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晚晴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要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就需要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工作,通过该方式帮助当代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择业观,为今后的工作以及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思政教学工作也要借助信息技术这一潮流,完成自身的优化以及升级,与大学生保持高度的协调,从而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
在信息技术视域下,高校所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伴随着高速网络以及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当代的大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在网络上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并且交换各自的意见。借助于发达的网络,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也呈现出越来越开放的态势,不仅丰富了思政工作的内容,也有助于其知识体系的更新换代,使其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要求。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加入信息化的手段,能够将这些知识在不知不觉间传递到大学生群体中,这种影响不仅持续的时间长,而且往往能够深入人心。针对现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的特点,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及主旨思想发布在校内的论坛、微博或者公众号上,这样大学生在阅读咨询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经过长时间的深入影响形成一种良好的思想政治学习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无论是什么学科,想要提高学习效率,都要改变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如果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那么无疑会挫伤其积极性。特别是思政教育这种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如果只是一味传授知识,大学生容易感到厌烦,而当加入了信息化技术之后,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借助公开的网络平台与同学就思政教育中的一些知识点进行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不断的交流中纯化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打破了时间与空间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限制,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自由与教师进行沟通,从而提高学习效果[1]。
全球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一方面让整个世界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另一方面也让不同的价值观与价值体系之间的碰撞越发激烈。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刚刚形成,还不够成熟,因此容易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这些国外的价值观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含有一些不良内容,比如说利己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大国沙文主义思想,大学生在受到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后,会对学校进行的思政工作中的内容产生疑惑,从而影响其学习的效果。
信息化的不断完善带来的另一个隐患就是网络信息的泛滥,由于我国网络监管体系还不够成熟,网络上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很多信息内容不够完整或者阐述的观点过于片面,大学生由于心智刚刚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大学生由于心智刚刚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容易受到蛊惑与煽动,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混乱且毫无逻辑,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变得非常困难。
当代大学生已经可以熟练使用互联网,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的时候在遇到困难时都习惯在网络上搜索答案。但这里存在着一个尖锐的矛盾,那就是快捷的网络技术与理性思考能力之间的冲突,大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网络,但是在头脑中却缺少理性的思考。比如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时候,一旦对某一个知识点存在疑问,那么就会自行在网上搜索答案,而网上针对该问题的答案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有一些资料十分片面,甚至有一些资料存在严重的漏洞,此时由于缺少理性的思考,大学生无法辨别这些资料的价值,造成思维的混乱,甚至被一些错误的观点左右,影响之后思政课程的学习。
良好的政治素养不仅仅是党员干部们所必须具备的,普通群众也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人的所有社会活动都要以一定的政治素养作为指导[2]。比如说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国主义等,这些都属于政治素养范畴。因此对高等院校中的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其抵御一些外来不良思想的冲击,在系统性的学习之后让大学生巩固自己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使其思想变得成熟而敏锐,在日后的生活以及工作中可以自行辨别各种价值体系中的精华以及糟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信息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之间联系越发紧密的今天,人们思想的变化也加快了速度,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其思维更加敏捷,而想要让思政工作与大学生的需求相吻合,此项工作就应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握住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在布置课程的时候避免出现假、大、空,同时在授课的时候不要长篇大论。要将抽象的理论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并且通过生动的举例让大学生能够快速吸收这些知识,与当代快节奏生活相适应。
想要对思政工作进行创新,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充与丰富,一方面在设计内容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当代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以信息时代发展的主流为核心,以热点地区的事件为基础对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升级。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作为教育工作的突破口,提高教学效率。
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对教学体系进行完善。这种完善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要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在授课的时候要形成一种勇于发言、善于讨论的良好氛围,教师不仅要完成自己授课的职责,同时也要回答学生们所提出来的问题[3]。其次,要打破现有教育模式的限制,通过组织研讨班以及兴趣小组等方式来提高大学生们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参与性,让其在实践中体会教育内容。最后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并不是让大学生掌握海量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来提高其综合能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保证思政工作的创新不会出现偏差。
想要真正做到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教学方式的优化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4]。借助于新兴的信息化技术,许多新的教学方法被发明出来。比如说分组讨论学习法,在传统的模式下这种讨论仅限于课堂上,而借助信息共享平台,大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不仅延长了学习时间,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们之间的感情。再比如多媒体教学法的使用,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片段以及制作动画的方式对于思政工作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补充与说明,以此来增强说服力。这些都是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的方向,对于该工作的发展十分有利。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是一项必要且艰巨的工程。想要做好思政教育的创新,不仅要拥有先进、科学的指导思想与理念,还要深谙信息技术,能够准确把握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强大的硬件支撑,保证思政教育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