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宇,郭 楠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秦皇岛066004)
《公共图书馆法》是继党的十九大之后的第一部文化立法,又是中国第一部图书馆的专门法,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公共图书馆的高度重视。它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首先,它是我国首部关于图书馆的立法,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其次,它以宪法为依据,确定了公共图书馆的目标方向,完善了文化法律制度的内容,为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援。最后,它的产生对图书馆事业起到了强有力的保护,对进一步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将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
在“文化强国”战略下,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迅速,无论是在服务能力还是服务水平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当前的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仍停留在“以书为本”的层次,以藏为主的观念对其影响比较深,未能真正理解“以人为本”这种理念的深刻内涵,还没有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服务理念相对滞后。
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工作相对稳定清闲,压力小,很难吸引高层次人才进来,过去靠安置进来的比较多,而且女性又偏多,学历低,平时工作中不够重视对馆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因此导致整个公共图书馆馆员文化素质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有些地方的图书馆设备比较陈旧,不能及时应用先进的管理设备,创新能力建设缺乏时代性,不能迅速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图书馆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时代的意识薄弱,普遍存在着女性偏多,队伍结构单一,思想还比较守旧,即使有好的想法,也不愿去尝试,缺乏大胆创新的干劲,创新能力较弱,对创新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随着《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基础,服务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图书馆要引入新技术手段,在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上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创建新颖的服务模式,改变固守的传统的服务模式。因此,公共图书馆要以《公共图书馆法》为指导,不断地创新服务社会公众。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充满关爱,开展多样化的服务项目来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这里会让读者感受到舒适与清净,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公众读书和文化休闲中心,成为高雅的文化休闲场所。图书馆应为全体公众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而且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应当设有休息室、视听室、咖啡厅、自修室等,使社会公众舒适愉悦、身心健康,使图书馆自然成为公众追求休闲娱乐活动的绿地。同时,图书馆还要开展讲座,将讲座服务深入到周边的社区、学校、企事业机关单位,不断地丰富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让社会民众享受高质量、便捷的图书馆服务,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平台中的应用,《公共图书馆法》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模式也在发生转变,由传统的以图书阅览室为主体的服务时代向以知识共享和学习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积极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模式,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和现代化服务水平。
目前的线上线下服务平台规范尚未统一,这样就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数据共享困难。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优势,充分调动各公共图书馆积极参与,共同建设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云平台,确保馆际之间的各种信息资源和数字化服务能够相互流通和共享。
《公共图书馆法》明确指出“建议、支持并鼓励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联合开展社会文化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利用资源互补的优势,应该联合不同区域的图书馆采取合作、共享的方式进行联合服务,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可见,建立馆际联盟与合作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拓宽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范围,从而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跨区域服务。同时,还要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建设,进一步激发社会公众对公共文化事业的参与热情,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打开新局面。公共图书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还需要与企业、行业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共建区域联合机制,促进社会公众参与图书馆的建设。通过区域协作联合不同性质的图书馆寻求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公共图书馆法》要求图书馆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提升读者的阅读效率,拓展图书馆的阅读空间。首先,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立多样的数字化阅读资源。移动图书馆是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适合读者移动阅读,读者可以在手机、PAD等移动设备检索和下载馆藏数字资源、阅读电子报纸、观看视频,同时可以利用移动图书馆APP下载阅读,享受方便快捷的移动阅读服务。其次,图书馆要宣传贯彻全民阅读的国策,全民阅读是提升国民素养的关键举措。利用“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满足公众阅读需求,养成终身阅读学习的良好风尚,让更多人走进图书馆,与书籍相伴。最后,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联合全方位、多角度策划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积极开展联合服务,提供阅读环境,营造文化氛围,举办文化活动等,推进全民阅读,满足社会公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将全民阅读推广作为一项永恒的服务持续开展。
《公共图书馆法》要求馆员除了具备很强的专业性知识外(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还要具有能够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能力。因此,图书馆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做好对馆员的教育培训。首先,图书馆要为馆员的素质提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通过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和多种教育培训途径,全面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目前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及读者的文化需求。其次,要引进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如图书情报、计算机、外语等专业人才),改变图书馆单一的队伍结构,以适应信息化时代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最后,拓宽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的建设。可以让专业的参与主体进入图书馆介绍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这样不仅能提高馆员的综合能力,而且也能带动图书馆馆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只有馆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才能给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承担起推动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