情绪,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想而知。
(二)忽视教师的承受能力,易致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以本人为例,一个护理班约有60名学生,操作讲解、练习环节均由一名教师负责,练习时根据操作不同,常将学生分成6~8组同时进行。规范的护理操作对细节的要求非常多,如若学生操作时仍处于一知半解或不知所措状态的话,一位教师同一时间盯住一位学生纠错指导,两节课下来就会感觉身心疲惫,更别说同时指导6~8人的操作了。教师总体感觉是在实验课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巡视纠错时往往顾此失彼,面对此起彼伏的错误,看着萎靡不振、满脸呆滞的学生,教师心理也在遭受煎熬,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很难感觉到职业带来的价值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极易导致职业倦怠。
(三)忽视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的影响
基于上述情况,在施教过程中,教师难免有时会对学生产生情绪,这样不仅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原本就微弱的自尊心、自信心,也伤害了师生关系。关系先于教育,关系包含教育,关系大于教育。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没有和谐、安全、信任的关系,就没有影响力;没有影响力,就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学生愿意被自己尊敬、信赖的父母或老师滋养、唤醒、影响和熏陶;学生不会向自己讨厌的人学习,而长期处于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会拒绝接受教育,消极懈怠,从而逃学、厌学。
二、对策——分步教学法的实施
笔者在近几年对中职生护理实训课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将分步教学法应用其中,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分步教学法,顾名思义即进行分阶段教学的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教学目标合理分解,将复杂的临床护理操作分成几大步骤,从而分散教学中的难点,突出教学中的重点,让学生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初步认识到逐步熟练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
静脉输液作为中职生护理操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细节要求多、程序复杂,故以静脉输液为例,将实施步骤和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第一步:分步讲解、练习技能要点
1.准备工作
准备好生理盐水、碘伏、输液器、输液贴每人1套,棉签每人4支,弯盘、止血带每两人一套,输液架每组2个等用物。由于是模拟练习,为增加物品的利用率、节约实验成本、防止浪费,除输液器、输液贴是新的外,生理盐水、碘伏、棉签均是其他班真人穿刺用完后已过有效期的物品。同时要做好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等自身准备。
2.分解目标,讲练穿插、循序渐进
分解目标的关键在于要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基本上完成,既不能太简单,又不能太复杂。太简单会使课堂过程过于琐碎,不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太复杂又易挫伤学生的自信,使她们放弃学习。在具体操作中,我将目标分解如下:(1)核对液体;(2)瓶口的消毒;(3)输液器的检查、打开、插瓶针的拿出及刺入;(4)挂瓶排气;(5)准备输液贴;(6)选血管、扎止血带;(7)二次排气、穿刺、三松;(8)观察、固定、数滴速;(9)揭胶贴、关调节器、拔针;(10)用物处理。
针对每一个小目标,进行讲练穿插学习,基本学习过程为: (1)教师讲解每一步的做法、要点及注意事项;(2)讲完后请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先尝试做1~2遍;(3)随机抽一名学生上台展示,教师引导其余学生仔细观察、找问题;(4)再次演示正确操作;(5)给出时间,让学生练习3~4遍,教师巡视指导。
以上过程可根据目标的难易程度及学生当时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有的小目标比较简单,受物品性质的限制也不易反复练习,可在讲解后让学生直接练习1~2遍即可,如输液贴的准备。
第二步:加入核对、释疑和人文关怀等环节的训练
考虑到静脉输液流程多、细节烦琐,如在第一步加入核对、解释和人文关怀的话,怕学生易顾此失彼,也易產生畏难心理,故将此部分放在了对操作技能要点基本掌握之后。此部分常用的学习方法为讲解法、启发法、问答法、角色扮演法等。如教师讲完基本要点后,问学生:你们觉得三次查对各应该加在哪个环节?如果你生病住院了,有一位护士来给你输液,你觉得她怎么做能让你感觉到温暖和被重视?讲明注意事项后,让学生两两搭档,通过角色扮演法消化此部分内容。
第三步:在模块中练习完整静脉输液流程
教师与学生再次共同回顾完整的静脉输液流程,理清思路后让学生互相反复练习数遍,直至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为止。
第四步:对操作中的难点穿刺方法和数滴速进行专项训练
1.穿刺方法的训练
在以上的学习中,学生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穿刺手法,若此时直接进行真人穿刺,学生还是会感觉难以把握,不敢下手,故利用现有条件采用模拟穿刺训练方法,即将输液器的管道裹在输液器的外包装袋内,让学生练习如何用正确的手法将穿刺针刺入长管,并引导学生仔细感觉进针后的落空感,在穿刺时尽量做到心无杂念、专心致志。
2.数滴速的训练
数滴速是本操作中的一个难点,在前面的练习中,若长时间打开调节器数滴速,一怕干扰学生对流程的记忆,二怕液体流得到处都是。故在整体操作掌握后,对此进行了专项训练。
第五步:按要求真人互相输液练习
重新发所有的用物,在模拟病房里,从准备液体,到核对解释,至最后的拔针,要求学生按正规要求真人互相输液。
经过前四步的练习,学生基本对静脉输液流程已胸有成竹,在真人互相输液时,一改以往传统方法学习后真人练习时的混乱、紧张、嘈杂的场面,一切均井井有条,不仅质量高、速度也快,学生脸上还常常流露出成功后的喜悦和成就感。
第六步:评价与分享
练习结束后,让学生围成一个圈,请大家说说操作中的感受和心得。这样做:一是可以训练学生在公众场合的表达能力;二是可以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为今后的操作增加信心;三是可以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四是为教师评价课堂效果提供了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如强行让学生发言的话,可能会造成心理方面的压力,从而影响对操作的兴趣,但如让学生自愿发言的话,往往又会出现冷场或仅只有寥寥数人发言,故笔者采用了在德国学习到的一种方法,即拿一支笔作为传递物,传到谁时如想说就说,不想说接着后传,在这样一种圆形和没有压力的环境下,一部分想说又羞于开口的同学,在老师适时的激励和引导下,常常会先突破自己,随着氛围的逐渐形成,在两三轮下来后,大部分学生都会发言。此种方法锻炼了学生到了社会上最需要而又最欠缺的表达能力。
三、结语
在学生学习求知的上坡路上,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盲目地、机械地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而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攀升,引导学生以“小碎步走路”。分步教学法将知识点分步讲解练习,利于学生加深理解记忆、精准掌握细节,不但基础好的学生容易接受,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慢慢地动手,从而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提升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了学习信心,减轻了进入临床实习工作的恐惧、紧张心理,面对患者也会多几分自信从容。
在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如何让患者减轻护生对其操作的排斥、抵触、恐惧心理,在学校中习得娴熟的操作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学生在练之前对知识点基本掌握,练习时基本处于井然有序的状态,教师也不用忙碌奔波于各组之间,声嘶力竭地管理课堂纪律,这无形中提升了教师的职业价值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改善了师生关系,让课堂的每个细节都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教育影响。
综上所述,在护理操作的学习中采用分步教学法,利于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夏雪琴,周莲,肖利.分步教学法在提高老年科护理教学质量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108-109.
[2]宋彦邦.分步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3(25):116-117.
[3]杨伟志.基于目标导向的分光计实验分步教学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1):107-109.
[4]郭凌霞.磨刀不误砍柴工:“双手前抛实心球”的分步教学法[J].中国学校体育,2014(9).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