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生文,胡立国
(1.甘肃省临泽县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34200;2.甘肃省张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34000)
羔羊腹泻病是肉羊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疾病,特别是断奶前后的更容易发病,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其主要特征是羔羊出现不同程度的拉稀、下痢。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特别是1~3 周龄以内的羔羊发病尤为严重[1],羔羊腹泻往往是导致养殖户养殖效益低下的主要因素。
2018年6月19日早上,临泽县平川镇一工程村一养羊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来我中心咨询,主诉:该合作社目前共养殖羊只1200 只,其中多数为繁殖母羊。近几个月以来,该合作社母羊所产的羔羊腹泻情况比较普遍,导致养殖效益降低,羔羊存活率降低,养殖效益下滑。经询问和到场了解,该合作社羊注射了口蹄疫疫苗和小反刍兽疫疫苗,部分羊只注射了羊三联四防疫苗,并现场查看了该合作社发病羔羊和诊疗记录,经与驻场兽医交流探讨,结合免疫情况和发病羔羊提出了治疗思路和方法,后经随访,羔羊的发病率和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
2.1 饲养管理因素 由于养殖条件不完善,养殖圈舍地面不清洁卫生,羔羊接触了被污染的粪便,饲养管理不当,饲喂了变质或被污染的草料,另外,冬季圈舍的温度偏低,再加圈舍阴冷寒湿,导致羔羊的抵抗力降低,发病和死亡数量增加。
2.2 微生物因素 由于圈舍清洁消毒不严,养殖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入侵,如魏氏梭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
2.3 营养因素 如果母羊怀孕期间摄入蛋白质不足或者羔羊未及时吃上初乳或摄取的初乳数量不够时,也将大大增加发病几率。
羔羊发病初期精神不佳,,食欲减退或食欲废绝,排泄物呈糊状或水样,颜色有绿、灰白等,个别还带血,并有异味,体温常达到39℃以上,严重者后期腹痛,努责,大小便失禁,卧地不起。病程长者,背毛杂乱,身体瘦弱,眼窝塌陷,步态不稳,哀叫,脉象虚弱,最后随病羊机能衰竭而死亡。应激反应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粪便常带有未消化的奶瓣、饲料;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排泄物常呈黑褐色,多于感染后数小时至3天内死亡,有时呈无症状的突然死亡[2]。
中药复方止泻汤药方:红参、木香、苍术、白术、白头翁、黄芩、黄柏、诃子、郁金、栀子、藿香、车前子、滑石、甘草,各等份,加水煎煮成每毫升含生药1g,服用:煎汤药灌服,用量每千克体重5ml~8ml,每天3-5 次,连用4 天。
西药: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ml,加维生素C1.0g,维生素B10.3g,维生素B60.3 克,静脉补液。
根据中兽医临床辨证分析,羔羊腹泻是由于哺乳不洁、舔食污物、寒冷刺激、饲喂过饱等因素,导致羔羊脾虚、脾胃不和致肠道失司、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等症候。感染某些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腹泻证。
方中红参补元气、益血、调节神经及内分泌系统,木香、苍术理气;白头翁杀虫、抑菌;黄柏、黄芩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郁金、栀子活血止痛,清热利湿;车前子、滑石渗湿止泻,收湿敛疮;诃子敛肺;涩肠。配合西药补充体液调节神经系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中药西药结合,疗效显著[2]。
新生羔羊发生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日常管理中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羊泌乳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科学的饲养方式,定期用不同消毒液喷洒羊舍及周围环境。羊舍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加强圈舍的通风管理工作,接羔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采取人工辅助哺乳,尽量使羔羊及早吃上初乳,增强羔羊抗病力,才能有效地避免羔羊发生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