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域下《调音师》钢琴音乐表意功能研究

2019-01-06 02:35杨凯悦
戏剧之家 2019年33期
关键词:调音师钢琴音乐符号学

杨凯悦

【摘 要】印度电影《调音师》自2019年4月在中国大陆上映以来,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此片虽不是一部音乐电影,但钢琴音乐对此电影却是功不可没。本文旨在通过符号学视域,探究钢琴音乐在电影《调音师》文本叙事过程中的表意功能:如表达人物情感、标志情节线索、渲染情绪氛围和突出主题基调等。

【关键词】符号学;钢琴音乐;表意功能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7-0125(2019)33-0091-02

印度电影《调音师》于2019年4月在中国大陆上映,故事灵感来自2010年的同名法国短片。该片讲述了一个充满理想并想去巴黎进修的钢琴调音师阿卡什(Akash),为了获取创作灵感一直假装盲人,但在被邀请去演奏音乐会时目睹了犯罪现场,从而展现出内心的纠结和人性的善恶。该片虽然不是一部音乐电影,但在电影文本叙事过程中的钢琴音乐元素却无处不在,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而本文从符号学视角介入,更有利于从本质上了解钢琴音乐在此电影中的表意功能,从而提供一定的审美启示和创作思路。

一、理论基础

“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符号学就是意义学,就是研究意义的表达、传播、接收和理解的学问”“音乐是人类为了表意而人工制造出来的纯符号,本身携带着意义,而且这种意义具有丰富的可能性;听众感知音乐符号并获得意义,就是对其中某种可能性的实现,其实质是感知者将音乐符号的某种意义从若干种可能性中辨认出来,并确定下来”。电影音乐大师伯纳德·赫尔曼也曾说过:“银幕上的音乐能够挖掘出并强化角色的内在性格。它能将画面场景笼罩上特定的氛围:恐怖、壮丽、欢乐或悲惨。平淡的对话一经音乐的衬托便上升为诗意的境界。”电影音乐在电影中功不可没,而在诸多的乐器中,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其纯净的音色和质朴的旋律往往被电影导演所青睐。钢琴音乐或高雅或古典,或低调深沉或灵动活泼,进而使整部电影在叙事文本上呈现出一种浑然一体的自然之感。

二、表意功能

钢琴在众多的乐器中凭借着其特性独树一帜。因为钢琴是一种音域极为宽广的乐器,因此它能够实现不同音域之间的变化。因而当音乐在不同音域之间变化时,演奏家便有了充分的发挥空间。也正是因为钢琴这种乐器的包容性,故而在众多的演出中,钢琴可以作为主角熠熠生辉,也可作为配角默默奉献。其独特性也造就了钢琴在世界乐器中的王者地位。而钢琴音乐作为欧洲的古典音乐,其在世界乐坛上历久不衰,也足以展现其魅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琴音乐凭借其艺术感染力,在众多电影中有较重要的作用。如《海上钢琴师》《夜宴》《不能说的秘密》中,钢琴音乐或是作为背景音乐来烘托电影气氛,或是设置弹钢琴的场景来提升电影品味。因此钢琴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电影中显得尤为重要。钢琴音乐的表意功能体现在它对影片叙事宏观的主题基调和叙事细节的建构上。

(一)突出主题基调

电影主题的奠基可以通过钢琴音乐来实现。钢琴音乐的旋律虽然优美简洁,但其所呈现出的强大空间和丰富的意蕴可以使观众展开丰富的联想,因此观众的感性思维便可融入故事主题之中。首先在电影开头,主人公还未出现在镜头之中,但作为主题曲的《Andhadhun Theme 02》已经在耳边响起,古朴简单的住户楼,跳跃的小猫这些场景随着音乐的进行缓缓出现在镜头之中,镜头随之切换到一双弹钢琴的手之上,在此处镜头之下,观众看到了一个手法十分娴熟的钢琴家,但是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镜头为我们展现了一双迷雾朦朦的眼睛,观众在紧张的音乐声中惊然发现演奏出美妙乐曲的竟是位盲人。画面与音乐所呈现的巨大戏剧张力为本片奠定故事基调。而本片作为印度出品的电影,在歌曲的选择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定的民族和地区往往会因其特定的生活环境而产生出与自身生存发展相一致的音乐,展现出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例如本片中多次出现的《Naina Da Kya Kasoor》就是典型的带有印度特色的音乐。印度电影因其歌舞片而出名,虽然本片摆脱了印度电影一贯的歌舞形式,但在音乐的选择和运用上还是会将观众带入一定的场景之中,使观众沉浸在影片氛围中,从而获得良好的观感。因此,具有民族特色钢琴音乐在本片中不仅突出了主题基调,也同样将音乐作用于观众,将观众引入本片的叙事空间之中。

(二)渲染情绪氛围

在阿卡什与苏菲意外相遇并聊到阿卡什具有钢琴音乐天赋之后,两人来到苏菲爸爸开的餐厅——弗朗科餐厅,而此时的弗朗科正在后厨忙着交代相关事项,听到阿卡什弹奏的钢琴音乐之后快步来到大堂,其表情的欢愉就为观众从侧面展现了阿卡什高超的钢琴技艺,此刻整部片子的氛围积极阳光,伴随着轻快的钢琴音乐,每位人物的情绪都舒展出来,钢琴音乐所渲染出的和谐氛围拉近了观众与电影之间的距离,展现出强大叙事能力的底蕴。

在阿卡什正式入职弗朗科餐厅时,他弹奏了一曲《Naina Da Kya Kasoor》,这首音乐作为电影主题曲之一,节奏轻快明朗,氛围轻松活泼,主人公演奏的钢琴音乐在这首乐曲中出现时,可谓是点睛之笔。这首音乐的歌词虽然是在写“我的眼睛到底怎么了”,但是带给观众的却是轻松愉悦的感官享受。主人公阿卡什惬意自在的心情也在此处得以彰显。随着音乐的结束,镜头为我们展现了本片的关键人物——普拉默·辛哈,两人因阿卡什的钢琴音乐结识,为故事的顺利开展作了铺垫。

(三)表达人物情感

本片中有个标志性的场景就是弗朗科餐厅,阿卡什作为这里的驻演钢琴师,第一次在这里弹钢琴是轻松自在,第二次正式入职时弹得欢快随意,而在他目击了凶杀现场、被情夫发现报警并跟随到家之后,他的心情有了变化。这种变化导演没有通过台词展现,而是巧妙地用钢琴音乐来书写。阿卡什焦躁、烦闷、无所适从的心情在急切的钢琴声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女主人西米进入到餐厅之后,阿卡什的心情显得更为压抑和烦闷。微妙的环境氛围和主角的情绪变化借由这钢琴音乐的变换高级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四)标志情节线索

电影节奏随着阿卡什进入到普拉默·辛哈的家中准备为辛哈和他太太的结婚纪念日做专场音乐会时发生了转变。刚进入辛哈家中的阿卡什并没有察觉到女主人的异常,反而弹奏出了欢快明朗的乐曲片段,但在他发现了躺在地上的尸体时,拖长的钢琴音为我们展现了主人公在此时的慌乱无措。观众随着钢琴音乐的转变发生了心态的变化。音乐作为一种符号此刻不再是单纯的背景衬托,一切在这种氛围之下完成的叙事都变得具有合理性。随着主题曲《Andhadhun Theme 01》的响起,电影展现了女主人和情夫收拾凶杀现场的画面。这首曲目相较于本片中其他的钢琴音乐,节奏不再轻快活泼,而是稍显慌乱和急促,此刻的阿卡什内心的纠结和慌张以及女主人和情夫的慌乱完全展现在这首音乐之中。观众的观感随着音乐的起伏而产生变化,视听语言的完美结合为观众带来强大的冲击和奇特的视觉观感。

综上所述,电影中的钢琴音乐总是在与具体的画面和情节相结合之中彰显其自身的审美价值。钢琴音乐凭借其自身的魅力和独特性在世界乐坛享有盛誉,钢琴音乐与电影的跨界融合彰显了当今电影的审美水平。正因钢琴音乐在影片叙事中的方式具有独特性,因而这种独特性为电影的叙事和表意提供了其他语言所无法取代的新的叙事选择和方向。因此电影和钢琴音乐的跨界融合在《调音师》中的运用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因而本文在符号学视域下通过对电影《调音师》之中的钢琴音乐的表意功能研究,从而为其他电影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审美启示和创作思路。

参考文献:

[1]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1-3.

[2]马睿,吴迎君.电影符号学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72.

[3]付蓉华.《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81-83.

[4]侯燕.音画统一与视听合——电影音乐特性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7(01):105-111.

[5]王少艳.由叙事看电影音乐的表意功能[J].电影文学,2013(21):140-141.

猜你喜欢
调音师钢琴音乐符号学
调音师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跨文化视角下中国钢琴音乐教育现状及措施
我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自主创作浅析
基于符号学的文化衍生产品设计
符号学理论初探
调音
符号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