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探析

2019-01-06 18:20王飞飞谢如意
现代园艺 2019年10期
关键词:造景灌木园林植物

王飞飞 谢如意

(1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2浙江滕头园林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时,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深入地研究不同植物的各类生长特点,挖掘植物特有的一些色彩、线条,并借助艺术的表达手法来增加园林景观的欣赏价值。通过研究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及具体的作用,可以有效结合生态环境,达到既美观又实用的价值。

1 园林植物造景的概述

一般而言,园林植物造景是指在园林整体设计当中,利用诸如“灌木”“乔木”等一些绿色植被,并且巧妙地凸显植物色彩以及形状等特点,再以艺术手法来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案。在设计之前,应该特别注意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感,让人感受一种清爽、柔和的线条美感。

2 植物造景的具体作用

2.1 美化园林

在园林中进行植物造景,其本质目的便是给社会大众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绿色生态环境。而且通过人力修剪出的植物造景能够让园林景观看上去极具变化。在植物造景的整个设计过程中,针对不同花期的植物可以进行转换色彩搭配,让园林在交替的每一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观。与此同时,与固化的建筑物或者人造景观相比较,会发现通过植物造景营造出的各类植被往往能给人以贴近真实生活的色泽饱满感,植被在天然上就有优势。植物不同层次的变化亦可以展现出不同的魅力,适当的加以植物造景,不仅可以为园林增加一丝绿意盎然,而且还可以为观赏游览的人们提供丰富的遐想内容。

2.2 营造情境的作用

“情境”一词按字面意思来理解,情即情感,属于主观范畴;境即景物,属于客观的范畴。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却认为“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由此看来,情境这2个字各有深意而又密不可分。在休闲绿地中,榉树、青枫、枇杷等各种常见的骨架乔木,通过精心、有序地搭配形成了纯粹、舒适而优美的林下空间。此前设计了“浙江佛学院一期的景观绿化工程”,在植栽上分了4个“情境”空间去打造。

镜空区作为整个学院的门面,入口植物选择必须整齐气派,选择孑遗植物银杏树作为主轴树种,其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犹如中国悠久传承的佛学文化,用阵、列、序、植4排银杏展现仪式感与庄重感。沿着河道周边主要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方式来营造幽静的氛围。而在视线焦点位置点植造型优美的罗汉松、五针松、对节白蜡等造型树种,用常绿饱满的香樟、黑松等塑造背景,用端庄坚韧的傲雪冬梅作为主要中层观花树种,林下灌木亦尽量选用干净清爽的小苗。

禅空区的栽植设计以庄严肃穆为基调,中心广场的树阵选择佛学紧密相关的七叶树作为代表,因其春季的花絮犹如玉质的小佛塔而得佛缘。对于方丈室的周围应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空间,局部可用绿篱围合,设计一个雅致简洁的庭院环境。植物的布置形式为契合主题以规则阵列种植柏树、松树、水杉等挺拔虬枝古干树种为主,在局部重要位置点植树冠饱满开展的大树,如香樟、沙朴、榔榆等,配合修建规整的海桐球、红花檵木、龟甲冬青球等球型灌木,在建筑周边转角位置可用成品的盆景树作为点缀,使大面积的硬质广场增加绿意。

冥空区主要是为了营造供师生及居士等静心参理佛法的场所。用高耸入天的竹子围绕在茶室及湖周边,与外围的山体植物有所区分,沿着建筑周边种植枫树类树种,如五角枫、三角枫、红枫等,打造出竹林深处有陋室,枫林深处有人家的意境。水系的植物景观应该富有野趣但不失禅意的效果,一丛丛石蒜(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于兰花、三七中窜出,也是佛学的一种境界。

色空区主要由庭院空间、运动空间、入口空间3大部分组成。庭院空间以体现禅意的枯山水景观,配合各种造型的松柏类,搭配修剪整齐的灌木球类结合石头种植,铺设平整的草坪与细沙碎石形成统一的场景。运动空间则是打造轻、快、明、朗的氛围。周边列植银杏、女贞、无患子等,结合简单的下层春鹃、夏鹃、金森女贞等耐修剪灌木。入口空间设计群落丰富的植物层次,以五角枫、枫香等大叶片的落叶乔木为上层,以桂花、樱花作为中层补充,再配上前景的鸡爪械、红栌、羽毛枫等枝条飘逸的色叶灌木,林缘种上萱草、玉簪、八仙花等花卉作为陪衬,形成一个多层次的乔灌草相结合群落景观。

3 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

3.1 保持绿色艺术理念,天然去雕饰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园林绿化设计方案,首要遵从的原则就是保持绿色化的艺术理念,而且一切艺术手法的表现都需要建立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在保持绿色艺术理念的同时,还应该在整体的设计过程中达到“虚实相生”“错落有致”的交相映衬之感,只有这样的艺术手法才能保持园林的清新自然之美。

3.2 软、硬结合的景观设计

“软、硬结合”是通过人工材料与天然植被之间的完美结合,让人们既能感受到设计师的巧夺天工,又能领略自然植物的绿色意境。现实中的园林植物造景,往往都有一些人工材料的“硬质”造景,比如雕塑、廊架等,这些景物在进行园林造景设计时是不可或缺的,而犹如灌木、海棠树等天然植被,更多是给人一种未经雕琢的美感。在植物造景中选用“软硬”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可以让人的视觉冲击更加惊艳。设计用干脆利落的线条,让绿意葱葱的自然成为绝对的主角。丰富的植物,高低起伏的微地形,营造各种小空间,让人们能伸手拥抱那片未来,回归最初的乐趣。

3.3 多样化的艺术设计

总体而言,园林设计中的艺术表现手法有非常多的形式,一定要从各种设计要素提取优势,再利用与外部空间的配合,达到一种多样化的艺术设计。例如,广阔的园林空间往往能够给人视野开阔的感觉,这时利用假山、楼台等元素在搭配绿色的植物造景,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功能性追求,又能满足一定的审美观赏之需。因此,园林设计师在进行艺术联想时,一定要积极开发自己的大脑,用更加创新的角度考虑结合各种景观,从而让园林造景更加的夺目。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进行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的整体美感,而且还可以满足人们在功能性与实用性上的双向需求。用心设计的园林景观,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令人身心愉悦,心情舒畅。而那些令人惊叹的园林建设方案,都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设计出来的,这需要园林设计精英付出巨大的辛勤汗水,充分利用自身智慧去进行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探索,同时还要遵从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终将看到形式多样的高规格绿色园林。

猜你喜欢
造景灌木园林植物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叠山经典 雅韵流芳 艮岳与中国园林中的叠山造景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园林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
浅析颐和园园林植物景观的变迁与发展
灌木丛
做最好的自己
与世隔绝的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