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亲情教育的意义

2019-01-06 17:25许海波南京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福建茶叶 2019年7期
关键词:孝亲亲情茶文化

许海波 (1.南京工程学院;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1 亲情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原因

1.1 亲情观及亲情教育的困境

亲情本是人世间基于血缘基础上的家庭成员之间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相互尊爱的最真最诚最美的心理情感。它直接体现了属人的重要道德属性,其质朴纯真的情感情愫往往具有无私奉献性、利他性和时空的超越性。亲情内蕴爱护之心,遵循孝道之理,育发爱心善端。其基本表现为血缘亲族中长辈对晚辈爱护、关心和体恤,晚辈对长辈的孝顺、爱戴和赡养,以及平辈之间的关照和帮助。

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代诗歌总集《诗经》就有很多颂扬亲情的诗歌。如表达孝念父母之情的诗歌《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讴歌了父母养育恩情,及深深体谅、怜惜父母的抚养劳苦。也描述了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和子女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而感到羞耻。唐代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成为颂扬母爱的千古绝唱。在汉代国家设置了举孝廉的选官、利益分配制度。察举孝者或廉者为官,倡导了社会孝道,在二十四孝子中汉代孝子近三分之一,社会孝文化浓厚。汉代之后儒家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学说。此时的儒家文化把亲情中的“孝”和“仁爱”纳入到了人们的基本的礼仪规范之中,内化为心,外化为行。儒家以“仁爱”为核心的重视亲情、孝亲的人伦亲情观经过几千年传承和不断深化扬弃,人伦亲情的文化基因已经成为黄皮肤中国人血脉基因。

中国人重视亲情的文化现象在世界人类文化现象中都是一颗璀璨闪耀的明星,震撼心灵。当中国独生子女一代的出现成为世界上的独特现象之后,独生子女的亲情观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遗憾的是,随着对独生子女一代的成长问题的研究发现,现代大学生对于血缘亲情已经出现了淡漠,甚至出现了一幕幕与父母绝情的情况。重视人伦亲情的文化基因出现了休眠,甚至达到了令人惊愕的地步。据一项调查显示,12000名大学生中只有6%的人在母亲节问候过妈妈,仅9%的人知道父母的生日,只有28%的学生把父母作为倾诉对象,45%的学生很长才会和父母联系[1]。这一调查显示现在的大学生亲情观缺失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到了亟需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和加以应对改变的地步,否则我们的亲情文化基因将会在休眠只中渐渐丧失怠尽,这无疑对每个个体的幸福成长生活,社会的和谐进步将是一个致命的创伤。因为一个失去亲情观的人,是一个缺少人性的人。难以成长为人性丰满,人生广阔丰盈而幸福的人;也难以成为能够坚守内心底线和社会责任的人。这不符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民族发展目标。因此,如何培养具有丰盈人伦亲情的高素质现代高级专门人才,践行亲情观的大批的新时代大学生,成为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现实课题。我们必须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科学态度和方法改进大学生的亲情观教育。

1.2 亲情观缺位的现实原因

大学生亲情观缺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主观的、社会文化的原因,也有自身行为方式、家庭社会客观原因。具体来讲文化层面的孝道传统的渐隐势微,导致亲情文化场域乏力;行为层面上现代科技发展对于人们交往方式的改变,挤压、占用人们了亲情时空;社会上浮躁、急功近利和“金钱至上主义”等不良思潮都直接侵蚀了人们之间的本应拥有美好亲情观。

中国的传统孝道既有合理成分也有糟粕,要科学分辨与取舍。封建社会通过父子之纲,夫妇之纲维系了封建家庭的稳定结构秩序。家是社会的最小单元细胞,封建社会通过家长制和族长制,以家国同构的模式产生了我国超稳定封建国家政治形态。孝道也成为历代王朝的治国之道,汉代举孝廉就是其在政治实践中成功运用的典范。这在维系各王朝家庭、家族、国家的稳定与和谐自治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传统“父子之纲,夫妇之纲”的孝道却严重剥夺了个体基本人格、尊严和权利,抹杀个体的个性特征,他以牺牲个体的自我性来成全家国一体的超稳定封建社会国家形态,最终带来的是社会整体性的无活力,社会发展缓慢、停滞不前。我们需要吸收科学合理的孝文化内容,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孝道文化,要善于培养大学生感恩的品性,丰盈的人伦亲情情怀,以完善大学生完满健全的人格。但在西方个人主义思潮影响下,一些大学生过于看重个体的原子式的独立性的发展,错误认为个人发展就是要按照个人主义原则发展,完全忽略了血缘亲情纽带联系下多维关系社会性的发展。大学生个体永远是在社会关系中存在的个体,首要的和基本的关系就是血缘亲情关系。因此人之为人首要的是体悟亲情,呵护亲情,感受人间美好。但遗憾的是当代大学生已经出现了忘却本来,不知从何而来的情景,更遑论怎样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如何弘扬人性的孝道之美,培育反哺亲人的感恩之心了。前些年曾有这样的关于大学生的报道,一对在上海靠捡垃圾为生的安徽籍夫妻,培养出了一对大学生子女,然而他们上学后却与家人断绝了往来,抛弃了自己亲生父母[2]。更有甚者,甘肃某青年为了圆自己的追星梦,逼迫自己的父母变卖了自己房子,不惜令父卖肾筹措差旅费,到北京录制节目[3]。这种为了个人目的,不惜牺牲父母一切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快乐享受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令人惊愕的地步。尽管这是一个个案,但它已经说明基本的孝敬亲情已经在某些大学生个体上荡然无存,严重缺位!大学生亲情教育急需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大学生们对于家庭亲情的情感表达方式。首先批量生产的方式、科层管理技术、记件制、记时制,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一些父母不是在加班车间就是在加班的路上,或者是学习的途中,严重挤占了亲情表达时间和空间。例外,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现实式交往方式,青年大学生们热衷于微信、飞信、QQ等网络交往方式,而家长们掌握的信息沟通渠道有限,他们习惯于传统交流方式。两代人的亲情表达出现代沟和错位,让他们之间亲情联系出现了弱化。“两代人之间交流、沟通方式的错位,使得他们亲情联系的机会愈益减少,相互的不理解、不信任也在无形之中增多”[4]。科技这把利剑在带给我们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人们的亲情表达时空,侵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亲情固有心灵空间。

另外,社会上出现的浮躁、急功近利和对金钱至上主义思潮,也直接侵蚀着大学生的亲情价值观。追求成功是每位青年人应有的价值选择。而在成功评判的标准选择上,青年人容易被社会浮躁的环境所影响,片面地以金钱、社会地位第一要务作为成功标准。这种成功标准极易让青年忽略人性中情感的需要,他们往往将情感也付诸于量化的天平之中进行比较:当感恩、关照与无私奉献等亲情情愫不能带来实际利益的数量的时候,舍弃亲情换取利益便成为他们首要选择。于是出现了人们所说的“有利就是爹,有奶便是娘,有用就是爷”混世哲学。熟不知那些舍弃了人间宝贵亲情争得的飘扬在地平线上所谓的成功的旗帜,带给他的只是永远不能回头的在成功路上攻城略池的一时的快感,而不可能拥有丰盈人伦亲情庇护的内心温暖、喜悦和人生幸福。

2 茶文化与亲情教育的融合

我国茶文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最初的日常饮用发展到高级的茶艺水平,功能上也由保健饮用延展到交流、写意、茶赋诗词和茶道等高级阶段。我国茶文化内蕴儒、释、道三家精华,其中茶文化中的“孝廉静俭”品格对培育大学亲情价值观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2.1 茶文化含孝的品格,体现了孝道亲情

茶被认为是“万病之药”。中国人提倡喝早茶,特别在南方更为盛行,可以祛病建身,但体现出的却是中国人的孝心、孝行。请喝早茶的目的是为了让父母、亲人朋友们身体健康长寿、无病痛之苦,蕴含了晚辈对长辈的孝心和良好祝愿。在每日早茶的准备中更是体现了晚辈的孝行。因为要想泡一壶好茶,还要用心选茶、泡壶、煮水、沏茶。没有对长辈的敬意是泡不出一壶好茶的。在古代晚辈都会端茶以敬父母,每天亲见父母本身就是一种真情的陪伴。而长情的陪伴正是老人晚年生活最为所需精神给养。所以我们说敬茶蕴含了孝亲之意,行孝亲之举,这是茶文化与孝亲相通之处,也是我们应当弘扬之行。

2.2 茶叶有廉的品性,能有效抵制金钱拜物教对亲情观的侵蚀

一粒茶叶的形成要经历寒冷风霜、低温酷暑的洗礼,再经历发芽、生长、开花、结实,精挑细选,细致制作,直至成品。悉心泡一壶清茶,淡雅清香,沁人心脾,可以达到忘物静我的状态。茶叶在生长过程中的种种磨砺成就了茶的芳香和淡雅。茶之所以醇香,就是因为其除却了杂质,保留了纯真,成就了甘甜。人要能像茶样摆脱各种贪欲杂念,保留做人的纯真,努力静修养性,提高能力,就能成就自我的清正和作为。从古到今,人们都敬佩那些大公无私,心底纯粹、清正不啊的人,他们像清茶般纯粹清澈,两袖清风,一心为公,得到了人民的爱戴。清茶廉洁的品性让人敬仰,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品茶之廉可以让青年人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宁静致远,远离尘世喧嚣和浮躁。也可以使得青年人在内心深处重新构建金钱、亲情价值排序,重新回归属人本性,育发善心仁端,追寻人伦亲情的丰盈人生。

2.3 茶文化强调闲适,克服了青年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喝茶讲究慢慢品,最忌心切。敬茶、品茶有一系列的程序,水要轻煮慢烧、热茶不可一干而尽。流水匆匆过,时光悄悄逝,而品一壶好茶需要自己放下脚步,调理心情,才知茶中情和甘。林清玄曾在主题讲座《茶禅一味,一生一会》就讲过“茶圣、茶神留下的就是永远保持天真浪漫的精神。浪漫是时什么,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的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把你生活的步调放慢,这就是浪漫”。但是当我们心怀梦想的时候却经常会急于求成,价值排序上将成功代替了孝道的坚守,常回家看看只是成为功成名就后的光宗耀祖,而侍亲亲不待的遗憾却时时发生。放慢脚步,和亲人品一壶好茶,让自己在喘息的空隙澄化心灵,即多了一份诗情画意,也增添了一份亲情的相守。品茶与其说培养的是慢节奏的心性,更多的应该是培养亲情真心相待的为人之道。

3 基于茶文化的大学生亲情教育的对策

习近平同志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活起来,需要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价值导向性、时代鲜活性充分彰现,学生爱学肯学,并能能够在实践中体验成长。

基于茶文化的亲情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应当从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和尝试,将茶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彰显和发挥。

3.1 更新观念、创新设置茶文化课程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富有深厚的内涵,我们应借鉴茶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将其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特别是亲情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丰富茶文化的课程设置。一方面,高校需要解决课程设置的有无问题。要充分认识到茶文化的独特育人功能,适时引入茶文化的课程设置。在必修课中的思政课应当专题引入茶文化历史、演变,饮茶功能和生活保健,特别是茶文化的体悟,孝道的见微见著。帮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亲情价值观。另外一方面,适度引入茶文化的选修课。选修课的设置既要考虑茶文化的宣传介绍作用,更多的要发挥堂实践中的茶文化孝道的体悟,解决学生知行的统一问他。通过小组讨论、茶艺观摩和实践,茶艺亲子活动项目等多种实践活动来帮助青年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亲情价值观。

3.2 创新教学方法

茶文化课堂既是茶的生产、炒制、饮用的历史文化等知识性文化,更是茶道、茶艺等更高级具有体悟意义的价值践行文化。因此我们要利用茶文化的这一独特性,丰富茶文化的教学手法增强亲情教育的效果。一是运用现代教学媒介,如网络、视频、教学APP等手段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普及中国茶历史、茶科技、茶保健,特别是茶文化的深厚内涵。二是构建富丰有效的茶文化体验实践活动。在茶文化活动体验中培育亲情孝道。比如开展茶艺问答、茶道表演竞赛、茶道孝亲的动画、敬茶的故事演讲,情景剧等为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亲情价值观的实践观摩和养成教育。教导学生既尊重亲情传统知识的养成,更注重亲情的实际践行。

3.3 健全茶道孝亲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

茶文化中的亲情教育考评不能只是试卷试的观点辨析、方法论的简答,更多的应该是孝亲传承践行。我们既需要对于正确价值观意义的辨析和考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同时还要借助于现代互联网手段考察亲情孝道践行情况。要利用网络视频手段,通过茶道孝亲项目性活动的视频、现场的采访、问谈、座谈会等实时全方位考察学生亲情教育的实际效果,以检查茶文化亲情教化作用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孝亲亲情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独生子女孝亲观念“式微化”研究
在厦金胞张爱华孝亲牵起两岸情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亲情故事两篇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