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林业生产中的造林与抚育技术

2019-01-06 18:20候艳琪陈立刚
现代园艺 2019年10期
关键词:修枝间伐林木

辛 鑫 候艳琪 陈立刚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巴林桥治沙林场,内蒙古 赤峰 025150)

在开展林业生产工作时,运用科学的造林与抚育方式能够提升造林成活率,进而为林木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并加快林分成林速度,达到造林的目标。这样就可以促进林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对生存环境予以有效的优化。

1 造林抚育现状

现阶段,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现实生活与文明生态建设等需求,对造林抚育技术予以了深入的研究,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1]。林业资源属于造林抚育工程中的主要环节,虽然其本身属于可再生资源,但由于树苗成活和生长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乱砍滥伐的状况也十分严重,进而导致我国在林业资源方面并不富余。且我国林业资源在地理位置分布方面也存在着不均匀的情况。虽然我国正在大力推行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但由于造林抚育技术的不足以及发展观念的落后,使得林业管理制度并没有效落实,进而不利于我国林业生产质量的提高。其次,在开展造林抚育工作时,林木在整体方面的成活率不但能够保证林业健康发展,还和林业生产质量紧密相关。

2 林业生产中的造林技术

2.1 适地适树技术

此技术主要是指:所选择的造林地环境与造林树种,在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特征能够维持相同。在进行造林设计时,需深入研究造林地立地条件、树种生态学以及生物学等相关特征,以此来确保造林后林分能够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中,且拥有抗逆性特点,实现速生丰产的目标。

2.2 良种壮苗技术

在造林的过程中,需选择能够和造林地条件相符合的品种,亦或是选育品种容器苗,还能够选择根系发达的裸根苗。并且,选好良种壮苗才能够提升造林成活率,并增强林地生产力。

2.3 造林结构确定

开展造林工作时,需事先明确造林目的树种以及培育方向,以便于科学控制造林密度,有效展现林地水平和垂直空间作用。例如,在对大径材予以培养时,需合理选择疏植密度。而在对混交林予以建设的过程中,需全面分析混交树种在生长方面的特性等,尤其是生长速度和林分层次特征等方面,以此来确保造林密度的适中性。

2.4 整地技术

充分了解造林地立地条件和树种习性后,需合理选择整地方式,确保有效改善林地光照强度、养分和水分等。这样除了能够让林木实现健康生长外,还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

2.5 栽植技术

掌握树种特性后,需科学选择造林季节,并通过合格苗木来实施具体的造林工作。同时,在栽植树木前,需除掉部分枝叶和根。而在栽植时,需保证苗正,并让根部舒展开来,最后再运用分层围土的方法。

2.6 抚育管理技术

就新造林分而言,需对其予以施肥与除草,并将防治病虫害工作做好,确保幼苗的健康成长。

3 林业抚育技术措施

3.1 抚育强度

因为林木种类不同,所以在抚育强度方面也会存在着差异[2]。一般情况下,就公益林而言,在疏伐强度方面因为森林总株数的15%~20%。就商品林而言,采伐强度需确保在总株数的20%内。在开展森林抚育工作时,需确保均匀进行,在森林采伐工作完成后,应避免出现天窗的情况,并且每次采伐后林分郁闭度需维持在0.6。其次,还需注重水土方面的抚育,适当地降低抚育强度。若采伐时产生了失误等相关情况,应及时的对其予以纠正。同时,在抚育的过程中,需确保合理面积达到85%,采伐准确率需在98%之上。需要注意的是,在采伐时,应根据需先采伐散生木、风折木以及枯立木,采阔留针、采萌留实、采劣留优、采密留稀等原则,然后再采伐被压木,控制好树倒的方向,注重保护幼苗、母树以及保留木。

3.2 修枝

就森林当中干型饱满、树冠均匀以及生长良好等较大树木而言,在进行抚育的过程中,需重视合理修剪其枝叶,确保其可以实现更好的生长。在修枝的过程中,强度应结合不同树龄与林分等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一般情况下,修枝高度不能够低于林高的1/4,若自然枯死树木超过了标准树枝,那么也需要修剪。就中龄林木的修剪高度而言,需将修剪高度控制在树高的1/2之内,而幼龄林木在修枝高度方面需控制在树高的1/3之内。同时,不同林木在修剪间隔时间以及修剪时间等相关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阔叶林最为常见,一般在夏季修剪,并在4~5年后才能够对其予以2次修剪。就针叶类林木而言,需在早春时期对其予以修剪,然后在林木生长出1~2轮枯枝,亦或是中龄林木树冠超过林木1/2以及幼龄树冠超过林木2/3时,才能够实施2次修剪。在实际修剪时,需确保修枝工具的锋利度,动作要迅速,让切口和主干之间平行、平滑与紧靠。

3.3 间伐垦复

森林抚育的间伐垦复技术主要是根据林分生长、自然稀疏规律、森林培育目标,适时伐除一些林木,并清除掉影响保留木健康生长造成影响的杂草、灌木和藤蔓,借助对林分密度和树种的组成进行合理调整以使林木的生长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为保留木的快速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抚育间伐和垦复主要在一些公益林中适用,如用材林基地、次生中龄林,立足于割灌和垦复等地被物处理,合理控制密度过高、不利于林木上涨的中幼林的密度。其具体包括抚育间伐、除草、垦复、修枝等技术方式和要求。

3.4 抚育剩余物处理

在展开森林采伐抚育时,会有一定量的剩余物产生,立足于剩余物的种类和林地的土壤类型,运用合适的方法展开合理处理[3]。可以再次借助剩余物,用于食用菌的栽培,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而就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应立足于林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展开处理,主要包括运出法、归堆火烧法、散铺法、归堆法等。归堆法主要是截断采伐过程中产生的梢头和枝桠,然后在林中的空地上、裸岩和水湿地,但是不能损害到幼苗生长,确保这些截断的梢头和枝桠自然腐烂。散铺法主要是把剩余物截成碎段,然后在林地上均匀铺撒这些碎段,此方法主要在砂砾土质、陡坡、土壤贫瘠的林地中运用归堆火烧法即火烧归堆后的剩余物,但是要做好火灾预防,通常会在轻质粘土或砂地土质中使用。运出法即从作业现场把采伐抚育后的剩余物送出去,促进剩余物利用价值的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发展属于一个长期性过程,相关林业工作者应给予其更多的重视,确保育苗的科学性以及造林工作的有序性。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进一步强化了造林与抚育技术,除了有效提升了苗木成活率之外,还降低了育苗成本的投入。因此,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需注重运用造林与抚育技术,以此来促进林业资源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修枝间伐林木
不同强度修枝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修枝对亚美马褂木体胚无性系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梨园间伐改形技术探索与建议
什么是碳中和?
修枝抹芽对红椿幼林生长及干形的影响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盆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