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

2019-01-06 17:30:41陈中华
福建茶叶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众文化遗产民族

陈中华

(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包头 014010)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都独具特色,但我国多数民族在发展中汉化程度较为严重,在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中由于缺乏传承人的传承而逐渐受到威胁和破坏,其发展状况令人堪忧,因此,我国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其能够世代相传。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现阶段,由于人们逐渐加快生活节奏,身体开始处于亚健康状态,为了能够劳逸结合,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身体锻炼的重要性,但接触到的大都是现代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却不受人们重视,甚至在提到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概念时,人们提到较多的也只有蹴鞠。再加上群众保护意识非常薄弱,认为文化发展不关乎自身生活,也较少对其关注。最为重要的是我国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在这种寸步难行的形势之下,我们就需要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思考如何对其进行有利的工作保护。

1.1 体育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有冲突

当前,我国比较注重经济的发展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却严重缺乏外界对其沟通与交流,不论商业运营能力还是自我发展能力都相对薄弱,而且一旦文化阻碍了经济发展的正常运行,就会立即转变到经济发展中来,而减少对文化的有效研究工作。社会环境的变化,先进生产技术和其他强势体育主流文化的涌进,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严重受挫,最终导致没人传承人接管而衰退或消亡。

1.2 外来体育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冲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更快快速的涌入我国,使得我国多数民众被其激烈的竞争、时尚的元素所吸引,人们更加关注于奖牌、奖金、荣誉等,而对这些体育项目的发展是否具有文化价值置若罔闻,现代社会民众的思想逐渐西化最终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还有部分民众虽然希望能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下,也逐渐变道发展竞技体育的模式。

1.3 传承人因各种原因出现缺失现象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需要依靠传承人口传心授来将技艺传承给下一代,通常是师徒或者血缘传承,导致传承渠道狭窄。最为重要的是,现代年轻人容易被外界先进的技术所吸引,不愿再接受枯燥乏味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时,所给予传承人的薪资非常低,甚至传承人的生活都难以维持,由于没有较大的收益存在,年过花甲的传承人很难找到下一代传承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断层现象越发严重。

1.4 民众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薄弱

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也逐渐丰富多彩,各种体育娱乐项目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但这些体育项目多涉及到篮球、足球、游泳等现代体育运动,而对与之联系不够紧密的民族传统体育却很少涉猎,多数民众甚至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也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例如弹棋、投壶、击壤等,在心中也没有概念与之对应。那么,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根本就没有相应的保护意识,保护工作也就无从谈起。

1.5 相关遗产保护人员借其谋取私利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折时期,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无论监管制度还是法律体系都存在着缺失或不健全等现象。虽然我国政府部门为了拯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相关负责人会借宣传或商业演出进行私利谋取,甚至一些政府人员利用自身的权利在遗产保护工作中受贿和中饱私囊,导致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缺少资金的使用,无法对相应的文物进行修缮和修复。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措施

2.1 政府应建立公私法兼顾的保护模式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是所有公民的一种基本权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效力应在行政法规之上,这是立法之广泛民主性在形式上的必然体现,它是立法内容在实质贯彻充分民主的重要保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权利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私权,但如果离开了宪政基础,权利就失去了存在的正当理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法存在的正当理由必须从其宪政基础获得支撑。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法应规定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权受法律保护。

目前,我国已经逐渐建立起了以公法保护为主、以私法保护为补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一方面在强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的同时,通过私法保护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相关私权利益特别是传承人的物质与精神利益。进一步完善私法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在商品化过程中的法律保护,一方面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各权利主体尤其是传承人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能够更为有效的促进与规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中的利益再分配,使之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进而鼓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传承的活态性传承。

2.2 建立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为了更好的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我国需要建立专门的政府保护部门——文化行政部门,可以依靠群众的力量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但在实践工作中,在地方上,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而言,往往牵涉到更多的领域与部门,工作内容也更加具体。但现阶段,我国在发展中正处于商品化经济社会,导致文化产业发展建设难以进行。所以我国政府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能够更加有效的执行上级所指定的相关政策与计划,保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与保护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化研究,从而有效推进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此外,国家应配备理论性强且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工作人员,提高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质量。

2.3 加大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财政扶持力度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有传承人的参与,因此,“人”这一要素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整个传承过程来说,特别是传统体育技艺、体育表演艺术等形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发扬光大,传承人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列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大多都年过花甲,许多新的传统体育技艺学习起来费时费力,由于财政支持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在消费见长的现代社会很可能导致年轻人无法生存,因此,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涉足这一行业。即使代表性传承人能够享受到地方政府的补贴,但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抗衡也显得杯水车薪。日本曾经在面对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采用了“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制度”,不仅对其资助以数目可观的专项资金用以资助其改善条件、培养传承人,更是在税收等制度上给予优惠,另外一些社会团体也会对“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制度”予以资助。如果我国政府部门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能够习得日本的一些经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就可能会增加传承人的传承。

2.4 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民众保护意识

在现代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下,一方面民众发现外来体育文化具有先进的一面,这迫使他们觉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对落后,进而自觉地选择扬弃;另一方面,需要让我国民众真实的发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当中所蕴含的特殊意义,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实践当中逐渐发展而来。同时,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宣传和教育过程中,加强现代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并加以创新,使得民众增加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和关注,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价值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可以说政府要学会扮演教育启蒙人的角色,引导我国民众正确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2.5 加大对谋取私利人员的处理力度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相关负责人和民众之间的共同监督,坚决杜绝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相关负责人应当以身作则,将政府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拨款公布于众。并且做到对民众的赏罚分明以及对谋取私利人员采取相关处罚措施,例如一经发现保护文化遗产相关负责人出现贪污演出赞助费用的问题,就要对内部体系内人员作出整改,并制定出相应的罚款措施,严重谋取私利人员还要接受督察局的调查和刑事处罚。通过加大对谋取私利人员的处理力度,保障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3 结语

我国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历史的发展长河当中,逐渐得到传承和积淀,因此,可以说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但是,由于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我国比较注重经济建设,甚至一切发展都要给经济发展让路,导致文化事业的发展较为落后。因此,现阶段,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通过文化保护增强各民族间的凝聚作用。

猜你喜欢
民众文化遗产民族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 08:32:56
我们的民族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环球时报(2022-03-21)2022-03-21 19:14:12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中国民政(2014年1期)2014-06-27 05: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