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娜,关春园,石 光
(牡丹江师范学院东方语言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日语动词“いく”和“くる”在《大辞林》中的解释分别为:“人·動物·乗り物が話し手のいる場所から遠くへ移動する”、“話し手のいる方へ近づく”,即“いく”为:人、物、交通工具等向远离说话人所在地点而移动;“くる”为:向靠近说话人所在的方向而移动。寺村秀夫认为“いく”和“くる”有属于自己的“领域”。“「行ク」は、出発点が自分の領域、「来ル」は逆に到達点が自分の領域”,出发点为“いく”的自己领域,到达点为“くる”的自己领域。森田良行将移动的基点归于发话人所在位置,并且认为发话人所在位置可以分为实际和意志两类。三上章认为“くる”的移动方向是向着说话人移动的,而“いく”的移动方向是朝着听话人移动的。以上学者都是从语义学的角度对“いく”和“くる”进行的研究。根据这样的意义,“いってらっしゃい”看起来似乎是前后矛盾的。美国语言哲学家菲尔莫尔认为:语义学研究语法形式及其潜在的交际功能;语用学则涉及语言形式、语言形式产生的交际功能及产生交际功能的语境或情景。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移动动词“いく”和“くる”进行分析。
回到上文提到的句子“いってらっしゃい”,这是日本人在送家人出门时的用语,出门的人要说“いってきます”。我们假设这是妻子送上班的丈夫出门时的对话,那么“いってらっしゃい”中的“いって”是妻子从自己的角度看丈夫离开的行为;“いらっしゃい”是朝妻子的位置移动的行为。丈夫的“いってきます”中的“いって”是丈夫从自己的基点离开的行为,“きます”是朝向丈夫的基点移动的行为。在说“いってらっしゃい”的妻子来看,丈夫走了希望他能早点返回“我们的家”(说话人的位置),而回答“いってきます”的丈夫来看,我离开了家,我还会回到“我的家”(说话人的基点)。丈夫回答的“くる”表明了回到以说话人为基点的“家”的意志。例如当双方不在同一个场合时,给对方打电话说:あした、○○病院へ来てください。在这里说话人把“○○病院”作为了说话的基点。
我们来看以下例句:
(1)、昨日、高橋さんは私の家へ来ました。
(2)、昨日、高橋さんはあなたのところへ来ましたか(行きましたか)。
(3)、昨日、高橋さんは山田さんの所へきましたか(行きましたか)。
大江(1975)认为例(2)和例(3)的问句中的“いく”和“くる”都可以用,他认为这是说话人向听话人视角的迁移不彻底,说话人保留了自己的视角。而小泉保(1990)认为“いく”和“くる”的这种交替不应该看做是说话人换到了听话人的视角,而应该看成本来就是说话人的特权“指示原点(origo)”,也就是说把指示中心的资格转让给听话人的一方。下面我们看一下指示中心在不同人称角度的转换。
“昨日、高橋さんはあなたのところへ行きましたか”该句因为是从说话人的一方看高橋的移动,所以指示中心在说话人一方。“昨日、高橋さんはあなたのところへ来ましたか”该句中的指示中心在听话人一方。“昨日、高橋さんは山田さんの所へ行きましたか”该句子的指示中心在说话人一方。“昨日、高橋さんは山田さんの所へきましたか”该句中因为可以感知在“山田处”有某事件发生这一前提,所以就等于把指示中心给了询问的对方即听话人一方。
(4)あした、高橋さんあなたのところへきますか(いきますか)
在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经确立的事实)进行询问时,提问者(说话人)是可以从自己的视角来看,所以“いく”和“くる”都可以使用,但是在例(4)中是关于将来发生的事情进行询问,要求被提问者(听话人)的期望或预测,所以将说话人的视角表明出来不恰当,用“くる”才合适。
总之,在过去的事件中,指示中心即可以在说话人的一方,也可以是听话人一方;在将来的事件中,指示中心在听话人这一方。
在间接引语中我们考察一下“いく”和“くる”在思考动词“思う”和传达动词“言う”的句子中使用情况。
(5)王さんは高橋さんが明日、自分(王さん)の所へくる(*行く)と思っている。
(6)王さんは私が明日自分(王さん)の所へくる(いく)と思っている。
(7)王さんはあなたが明日自分(王さん)の所へくる(いく)と思っている。
(8)王さんは李さんが自分(王さん)の所へくる(*いく)と言っていた。
(9)王さんはあなたが自分(王さん)の所へくる(*いく)と言っていた。
例句(5)中的指示中心在“王さん”一方,例句(6)中当使用“くる”时指示中心在“王さん”一方,当使用“いく”时指示中心在说话人一方,例句(7)中当使用“くる”时指示中心在“王さん”一方,当使用“いく”时,指示中心在“あなた”。例句(8)中的指示中心在“王さん”一方。例句(9)中的指示中心在“王さん”,在思考动词“思う”的句子中,“王さん”所思考的内容是主观的,说话人“我”和“你”可以有各自的立场,有用“いく”的可能性。但是在传达动词“言う”中,由于传达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所以说话人和听话人很难成为指示中心,这样在例8和例9中的传达词就很难用“いく”。
把指示中心的转移考虑在内,往来动词“いく”和“くる”可以做如下规定:关于“いく”,从包含基点的指示中心的位置离开的移动行为,或看上去如此的行为,指示中心基本在说话人,获得指示中心的顺序为说话人、听话人、他人。关于“くる”,向包含基点的指示中心的位置靠近的移动行为,或看上去如此的行为,指示中心基本上是在说话人,获得指示中心的顺序说话人、听话人、他人。
移动动词“いく”和“くる”除了可以做实义动词使用外,还可以通过“ていく”和“てくる”的形式作为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补助动词使用。如:
(10)帰ってきた。
(11)帰っていった。
例句(10)是说话人站在动作发出者的移动者的落点角度,例句(11)是说话人站在说话人的起点角度。小泉保(1990)认为日语中的指示中心描写事件事起着跟摄像机镜头相同的作用。这一特性可以通过下图表示:
→くる--→时间性(指示中心)空间性--→いく→
(主观性) (现实性)
“ていく”和“てくる”既可以用于表示客观的空间也可以用于主观性的时间。当以说话人为指示中心时,距离说话人越近,其主观知觉和意识就越强,反之就越远。因此指示中心就是“ていく”和“てくる”在时间和空间轴线上的原点。离指示中心越近,现实性就越强,主观性越强,紧张气氛就增加如“生まれてくる”、“このビデオを一人で見ていたらだんだん怖くなってきた”,离指示中心越远,主观性就减弱,现实性就逐渐消失,随之观察性就增强。如“星が消えていく”“クローンの研究はこれからも進んでいく”。
综上所述,本文在“语言原点”指示中心的视角下,对移动动词“いく”和“くる”进行了初步的探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使日语学习者能够加深对移动动词“いく”和“くる”的理解,从而掌握更自然的日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