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磊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 130118)
在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进程中,农民职业分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对于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则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农民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对其进行职业化培养和知识教育,将为农民参与就业活动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农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焦点与核心,其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与推动力,也是其他各个阶级所无法替代的。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看,2017年,农村人口数量保持在5.7亿人左右,占全国人口数量的40%以上。在产业转型与结构升级的今天,以农民为核心的第一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与全面升级的全新阶段。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其对农民职业化分化活动,也带来多重性影响,综合、客观认知职业分化的综合性表现,将为我们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重要借鉴。
大致上看,我国农民职业分化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所谓多样化特征,不仅是农民职业分化之后的岗位类型多样,同时也在于当前时代的发展变化,在新时期,随着政府对“三农”问题的足够重视,农村经营出现了诸多新变化。传统“以农为生”的农民群体逐渐分化,并且向多种职业转型。另一方面,在农民群体分化之后,传统的农民群体之间的差距,也日益加大。这一系列复杂变化日益显著。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重视,就需要透过现象来探究问题的根源,正确引导,并且发展成为农民职业化成长的“束缚”。
实际上,农业产业的生产方式与经营机制,也逐渐打破了传统的产业发展业态,这成为农民职业分化的源动力。土地承包、流转制度的实施,户籍管理的灵活实施,加上先进科技的合理应用,都使得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当然,粮食交易市场的不断成熟,也解决了农民的粮食生活诉求,这也使得农民不需要种植活动,就能获取必要的粮食,这也使得农民转变职业提供了可能。
从人口结构上看,当前农民群体的主力已经从传统的“70”、“60”群体,转型为“80”、“90”群体,这一农民群体应该是“新农民”,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生活态度、就业态度等等,与以往相比都有了本质性不同。对于农民职业分化现象来说,农户自身的资本积累状况,不仅使其转化为工业发展的资本积累,帮助农民实现城市化与现代化发展。
在当前我国农民职业分化进程中,整个分化活动的开展,对当前农民日常生产与生活等等,产生了多个视角的深层次影响。我国农民的职业分化活动,使得广大农民有效变革了旧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渐向多元化、兼业化视角发展。当农民职业分化之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则大大减少,这对当前粮食种植与农业生产等等有深层次影响。
我国农民职业分化活动开展进程中,大量农民劳动力逐渐脱离了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去,进而为土地资源的流转营造了重要条件。农民职业分化是当前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最佳应用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全面提升农业产业效益的核心途径。
当然,农民的职业分化活动,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可能。同时,也使农民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实现农民消费结构的良性优化。但是,从另外视角看,这一分化,也使得大量土地闲置,造成土地资源和农民人力资源浪费。不仅如此,从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农民贫富差距不断加大,这也发展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障碍。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几千年中华文明背后所诠释和展示的,则是一种农业文明。农业产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农民群体更是占我国人口数量比重最大的群体。以农业为生,以农业产业为本的农民群体,不仅成为当前我们做好产业发展的关键,更是我们对时代发展认知的重点诉求。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以及生产技术不断推进,我国农民的职业分化状况就逐渐出现,并且成为社会发展的全新焦点。客观地看,以合理的认知态度来对当前我国农民的职业分化状况进行分析,并且探究合理的解决对策,就至关重要。农民职业分化的有效认知和解决,将为当前解决剩余劳动力探究合适的方向。
随着当前我国产业转型不断加速,如今我们在开展农民职业分化活动时,逐渐从传统的“现象认知”,升级为全新的“分类管理”,更关注农民群体的实际利益。尤其是在农民职业分化时,不再单一关注农民的职业选择,更是立足社会产业转型与改革的本质诉求。在我国农民职业分化进程中,其影响因素极为多样,大致上,可以分为宏观因素、微观因素两种。宏观因素角度,主要指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经济发展层级,乃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因素。
从微观因素看,其中则包含了农民的性别和年龄,乃至受教育程度、家庭消费结构等等多项因素。比如,部分离城区较近的农民,往往会转型从事商业或者服务业,其分化时间较早,分化类型也较为成熟。但是离城区较远的农民,则转型分化的机会相对较少,且资源较为有限,因此,其未能分化,或者尚未完成分化转型。此外,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受征地拆迁等多种因素影响,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职业分化也成为一种“被动”事项。
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发展的今天,解决农民的职业分化问题,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从大众利益角度出发的重要诉求。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将需要社会多元力量来集中参与,通过发挥多方力量,从而真正有效地解决广大农民职业分化的问题。
政府应该成为解决农民职业分化问题的焦点与核心,因此,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其基本思路在于尊重和认可农民,并且真真正正的关注广大农民的切实利益,通过制定循序渐进和稳步前进的改革举措来实现职业分化效果。在立足政府力量,深化改革进程中,其核心切入点,应该从目前农民职业分化的不稳定性与不彻底性出发,要分类对待职业分化已经完成和尚未完成的农民,通过制定针对性策略与方案,从而确保这一复杂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与合理应对。整体来看,在深化改革机制时,要注重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并且从户籍、社保和土地制度等等多方位出发,通过聚焦民生,关注农民生活的各个视角和方向,从而实现农民职业分化问题的合理有效解决。比如,制定相对完善的新型农民培养制度,为其职业化成长提供基础。
农民职业分化,不仅是基于主观与客观事实的发展趋势,更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经之路。我国的农民数量极为庞大,这既是人力资源,也是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才能让广大农民群体在未来社会发展进程中,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属性和职位,这不仅是一种时代趋势,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要从农民职业成长角度出发,将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人才诉求和技能要求融入到农民培养机制之中,通过完善教育机制,整合职业培养资源,从而让职业分化之后的农民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使其能够真正适应当前时代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复杂要求。
在当前农业产业转型与社会发展进程中,农村社会分化已经成为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现象,其中包含了农民职业分化与农村产业细化等。在农业产业科技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技术的融入与应用,让农民职业分离成为一种新现象。因此,积极遵循当前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所带来的农民职业分化现象,深化职业机制改革与创新,完善应对举措,就成为当前应对和解决农民职业分化发展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