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琼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杭州 311300)
唐代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是世界上关于茶叶的第一本专著,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典籍。《茶经》的有效译介对“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意义重大,但目前学者们对国外译本,尤其是双译本或多译本的对比研究关注较少,且译者对译文的分析大多只停留在语篇概念意义层面[1],因此本文拟从“信息熵”视角,结合黄国文的专用名词分类法,重点鉴评探讨国内外译家Francis Ross Carpenter[2]和姜欣、姜怡[3]的《茶经》译本中富含中国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翻译过程中信息的熵化现象以及成因。
专有名词表示特定的人名、地名或组织机构的名称。《茶经》中存在不少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其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典籍内容的传达和译文的可读性。我国学者黄国文[4]将专有名词的翻译分为4类:专有名词被译为对等的专有名词、专有名词被译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被译为不对等的专有名词以及专有名词在译文中被省译,另外,笔者也将从信息熵化的角度对“专有名词被误译”现象进行探讨。
李照国首次将“熵”这一概念引入翻译,他认为人类文化的交流无不打上“熵化”和“耗散”的烙印,尽管我们翻译时,总是希望原汁原味地“再现原文信息”,但事实上部分信息总是不可避免地会被丢失和耗散。对于信息与文化的交流,熵揭示的是信息的传递和变易,甚至耗散和消亡的基本机制。信息的“耗散”为我们解释了在交流过程中信息出现变异、流散和消失的原因。“熵化”和“耗散”构成了信息交流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两个瓶颈,信息重构在很大程度上受译者的选词和释意的影响[5]。
由于缺乏中国文化历史背景知识,国外的许多译者时常会把专有名词直译为对等的专用名词,但表面的对等并不能真正保证信息的有效传达。
在第七章介绍茶事时,陆羽三次提到作为泡制茶汤或制作中药食材或药材的“葱”:
①原文:…以汤浇覆中之,用葱、姜、桔子芼之。
A(Carpenter)译:…In addition,they will mix in onion,jujube fruit or oranges,….
B(姜欣等)译:...Shallot or green onion,ginger,and tangerine may also be added to enhance the favor...
A 译文将“葱”译为“onion(洋葱)”,B译文将其译为“Shallot or green onion(小葱或大葱)”,但鉴于“洋”系列美食珍馐大多由元代、清代乃至近代才引入中国,《广雅》编撰于三国时期,所以文中提到的“葱”应该是指“小葱”或“大葱”,并非“洋葱”,这表明信息的表面对等并一定能保证意义的全部对等。
专有名词被译为普通名词是中外译者常犯的错误,所以译者在进行两种语言信息功能的转换时,必须关注两种语言的词义范围,句子功能以及各自根植的文化背景差异,并做适当补充说明,以保证信息的等值。例如:
②原文:《宋录》:“新安王子鸾、鸾弟豫王子尚意旨昙济道人于八公山,…
A译:Wang-Tzu Luan of Hsin An and Wang_Tze shang of Yu Chang Paid a visit in the Mountain of the Eight Dukes to a Taoist from T’an Chi.
B 译:The two princes brothers Liu Zilan and Liu Zishang,king of Xin’an and king of Yuzhang,respectively,paid a visit to the revered Taoist monk Tan Ji in the Bagong Mountain.(P67)
“八公山”是著名的汉文化胜地。“八公”为刘安招募的八位天下贤士,八公山也因刘安与八公在此学道成仙的神话和秦晋淝水之战而闻名,并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等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A译文将“八公山”意译为了对等的专有名词“the Mountain of the Eight Dukes”,简约明了地揭示了“八公山”丰富的文化内涵,而B译文直接音译为“the Bagong Mountain”,使得原地名所包含的丰厚文化内涵流失殆尽。
A译文虽然先将其译为普通名词“it is that time of spring”,但在文后注释中阐释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禁火始于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对死者再生的庆祝,“先熄再燃”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根本-人们只有适当的休息才能获得新的能量。注释反映了国人对“时间和变化”的态度,即“循环的世界观,死亡也是回归,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是顺其自然”。B译文虽然将其译为了专有名词“Cold Food Festival”(寒食节),但签于唐朝时寒食节与清明节已经合并,寒食禁火习俗已经消失等原因,笔者更加倾向A译文。
汉英如只作字面上的对等,英语是难于取得和中文读者对原文相同或者相似的传播效果的。相反,有些译文表面并不对等,但却能够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④原文:借问扬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卓累千金,骄侈拟五侯。
A 译:May I ask the way to Yang Tzu’s hut?I must visit the home of that great minister.The journey is long,but I have much gold.My horses rears and would be off for the five capitals.
B 译:Where is Noble Yang’s tea scented abode?And Sima’s mansion with Han Living code?The cheng and zhuo were rich-bestowed,Their grand homes stood in Fashion mode.
出自《茶经》第七章,是西晋张孟阳《登成都楼》所做的茶诗中的句子。句中的“扬子”、“长卿”、“程卓”和“五侯”分别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A译文把“扬子”和“长卿”分别译为“Yang Tzu”和“great minister”,而 B 译文将其译为“Noble Yang”和“Sima”,尽管“扬子”和“Noble Yang”、“长卿”和“great minister”表面可能并不对等,从信息熵理论看,其原意似已被歪曲,但因将扬子和司马相如相提并论,其历史地位显而易见,但A译文将“五侯”译为“the five capitals”却严重歪曲了专用名词的含义。
专有名词省却未译主要有两种:意识不到原文中的专有名词;译者知道是专有名词,但签于是次要信息,所以故意不译。例如:
⑤原文:蒲桃,宛柰,齐柿,燕栗,峘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极石蜜。
A 译:They include the golden peach and the crabapple,the persimmons of Ch’i and the chestnut of Yen;the yellow pear of Huan Yang;the red orange of Wu Shan;the white sugar of the extreme west and teas from the South and central regions.
B 译 :Grapes from Shanxi outshine all,Henan crab apples pride many a stall,Shandong persimmons glow tall,Chestnuts from Hebei eyes enthrall,Scenting Hengyang are mellow pears,Tinting Mount Wu are oranges’wears,Teas from Yun and Gui every one cares,Candy from the west beats any compares.
出自《茶经》第七章。A译文对“齐、燕、南中、西极”进行了直译,对“蒲、宛”忽略不译,而B译文采取了对等翻译法。签于这里的地名属于非重要信息,即使被损耗或消失对于茶文化传播影响不大,因此A译文采取的省译法恰恰凸显了译者在典籍翻译信息重构的过程中具备了捕捉、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B译文虽对等,但太过详细,反而分散了读者对焦点信息的关注度。
2.5.1 书名误译
书名是作品的窗口,人们可以从中可窥见作品的主题和情节的线索。书名翻译要注意两点:一是以全书的内容决定译名,二是书名翻译必须符合通用翻译标准。
在《茶经》“七之事”中,《异苑》是志怪小说集,由南朝宋刘敬叔所撰,记录了各种奇闻异事。书名中的“苑”有“花园”和“荟萃之处”之义。A译文将《异苑》译为Anthology of Wonder,B译文将其译为“Weired Garden”,显然前者更可取。
2.5.2 物名误译
《茶经》中出现了许多关于采茶、制茶的工具,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准确翻译。B译文将“碳渦”译为The Charcoal-Breaking Stick(棍棒),A译文将其译为“THE STROKER(加料工具),两个翻译都不能体现此工具的特点,其实“碳渦”是一种敲碳榔头,顶头尖,中间粗,握处细的木槌,如果译为“charcoal mallet木槌”更好。另外两位译者将“交床”译为The Supporting Stand和THE STAND,从译文中无法知道“交床”的确切用途,如果译为cauldron stand似乎能确切知道交床用途,即是支鍑用的架子。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化,而且是两种文化之间的深层次思想转换,是高层次的智力再创作”[7]。文化翻译的任务也不是翻译文化,而是翻译容载着文化信息的意义[8],专有名词中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如果译者文化知识欠缺就会造成信息传递时的“熵化和耗散”现象,如对“五侯、《枕中方》”等的翻译。其次,译者必须熟知国内外译界约定俗成的翻译规则,例如对于含有文化内涵地名、人名或书名等的翻译应该“先音译后意译”以减少文化亏损,但遗憾的是B译文仍然采取“先意译后音译”的方式,如将《晏子春秋》译为了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of Yan Ying(Yanzi Chunqiu),类似的情况不止一处。
相比B译文,A译文在中国文化核心内容传播意识更强,如“八公山、《坤元录》”等富含文化内涵的专用名词的加注解释,《坤元录》注释提到“坤属八卦中的一卦,代表大地母亲,坤元暗示着能资生万物极其丰饶的大地”,显然译者对“八卦五行”道家文化的传播意识非常强。又如对《荈赋》的作者杜育和《桐君录》的作者桐君所做的加注解释。《荈赋》是我国最早、最全面的歌吟茶事的诗赋类文章,是中国古代早期茶文化的文学基础,《桐君录》对于茶的记载堪与杜育《蕣赋》比美,是茶文化成立期的两篇最宝贵的史料。
相比而言,姜译本更加忠实于原文,其专有名词的辨识率较高,但过度详细繁琐,很难说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效果;A译本虽然没有姜译本忠实于原文,但他具有更强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意识,能够选择一些含义深刻的专名进行信息拓展,这就是尽管A译本中有些专名的信息被转变,甚至丢失,但却仍然能够得到我校留学生认同的原因。