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彩萍
(国营叶胜林场,浙江 温州 32530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空闲时间习惯选择去大自然放松心情。由于长期生活在吵杂的城市环境中,人们已经厌倦了这种灯红酒绿的生活,选择森林公园进行旅游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一种趋势,因此,国家在大力开发森林旅游业的同时,还要格外地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使森林公园旅游业保持长久稳定的发展,更好的贡献人类,造福社会。
景观资源对于生态旅游资源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占据重要位置,它是生态旅游资源的核心,因此,国家和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保护景观资源,将景观资源保护贯穿于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始终,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才会更加有意义。景观资源实际上包括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2种,其中自然景观资源是景观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需要保护的主要内容有森林、山石、洞穴、溪泉、瀑潭、云雾、冰雪、岛屿、湖湾等,因此,在开发和建设这些资源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对自然景观原始状态和完整性做出最好的保护。
1.2.1 森林植被保护。森林公园的核心景观就是丰富多样的植被,一旦森林植被被人们破坏,势必会影响到森林公园的开发基础。因此,加强对森林植被的保护和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预防森林火灾。最容易破坏森林植被的就是森林火灾,其破坏性不可估量。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注意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全面分析引发森林火灾的诱因,联系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森林防火系统,进而将发生森林火灾的风险降到最低。另外,管理人员应该在旅游景区内做好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天气比较干燥的季节,工作人员要加大巡逻检查力度,进而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中。(2)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注重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对植物进行检疫检查等相关工作,要及时治愈和处理出现病虫害的植物,以此来避免其它植被受到感染。
1.2.2 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对游客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同时它也能维持森林资源的平衡。因此,在开发森林资源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野生动物,并且为其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繁殖环境,进而从根本上确保这些珍稀动物能够保持繁衍生息。
(1)落实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森林法》,禁止一切非法捕杀和毒杀,从而为野生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2)完善保护设施。全面而详细地调查野生动物资源,例如,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等,然后认真记录调查结果,并建立相应的保护管理档案。另外,还要在一些野生动物分布地区建立游客禁止进入区,进而为野生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庇护场所和活动场地。(3)控制施工建设。公园在建设和施工时,不能对野生动物的活动和生活造成影响,同时还要确保动物的食物保持充足。
(1)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地保护和控制公园的水域,一定要做好水域防污染工作,一旦发现污染源必须要马上进行处理,并报告相关部门及时解决。(2)加强宣传和引导工作,强化公众和游客的水资源保护意识,防御一切生活垃圾和工业产物进入水中。
在加大宣传教育同时,也要做好旅游区域的卫生环境管理,景区要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例如,在游客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专业分类垃圾箱,同时工作人员也要及时处理垃圾箱内的垃圾,整个过程中注意避免垃圾的二次污染。
森林公园区域内存在着大量的生活人口、农田耕地,人们的生活废物和农业耕种的化肥都会对森林公园的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因此,这就成了环境治理的主要区域。
(1)对农村居民使用的废电池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和丢弃。(2)严格控制高残留的农药,同时鼓励农民使用高效、低毒、残留少的农药制品。(3)积极开展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不断改进防治措施。
3.1.1 核心景观区的管理措施。核心景观区通常情况下指的是拥有珍贵旅游资源的区域,其中包含了休息、游览、环卫、保护等设施,对于这一区域的管理应该制定专门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区域功能。
3.1.2 生态保育区的管理措施。这一区域的主要功能就是生态保护修复,基本上景观已经成型,并已实施封山育林,不会继续进行旅游开发,主要是为了以后的公园发展奠定基础。
3.1.3 一般游憩区的管理措施。这一区域是森林公园中主要的旅游活动区。风景优美,规模较大,方便开展游览活动,对此可以结合游客的实际需要提供专门的游览公路和娱乐设施以及景区管理处和零售网点等等。
3.1.4 管理服务区的管理措施。这一区域主要是登记游客信息,并可以为其提供休息、餐饮、购物等服务,因此,内部可以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保卫部门等等。
在旅游领域环境容量指的是在固定的条件下某区域和空间所容纳的游客量,对于旅游资源的保护来说能否合理地控制环境容量有着很大影响。《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中明确提出,根据森林公园的特点和性质来说,确定森林公园游客容量的最好方法就是面积容量法和游路容量法。对此,应该灵活应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通过合理控制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来实现保护资源。
(1)做好对于相关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保证旅游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尽可能地将基层单位的资源保护作用充分发挥出来。(2)做好游客的教育工作。及时制止游客的不规范行为,在相应区域设定专门的宣传牌。此外导游人员要及时予以提醒和引导,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使其自主的爱护环境、约束行为,从根本上实现保护森林旅游资源。
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森林法》,最大限度地保护森林资源,避免其遭到破坏。做好多方面的法制宣传工作,加强游客的法制教育,对于乱采滥挖行为要严厉打击,从根本上保护森林资源。
总之,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再次将生态环境建设推到了新的高度,这足以表明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对此,对于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事业的开发和管理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坚持以“保护”为基础,全面促进旅游事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