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治平 李银梅
(1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龙门林场;2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20)
“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玉兰花美香更浓,古人诗情今人颂。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为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别名白玉兰、望春、玉兰花。原产于我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是我国著名的花木,南方早春重要的观花树木,为上海市市花。玉兰花外形极像莲花,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美化庭院之理想花型。玉兰花含有挥发油,其中主要为柠檬醛、丁香油酸等,还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癸酸、芦丁、油酸、维生素A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玉兰花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血瘀型痛经、鼻塞、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玉兰花对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玉兰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5m,胸径1m,枝广展形成宽阔的树冠;树皮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稍粗壮,灰褐色;冬芽及花梗密被淡灰黄色长绢毛。叶纸质,倒卵形、宽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基部徒长枝叶椭圆形,长10~15cm,宽6~10cm,先端宽圆、平截或稍凹,具短突尖,中部以下渐狭成楔形,叶上深绿色,嫩时被柔毛,后仅中脉及侧脉留有柔毛,下面淡绿色,沿脉上被柔毛,侧脉每边8~10条,网脉明显;叶柄长1~2.5cm,被柔毛,上面具狭纵沟;托叶痕为叶柄长的1/4~1/3。花蕾卵圆形,花先叶开放,直立,芳香,直径10~16cm;花梗显著膨大,密被淡黄色长绢毛;花被片9片,白色,基部常带粉红色,近相似,长圆状倒卵形,长6~8cm,宽2.5~4.5cm;雄蕊长7~12mm,花药长6~7mm,侧向开裂;药隔宽约5mm,顶端伸出成短尖头;雌蕊群淡绿色,无毛,圆柱形,长2~2.5cm;雌蕊狭卵形,长3~4mm,具长4mm的锥尖花柱。聚合果圆柱形,长12~15cm,直径3.5~5cm;蓇葖厚木质,褐色,具白色皮孔;种子心形,侧扁,高约9mm,宽约10mm,外种皮红色,内种皮黑色。花期2~3月,果期8~9月。
分布于我国江西、浙江、河南、湖南、贵州等地。生于海拔500~1000m的林中。小陇山林区零星分布。
林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均温度12.6℃,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15.2℃。年降水量600~800mm,主要集中在7、8、9月。相对湿度70%,早霜4月下旬,晚霜5月中旬,无霜期180d。年日照时数2099h,年均蒸发量1425.2mm,最大冻土深度35cm。由于山地高差,气候有垂直差异。
玉兰喜光,幼树较耐阴,不耐强光。玉兰可种植在侧方挡光的环境下,种植于大树下或背阴处则生长不良,树形瘦小,枝条稀疏,叶片小而发黄,无花或花小;玉兰较耐寒,能耐-20℃的短暂低温,但不宜种植在风口处;玉兰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玉兰是肉质根,怕积水,种植地势要高,在低洼处种植容易烂根而导致死亡;玉兰栽种地的土壤通透性也要好,在粘土中种植则生长不良,在沙壤土和黄沙土中生长最好。
玉兰不耐移植,一般在萌芽前10~15d或花刚谢而未展叶时移栽较为理想。起苗前4~5d要给苗浇1次透水,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植株吸收充足的水分,利于栽种后成活,还利于挖苗时土壤成球。在挖掘时要尽量少伤根系,断根的伤口一定要平滑,以利于伤口愈合,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多大规格的苗木都应当带土球,土球直径应为苗木地径的8~10倍,不能过小,过小则起不到保护根系的作用。土球挖好后要用草绳捆好,防止在运输途中散坨。
树坑底土最好是熟化土壤,栽培土通透性一定要好,土壤肥力一定要足,要能供给植株足够的养分。栽植深度要适宜,略高于原土球2~3cm,过深则易发生闷芽,过浅会使树根裸露,还容易被风吹倒。大规格苗应及时搭设好支架,支架可用三角形支架,防止被风吹倾斜;种植完毕后,应立即浇水,3d后浇2次水,5d后浇3次水,3次后可进入正常管理。如果所种苗木带有花蕾,应将花蕾剪除,防止开花结果消耗大量养分而影响成活率。
玉兰不耐涝也不耐旱,在栽培养护中应严格遵循其“喜湿怕涝”这一原则。保持土壤湿润而没有积水。在养护过程中,新种植的玉兰应该保持土壤湿润,这也是保证其成活率的重要举措。玉兰浇水,早春的返青水,初冬的防冻水是必不可缺的,而且要浇足浇透,在生长季节里,可每月浇1次水。
玉兰喜肥,花前施用1次N、P、K复合肥,不仅能提高开花质量,而且有利于春季生长;花后要施用1次氮肥,可提高植株的生长量,扩大营养面积;在7、8月施用1次磷、钾复合肥,可以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新生枝条的木质化程度;入冬前结合浇冬水再施用1次腐熟发酵的圈肥,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活性,而且还可有效提高地温,且施肥量宜大不宜小。另外,当年种植的树苗,如果长势不良,可以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能起到有效增强树势的作用。
玉兰虽然能耐-20℃的低温,但小规格玉兰和当年栽种的玉兰都应加强越冬管理,除在11月中下旬落叶后应浇足浇透封冻水外,还应对树坑进行覆草、覆膜或培土处理,树体可进行涂白处理,防止春季抽条。种植成活多年的玉兰,只进行浇防冻水和涂白处理即可。
玉兰是抗病性较强的树种,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黄化病、叶片灼伤病。炭疽病主要危害玉兰的叶片。病斑初期呈褐色水渍状,表面着生有黑色小颗粒,边缘有深褐色隆起线,与健康部位界限明显。防治应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叶,秋末将落叶清除并集中进行烧毁;如有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70%炭疽福美500倍液进行喷雾,每10d1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特效药剂:喷克菌、醚菌酯、阿米西大等对真菌引起的病害特效。
黄化病发病表现为小叶褪绿,叶绿素逐渐减少,叶片呈黄色或淡黄色,叶脉处仍呈绿色,病情扩展后整个叶片变黄,进而逐渐变白,植株生长逐渐衰退,最终死亡。黄化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因土壤过粘、pH值超标,铁元素供应不足而引起。可以用0.2%硫酸亚铁溶液来灌根,也可用0.1%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叶片喷雾,并应多施用农家肥。
叶片灼伤病发病初期表现为植株的叶片焦边,此后叶片逐渐皱缩干枯,发病严重时新生叶片不能展开,叶片大量干枯并脱落。在立地条件差,如硬化面积大、绿地面积小;长时间高温、干旱、光照过强;土壤碱化或花量过大等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病。可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湿润;多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性;对树体进行涂白或缠干。
玉兰材质优良,纹理直,结构细,供家具、图板、细木工等用;花蕾入药与“辛夷”功效向;花含芳香油,可提取配制香精或制浸膏;花被片食用或用以熏茶;种子榨油供工业用。为驰名中外的庭园观赏树种。玉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有祛风散寒,通气理肺之效。可加工制作小吃,也可泡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