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亮
(甘肃省陇西县双泉镇畜牧兽医站,748100)
羊传染性脓疱也称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羊传染性脓疱口炎,俗称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接触性、嗜上皮性的传染病,临床诊断特征主要是口唇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本文就该病的中西医疗法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主要由外来病羊感染羊群,引起群发。3~6月龄的羔羊和幼羊最易被感染,成年羊发病较少。如果以群为单位计羔羊的发病率可达100%。若继发感染,死亡率可达20%~50%。本病潜伏期一般为4~8 天,通常在引进羊后7~21 天发病,常在15 天左右集中暴发。本病春、夏季发病较多,但无明显季节性。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病毒活性强,羊群被感染后很难彻底清除干净,可持续危害羊群多年。传染性脓疱除了感染羊,还可感染人,主要发生在屠宰工人、皮毛处理工人、兽医及常与病畜接触的人(如牧工)等,多发生在手、脸部,开始是丘疹,后转变为水疱和脓疱,最后结痂。
羊一般潜伏期为4~7 天,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6 ~8 天,人工感染的为2~7 天。最常见的症状是在口角出现小的红斑和轻微肿胀,很快形成水疱,1 天后变成脓疱,脓疱破裂而呈疼痛性出血创面。一些破溃的脓疱融合成片,逐渐形成厚的浅灰褐色的痂皮,体温正常或稍有升高(40.5℃),病期可持续3~4 周,人同病羊接触时可通过手上的破损皮肤而感染。根据侵害部位的不同在临床诊断上分为三型:唇型、蹄型、外阴型,也偶见有混合型。
开始时表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充血;随后增长并发生水疱变性,造成表皮层增厚且向表面隆突,真皮充血,渗出加重;表皮细胞溶解坏死,形成多个小水疱,有些可融合成大水疱。真皮内血管周围有大量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移向水疱内,水疱逐渐转变为脓疮,痂皮下产生了桑葚状肉芽组织。
根据临床表现,如口唇部、蹄部、外阴部附近皮肤的丘疹、脓疱、溃疡、结痂等,结合羊的体温升高到41℃、精神萎靡、食欲减退、行动艰难等特征,可以做现场初步诊断。现场诊断困难时,可对病变皮肤做切片,染色后镜检,或者分离培养病毒进行确诊。还可用血清学方法进行确诊。
可分别采用西药或者中药治疗,也可中西药结合治疗。
5.1 西药治疗
唇型用水杨酸软膏将创面痂垢软化,剥离后再用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涂2%甲紫、土霉素软膏或碘甘油溶液,每天1~2 次,直至痊愈。蹄型病羊则将蹄部清洗干净后,置于5%~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 分钟,连续浸泡3 次;75%酒精100ml、碘化钾5g、碘片5 克溶解后,加入10ml 甘油涂于疮面,或用5%四环素涂于疮面,每天2 次。
体温升高者,可肌内注射青霉素80 万~160万单位、维生素E0.5~1.5g、维生素B20~30g,每天2 次,连续3 天。
5.2 中药治疗
青黛、黄檗、黄连、薄荷、儿茶各10g,混在一起研成细末,吹撒在患处,每天2 次。
饲养管理粗放是目前陇西县养殖户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养殖凭借经验,大部分养羊户仍延续传统的生产方式,一家一户的分散饲养模式,处于比较粗放的经营管理状态,规模比较小,整体生产水平低。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忽视了对羊每天健康状况的观察,如夏天防暑降温、冬天御寒保暖、防疫驱虫等没有进行妥善的处理,造成羊的体质差,生产力不高;饲喂不合理,如粗饲料不进行加工处理,直接饲喂秸秆,精料单一,搭配不合理,造成羊瘦弱,抗病力差,死亡率高,母羊缺奶,羊羔成活率低;不注重羊的饲养管理记录。
就该县而言,规模养殖场和大型养殖户有防疫设施,如消毒道、防疫疫苗冷藏设备等,兽医防疫机构较齐全,同时制定了相关防疫制度,定期进行防疫检测,但饲养人员缺乏严格的防疫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制度落实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疫病的流行,导致更大的损失。乡村养殖户防疫设施落后,如动物防疫器、检测仪、试剂冷冻冰箱等配备不齐全;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疾病发生后对病羊处理不当,不能及时隔离病羊,导致多种疾病的传播,造成了更多的经济损失。因此,某种疾病的防治不是单一的针对,而是要全方位实施科学化管理,并形成一套的防疫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