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阿坝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四川 阿坝 624600)
云杉是我国寒带温带高山林区主要的更新造林树种,是一种典型的耐荫、耐寒、喜湿、喜肥的树种,因此,在造林及绿化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通过分析云杉造林管理技术,掌握有效的造林管理技术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云杉造林成活率,提高云杉栽培的生态效益。
在云杉种植的过程中,虽然由于其本身的生长特性等因素的影响,能够适应绝大部分的种植环境,对于土壤、水分和温度等的要求不是很高,通过给予其最合适的自然地理条件,就能够促进云杉的快速生长[1]。一般来说,云杉稍耐荫,能耐干燥及寒冷的环境条件,生长在海拔2400~3600m地带,在一些轻盐碱地或者比较干旱的区域也能够适当种植,甚至在红壤中,云杉也能够生长,尤其是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壤中,云杉的成活率最高,这种区域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比较恰当,而且当地有很多的灌木和草丛,长年累月的生长和腐败,能够为土壤提供养分,使得该区域的土壤成分较丰富,为云杉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
在云杉种植的过程中,云杉本身的苗木状况以及生长状况是影响其营林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云杉的营林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苗木的选择,从众多的苗木中谨慎选择生长状况最佳以及适应性最强的苗木。
(1)一般来说,在选择云杉苗木时,最好选择4~5年的苗木,这种苗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成长后,其本身的生长力较旺盛,苗木的高度也较高,适应力更强,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种植和生长环境,而且由于自身高度的原因,不会受到其他树木和灌木的遮挡,能够获得最好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条件,更方便后期的管理工作,也能够促进其自身更加快速地成长[2]。
(2)其次,在苗木选择时,根据不同的种植区域,其选择的苗木种类也不同,最好选择邻近种植区域产地的苗木,这样培育出来的苗木,能够更好地适应种植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能够更加健康和迅速地成长,避免了其他区苗木移栽后的适应期和间隔期,有效提高其成活率。
(3)在苗木选择的过程中,苗木本身的质量和生长状况也至关重要,所以在选择时尽量选择一些主侧根完整、枝叶繁茂、顶芽饱满、植株健壮的苗木,这种苗木本身的生命力较旺盛,生长状况比较好,所以在移栽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种植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更容易在种植地生长和成活。目前很多云杉苗木在育苗的过程中,会通过容器育苗的方式促进其生长,所以在选择苗木时,可选这种容器育苗的苗木,其根系能够更加深入土壤,在移栽时可以直接去掉容器将其放入穴坑中,使其更快地与种植地建立联系。
在云杉造林的过程中,对于造林的时机也有着一定的要求,虽然云杉的生长适应性较强,但是一般来说,为了提高其成活率和营林的效果,通常会在4月和5月进行造林,秋季则会在10月下旬开始造林。在该时期的降水量相对比较充沛,能够满足云杉的生长,同时温度适宜,避免了高温或低温影响云杉生长,能够最大程度保证云杉的健康生长。
在云杉造林和种植前,首先必须要整地,其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种植地的土地平整和整洁,需要适当清理种植地,清除其中的灌木和杂草,然后对土壤进行适当的保护在种植地开挖穴状的平台,为苗木的后期移栽工作做好准备[3]。在开完穴坑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控制好每个穴坑之间的距离,考虑到云杉种植的要求,合理控制好云杉的行间距和植株的间距,控制好单位面积内的云杉种植密度,要保证每一株云杉的健康生长。
3.3.1 大苗。移植深度应保持适当,且注意方向,栽植深度要以新土下沉后数日原来土印与地面相平或稍低于地面3~5cm为准。栽植时,先目测或者测量已挖树穴的深度与土球高度是否保持一致,然后适当调整树穴,先下基肥,将腐熟有机肥均匀地撒在四周,然后填表土,再填心土,等到填土深浅适宜时,将苗放入穴中。用木棍将土球四周捣实,等满穴时再捣实1次,盖上1层土,与地面相平或略高,最后解开捆拢树冠的绳索。为防止云杉大苗灌水后出现歪斜,或受到大风影响不利于成活,应立支柱。
3.3.2 小苗。对于需要移栽的云杉小苗,起苗时,应操作仔细,避免损伤根系及枝叶。移栽应选择无风的阴天进行,如果晴天移植,则应选择12∶00前或14∶00后进行。移栽前,将苗木分级,剪除过长的根系,放入盛水的容器中泡根,用生根粉或生根剂稀释过的泥浆蘸浆进行移栽,株行距5cm×20cm,沟深20cm。栽植时要保持根系舒展,栽植深度应以地面临界向下1cm为宜,用脚踩实,确保土壤与根系接触充分,并浇水1次定苗。
云杉苗木栽植成功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栽后管理,首先的步骤就是要进行扶苗,保证苗木笔直生长,然后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每天进行场地的巡查和管理,检查苗木的生长状况,检查苗木生长过程中温度水分以及周围灌木杂草等,是否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保证林山苗木的健康生长。
在云杉的营林种植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在未成林的阶段,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适当修整苗木,并做好周围灌木和杂草的整理以及浇水施肥工作,保证苗木健康快速生长,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4]。在初成林的阶段,需要加强对周围杂草和小灌木的整理,防止其与云杉苗木产生竞争,影响其生长;在成林后,云杉的适应性已经比较强,这时的主要工作是做好树木的修枝和防火工作。
病虫害严重影响云杉生长,因此,要做好云杉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球果锈病,要砍除严重病木,采球果时,严格选择无病木,营造针阔混交林。对于红斑病,用75%百菌清从5月末到7月初喷药2次,连续防治3年。对于灰毡凋萎病,主要是由于林分过密导致,对此要采取清林、修枝、透光伐等措施。
综上所述,在我国云杉种植过程中,其种植的成活率以及营林效果受种植区域本身自然地理状况、云杉苗木和营林种植管理等多方因素共同影响。因此,在云杉种植过程中,想要提高其营林效果,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就必须合理选择营林区域,谨慎挑选云杉苗木,在造林过程中,采用先进的造林技术,并做好营林管理工作,为云杉的种植和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条件,加强管理,促进云杉种植,保证云杉的营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